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孟子选读
《论语孟子选读》是一本图书。
教材简介
论语孟子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这套教材选取《论语》、《孟子》中的主要章节,按照孔子和孟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重新编,努力展现这两部经典的思想精华与文化内涵。作为文化经典研读的选修教 科书,这套教材的编写本着下列原则:一是知人论世,侧重让学生从《论语》、《孟子》的文本中读出孔、孟的生平、所处的社会以及他们自觉承担的时代使命。二是以意逆志,侧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入与古代经典思想对话的场景之中,构建文本的阐释场域。三是关注时代,侧重发掘古典思想的现代价值,通过展示孔、孟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价值与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关注的价值观念,引发学生思考古典思想的现实意义,思考古典思想应如何经过现代思想的批判而重新得到辨证的肯定,思考从古典思想中获取人文力量的重要性。
教材结构及特点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这套教材属文化典籍选修课程,因此一方面要保持高中语文课的课程定位,一方面意在拓展学生的人文思想。为了强化其语文性,这套教材在卷首的“致同学”中既阐述了阅读《论语》、《孟子》的意义,又指导同学如何重视论孟的语文性。全书以10个专题来组元,分别为“从孔子孟子”、“人的起点”、“仁者爱人”、“修养的境界”、“学问之道”、“人与文化”、“天下国家”、“立言”、“儒家之道”、“研究论孟”。这10个单元基本概括了《论语》、《孟子》中的孔、孟人格、道德主张,文化观念,治学之道,社会理想和文学成就。每个单元之中,又分2至4个组合,精选《论语》和《孟子》中内容相关的章节,按照先《论语》后《孟子》的顺序排列,两书之中的内容,再按文献自身的编次排列,选取最能概括本组合的孔子或孟子的话为标题。比如“仁者爱人”这个单元中,分为3个组合,第1个组合侧重选读孔子、孟子论“仁”的言论,以孔子的话“我欲仁,欺仁至矣”为标题;第2个组合侧重选读孔子、孟子关于仁与其他道德内涵的言论,以孟子的话“仁义礼智”为标题;第3个组合侧重选读关于仁人君子的言论,以孔子的话“君子之道”为标题。这样便让同学更多地体验古代经典的话语环境和人文环境,能掌握更多的经典词汇与文化范畴。
在每个单元的开端都撰写了导语,力求以言简意的文辞阐释本单元的立意、选文的理由及研读要点。
最后一个单元“研究论孟”以及全书后附的“参考书目”旨在指导同学课外或今后进一步研读《论语》、《孟子》,包括介绍两书的文献面貌,介绍主要的研读方法。“参考书目”涉及古今重要的《论语》、《孟子》注释,重要的孔子和孟子的传记以及春秋史、战国史、先秦哲学史、思想史、儒学研究、先秦散文研究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著作,以便拓展同学的研读视野。
在每一个组合后面,附有一则资料链接,精选古代文史经典或现代名家阐论,并加上标题,解释本组合选文中的关键概念或知识难点,每则的篇幅也力求做到简短隽永。
每个单元的最后,设置了“阅读与探讨”和“积累与应用”。前者既有文化、思想类的探讨题,也有语文类的探讨题;后者则全是语文类的题目,包括诵读、作文、课堂活动、课外阅读等等,而文言文练习则是每单元的“积累与应用”中必备的题型,贯穿、总结了全书的文言文语法、词汇和句式现象,并兼顾必修教材以及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构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文言文学习系统,通过本书的学习,基本上可巩固并拓展新课标所要求的文言文知识。
这套教材选文的文本和注释皆根据古今著名的《论语》、《孟子》注释文本,如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集解》、焦循的《孟子正义》、现代学者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等,对其中一些文句的释读还参考了现代学者的一些相关著作。注释体例与必修课教材保持一致,力求简要、准确,注重通贯句意,解释名物典故,对有歧说的地方并存诸说,以供参考。
目录
从孔子到孟子
夫子自道
天之未丧斯文也
人的起点
人之生也直
良知
仁者爱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义礼智
君子之道
修养的境界
君子不忧不惧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万物皆备于我
学问之
古之学者为己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弟子孰为好学
人与文化
好古敏求
颂其诗,读其书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天下国家
政者,正也
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苟有用我者
立言
有德者必有言
予岂好辩哉
能近取譬
儒家之道
士志于道
吾道一以贯之
道则高矣,美矣
研究论孟
论语》和《孟子
知人论世——传记与社会历史研究
以意逆志——文本与解释的研究
附录
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教材简介
教材结构及特点
目录
从孔子到孟子
人的起点
仁者爱人
修养的境界
学问之
人与文化
天下国家
立言
儒家之道
研究论孟
附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