胡继华,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术骨干,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域外学术文化与中国比较文学”学术创新团队学术骨干。
要科研成果有专著《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
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
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重建巴别塔》(
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浪漫的灵知》(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
越位之思与诗学空间》(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等,主要译著《
为承认而斗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友爱的政治学及其他》(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光与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犬儒主义与后现代性》(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神话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时间的旅行—— 女性主义、自然、权力》(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在核心
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科研项目包括:“
宗白华与中国比较诗学”、 “解构诗学新论”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继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2月21日上午7时2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2017年12月22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胡继华教授应邀来我院做题为“人文
荷马——史诗与古典教育”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文学院报告厅举行,由王春景教授主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及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多位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讲座。胡继华教授首先提出了本次讲座的关键词“良善的生活”,强调了人文教育才能实现德性培育、人性培育和“导人入仁”,从而引到本次讲座的主题——荷马史诗如何教导我们走向良善的生活。胡教授从四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一是从荷马史诗的人文意蕴及其渊源,分析了人神关系的原型体系以及史诗中神向英雄转换、英雄又向人转换的现象,表现了人们从追求贵族气质到人文卓越品格的转型,从而提出了“诗教”的重要意义。二是讲史诗的教谕意蕴,胡老师独到地分析了《伊利亚特》的刚美、力美、英雄的炼成及其悲剧感,对比《
奥德赛》的柔美、情美、平凡人的成长及其游戏意识,总结出两部史诗回环照应、刚柔合一、阴阳开合的艺术特点。三是解读史诗的教化图景与
范式,通过弗尼克斯对
阿喀琉斯的教化以及
雅典娜对特乐马库斯的眷顾与教化,总结出范本教育的价值,即通过模仿范本来养育完善的人格、修补伤残的灵魂、催生崇高的信念。四是谈史诗的教育境界,胡教授认为荷马史诗的教化作用最终会引导人们走向良善的生活,然而古希腊的这种教育境界在当今后现代思想与理论的冲击下陷入困境,复兴古典人文教育困难重重,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