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性法律规范的概念》是由
山东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4月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本书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禁止性规范词“不得”的含义,并以此为基础,详细探讨了以“不得”为主导的禁止性法律规范的历史渊源、影响力、逻辑定位、规范结构、形成法律秩序的思维方式等议题。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治建设通过法律移植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路径依赖的问题。
本书的第一章着重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首先,通过对大量法律规范的分析,明确了“不得”一词的意义为“不可以”。其次,通过比较中美宪法中对“不得”的不同使用,揭示了两国在规范秩序理解上的差异。接着,作者追溯了“不得”一词的历史演变,发现法律始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道德观念。最后,作者对利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来解释“不得”一词的意义可能性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否定的结论。
第二章重点考察了禁止性规范的起源及其对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影响。作者指出,禁止性规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食物和性禁忌,最初表现为图腾禁忌。这种制度不仅帮助人类避免了灭绝的命运,而且也为后来的文明社会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宗法制度可以直接追溯到图腾制度,而在西方,宪政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可以追根溯源至宗教禁忌,这些禁忌规范至今仍在西方宪政制度中发挥作用。
第三章从四个层面探讨了禁止性规范的逻辑地位。首先,作者强调了禁止性规范产生的必然性,即生存的迫切需要决定了一切。其次,禁止性规范定义了个人领域的边界,在现代宪法规范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再次,通过对允许性规范中“权利”的两层含义的剖析,作者否定了将禁止性规范置于逻辑矩阵中的合理性。最后,作者通过数学运算的方式,证明了禁止性规范是其他所有规范的补充集合,从而证实了“禁止性规范是法律制度的基础”这一观点。
第四章揭示了隐藏在禁止性法律规范结构中的奥秘,论证了法律制度规范性不断下降的趋势。作者重新审视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关于法律规范结构理论的主要争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法律规范应由两个层次和三个要素组成,包括条件句、调整性规则和管理性规则。他还探讨了禁止性规范结构的特点如何影响法律秩序的效果,并指出,由于规范结构内部的不平衡性,工具主义法律观的出现不可避免。最后,作者回顾了规范性下降的历史脉络,得出结论:现代社会必须以个体的需求和权利为核心来构建秩序,因此宪政与法治是无法回避的选择。
第五章主要考察了人类达成法律秩序的思维机制。作者认为,外部塑造法律秩序的一切手段都只是内在思维机制的具体体现,因此对构建秩序的思维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他首先考察了原始社会图腾禁忌的分类思维机制,然后分析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分类与命名机制的发展历程,指出这些机制具有重要的秩序构建功能。作者还区分了现代与前现代分类机制的区别,并指出现代立法思维的分类机制具有类比推理的特质。最后,作者指出,司法过程本质上就是类比推理的过程,这也说明了现代社会追求单一性秩序的不可能性。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宪法与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之间的三大差距:规范词使用的不一致、权利理解的根本差异以及法律精神的滞后。作者认为,这些差距表明
中原地区尚未真正进入自治型法的时代。因此,在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推进法制现代化,必须坚定地走法律移植的道路。作者还论证了法律移植的必然性,指出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中国现代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法律移植是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法律理想图景的构想。作者最后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全球化的内在逻辑,致力于创造一条基于所有优秀文化资源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