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若斯特
弗朗索瓦·若斯特
弗朗索瓦·若斯特(1949年生于法国)是一位哲学硕士,拥有现代文学和符号学第三阶段博士学位。他是一位电影叙事学家,目前在蒙彼利埃第三大学任教。若斯特的主要著作包括《新的电影,新的符号学—论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影片》(1979年,与多米尼克·夏托合著)和《影片和小说比较中的眼睛—摄影机》(1987年)等。此外,若斯特还与安德烈·戈德罗合著了《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他还曾创作剧本并拍摄短片
人物介绍
(1949— ) Franecois JOST
法国人,1949年生,哲学硕士,现代文学和符号学第三阶段博士,电影叙事学家,现在蒙彼利埃第三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新的电影,新的符号学—论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彭片》(1979,与多米尼克·夏托合著)、《影片和小说比较中的眼睛—摄影机》(1987)等,写过剧本并拍过短片。若斯特与安德烈 戈德罗还合著了《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中译名)。
法国电影叙事学家若斯特(Francois Jost)认为,叙事是以事件的转变为前提的,它意味着从一个事件转变为另一个事件,意味着时间性,而且在电影中,这个时间性特别重要。像《婴儿的早餐》这样的电影还不算叙事,而仅仅是一个比照相的瞬间稍长的一个过程。他认为,用一个镜头拍成的即无任何时间省略的影片更接近于照相,而在他的理论里,照相是不存在叙事的。这和罗兰·巴特的观点恰好是背道而驰的,巴特认为任何信息的传递过程里都包含有叙事,照相当然是一种叙事了。关于叙事,除了上面的界定外,若斯特又补充说,为了产生叙事,不仅需要记录过程,尤其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修饰时间,例如删略时间,采取倒叙手法,重新安排时程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存在叙事,有一些电影形式,它们完全不是叙事而是演说。
若斯特认为,在电影中暗含着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组织者,这个掌握一切的组织者负责引导影片中的人物说话,这些真正说话的人是言明的叙述者。叙述者不是演说的人,而是采取视角的人。在若斯特那里,视角问题包括三个层次,所知角度、视角角度和听觉角度。这是若斯特根据电影的声画特性,把热奈特的视角一分为三。在许多电影研究者那里,在理论上是把听觉问题看作是视觉问题一部分的。在这里,若斯特提出了他自己的概念:目视化。若斯特认为,第一个镜头都表明摄影机的一个位置,所以对他来说,镜头本身就是一个视点。因此他把目视化又分为二种:内部目视化(摄影机使人联想到某个人物的眼睛)和零级目视化(摄影机像是置于人物之外)。而在内部目视化里,又有二种情况,如果接受者不靠上下文就能一下子看出画面上没有的一个人物,这叫初始内部目视化,如果通过剪辑、衔接或者语言等上下文的关系来表现主观性,这叫次级目视化。
若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新的电影,新的符号学──论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影片》(1979年,与多米尼克.夏托合著),《影片和小说比较中的眼睛──摄影机》(1987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