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是一部由
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61年摄制的中国大陆电影,由
傅超武导演。影片讲述了苏北地区十荒生产大队在党支部书记蔡刚的带领下,通过艰苦奋斗和集体智慧,成功改变落后面貌,实现水稻大丰收的故事。在取得显著成果后,十荒大队被更名为“跃进大队”。此外,该故事还有同名
连环画、
沪剧和
婺剧等艺术形式。
苏北地区,十荒生产大队由于守着上千亩的盐碱地,年年闹饥荒,年年靠救济。社员们一心希望早日改变大队的落后面貌,但是出身富裕中农的钱信贵在群众中散布,说什么“要是能拔掉穷根,除非鸡毛飞上天”。
蔡刚遵照县委关于穷队要改变落后面貌的精神,积极带领大队骨干研究翻身计划。十荒大队过去由于缺水,一直种旱谷,但产量较低。为增产增收,必须引水开渠,改种水稻。大队长张友望思想保守,担心开渠难度大,万一开不成,今年社员的口粮就要落空。
就在社员们引水开渠工作于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工地上遇到僵土。钱信贵为了个人发家致富,一心想着自己的副业。他看到工程遇到困难,趁机暗中散布谣言,使社员们人心惶惶。这时,公社党委王书记来到十荒大队,鼓励大家要树雄心、立大志,克服困难,完成开渠任务。同时,他还提醒蔡刚不要只看到工地上表面的困难,要注意落后分子形成的
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之后,蔡刚组织生产大队召开辩论大会。
辩论会上,社员们对钱信贵的小农意识和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进行了揭发和批判,使全体社员都受到了教育,认清了要使十荒大队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必须要走
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这时。大队长张友望也认识到自己思想保守的错误。十荒大队的领导和群众统一了思想认识,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了。最后,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开通了引水渠。
《鸡毛飞上天》的电影剧本是根据建襄民办小学教师
吴佩芳的先进事迹改编的现代戏。该剧本由集体创作,导演杨观复,作曲何树柏,舞美设计姜云峰、王惠思;主演包括
丁是娥、
石筱英、顾蕊芳、陈荣兰等。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于1960年3月7日在共舞台首演该剧。该剧的创作过程紧凑,从2月下旬开始,边写边排边改,至3月7日首演,前后不到半个月时间。参与集体创作的人员众多,包括领导、专业作者和群众。该剧曾参加1960年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修改稿发表于《上海戏剧》第四期。1961年10月,剧本由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主要唱段由中国唱片厂录成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