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鹏,祖籍河南舞阳,1963年1月生于
吉林市,目前任职于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等职务。其研究方向是
发展社会学、
都市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史等,研究领域包括
历史学、
政治学,学术著作五部。
2020年5月,田毅鹏入选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工作简历
1979年8月至1983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1983年7月至1985年8月,
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学,任教;1985年8月至1988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1988年7月至1998年6月,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任讲师、破格提升副教授;1998年6月至今,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副院长、系主任、院长;1999年8月至2002年7月,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政治学博士;2010年12月至今,
吉林大学“
匡亚明特聘教授”。
社会兼职
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
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民政部城乡社区建设咨询专家,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
发展社会学、
都市社会学、
中原地区社会思想史等,试图对中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给出具有解释力的阐释和解说。致力于地方性社会变迁研究,结合对
东北地区地域社会的研究,对单位制度尤其是典型单位制度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自2000年以来,结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度”的研究,开始系统展开关于单位制度起源和形成的学术研究,业已形成了单位制度研究的观点和体系。承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单位制度形成与变迁研究”课题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单位社会的终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发表《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单位人”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单位社会起源的社会思想寻踪》、《单位社会历史地位的再评价》、《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等关于单位制度起源、形成及发展的研究论文。所发表的关于单位制度研究的学术论文被《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相关研究领域
学术观点
◆当代中国单位制度的起源与形成
◆典型单位制的形成及其表现形态
◆公共性问题之比较研究
◆乡村“过疏社会”和城市“过密社会”研究
◆“村落终结“与城市化进程的中国特性
◆探索中国社会的“自性”和特殊的运行规律
◆东亚新发展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
◆城乡社会网格化管理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学术活动
◆1996年5月 中日关系问题研究(日本山形大学)
◆1990年9月
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
湖南师范大学)
◆2004年7月 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北京)
◆ 2003年9月,韩国东亚多元现代性(
釜山国立大学)
◆ 2008年9月,海峡两岸社会福利研讨会(
台北市)
◆2012年3月 海峡两岸社会学理论研讨会(
北京大学)
承担科研项目
◆2002年——2006年,“当代世界社会发展模式的新趋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2年——200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
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008年——2012年,“单位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2007年——2011年,“典型单位制及其存在形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010年——2013年,“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选择与推进路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11年——2015年,“当代中国单位制度形成及变迁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承担教学任务
课程名称:中国社会思想史
授课对象:本科生
课程名称:发展社会学
授课对象:硕士研究生
指导研究生
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
获得学位人数:
获得荣誉
名 称:宝钢优秀教师
时 间:2005
授予单位:宝钢公司
名 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时 间:2006
授予单位:教育部
时 间:2011
时 间:2011
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时 间:2016
授予单位:教育部
学术获奖
获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
一等奖两项:《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研究》,吉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7),《单位社会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11)曾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11批)。
主要学术著作
1.《“活私开公”:东亚志愿主义发展的新路径》,《南开学报》2013年第3期。
2.《城乡结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依托及其再定位》,《
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
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
5.《“乡校撤并”与村落社会危机》,《
社会科学报》2012-11-29日。
6.《转型期单位内部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变迁及其影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第6期。
7.《地域社会学:何以可能? 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 《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8.《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议》《学海》2012年第3期。
9.《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2期。
10.《“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
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11.《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2.《回应时代危机的跨学科力作》,《
吉林日报》2011-10-22。
13.《老年群体与都市公共性构建》,《
福建论坛》2011年第10期。
14.《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
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
15.《城市化与“村落终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单位人”集体行动的实践逻辑——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H厂的个案考察》,《学术研究》 2011年第2期。
16.《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7.《“过密社会”视域下城市社会管理的误区和盲点》,《
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
18.《东亚现代化的“特殊”与“一般”》,《东北亚论坛 》2011年第3期。
19.《“内藩外夷”与“五族共和”》,《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
20.《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
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1.《“单位社会”历史地位的再评价》,《
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7期
22.《本土情境下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困境及道路选择》,《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第5期。
23.《空间生产、资本接续与权力介入的实践逻辑——对东北C市马路劳工生存状态的调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4.《“单位社会”起源之社会思想寻踪》,《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6期。
25.《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社会理论基础》,《
河北学刊》2010年4期。
26.《“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
福建论坛》2010年第10期。
27.《“过密社会”的来临及其挑战——以日本东京为例》,《
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28.《16至19世纪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之比较研究》,《
史学集刊》2010年第5期。
29.《中国社会后单位时代来临?》,《
社会科学报》2010-08-26日。
30.《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社会科学报》2010-02-04日。
31.《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6期。
32.《转型期中国社会原子化动向及其对社会工作的挑战》,《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33.《流动的公共性》,《
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34.《学贯中西:重建社会学学科知识的基础》,《
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35.《江海学刊与社会学的学缘》,《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36.《社会学学科知识基础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09-22日。
37.《走出畸形“科研中心观”》,《社会科学报 》2009-06-11日。
38.《知识传统重建:社会学复兴的第一步》,《
社会科学报》2009-02-12日。
39.《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0.《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三十年》,《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6期。
41.《社会重建的真意》,《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2.《寻找中国社会的“自性”——梁启超“中国社会论”初探》,《
江海学刊》2008年第3期。
43.《中产阶层郊区化与城市公共文化的衰落》,《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第1期。
44.《地域力与社会重建——以日本阪神淡路地震为例》,《
福建论坛》2008年第8期。
45.《“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6.《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47.《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8.《文明论:东北亚研究的新视角》,《
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3期。
49.《轿车文明对都市社会空间的重塑》,《思想战线》2007年2期。
50.《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社会》2006年第2期。
51.《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过疏对策”与地域协调发展》,《
当代亚太》2006年第10期。
52.《注重社会基础秩序建设》,《
吉林日报》2006-11-04日。
53.《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第6期。
54.《找回“丢失的传统”》,《
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5.《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2005第7期。
56.《全球化、民族国家与东亚认同》,《
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57.《19世纪中叶的中日近代世界秩序体认》,《
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2期。
58.《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的新趋向》,《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1期。
59.《东亚危机论的再认识——以中日韩为中心》,《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6期。
60.《重建社会管理体制》,《
吉林日报》2005-11-26日。
61.《“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4期。
62.《大学文科研究性教学中的考试问题》,《湖北招生考试 》2004-06-15日。
63.《中国传统对外观念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
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
64.《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4期。
65.《非西方化:东亚现代化研究的新取向》,《
光明日报》2003-07-08日。
66.《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中心》,《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67.《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7.《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中日现代化比较研究一百年》,《
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
68.《城市社区建设要选好“着力点”》,《
光明日报》2001-01-15日。
69.《中日早期现代化的比较》,《光明日报》2001-02-20日。
70.《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区建设》,《
中国社会报》2001-03-20日。
71.《城市社区建设要选好“着力点”》,《中国社会报》2001-03-03日。
72.《世纪交替与史学回应》,《学术研究》1998年第1期。
73.《中日近代世界观的形成与两国早期近代化的成败》,《日本研究》1996年第2期。
74.《徐继研究的新收获》,《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75.《说“文化寻根”》,《
华夏文化》,1995年第5期。
76.《甲午战争与华夷观念的崩溃》,《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77.《关于“孙黄并称”的历史思考》,《黄兴研究文集》(《
近代史研究》专号)1994-10-01日。 78.《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日本研究》1994年第3期。
79.《戊戌维新派“腹地自立”维新方略初探》,《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80.《关于近代史开端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两种东北近代史开端说》,《
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
81.《西望白山云气渺,图们江水自悠悠——吴禄贞的延吉筹边生涯》,《文史知识》1994年第6期。
82.《一个新领域:近代中国“前史”研究》,《学术研究》1994年第4期。
83.《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
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
84.《鸦片战争前后中日两国世界史地研究比较论》,《
社会科学辑刊》1993-06-30
85.《汪精卫早期历史三大疑点浅析》,《
北华大学学报》1993第2期。
86.《近代中日两国出使西洋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93年第3期。
87.《东北亚史研究的新视角》,《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10期。
88.《武昌起义后列强中立政策历史影响新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89.《十六至十八世纪天主教在中日两国传播和禁绝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92年第2期。
90.《中日两国对近代西方认识的比较研究》,《历史教学》1989年第2期。
91.《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和汪精卫》,《社会科学战线》1986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