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曾称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指在月经前周期性出现的躯体、精神及行为方面的改变,常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而月经来潮后以上症状随即消失的综合征。该病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其确切的发生率因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尚难估计。
PMS的病因暂不明确,可能与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失调和神经递质异常有关。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乳房胀痛、易怒、急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一般出现于月经前1~2周,并逐渐加重,至月经前2天左右最重,月经来潮后症状可突然消失。症状周期性反复出现为该病的重要特征。
PMS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对症治疗,并强调个体化原则。临床上通常先采用心理疏导及饮食治疗,无效再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阿普唑仑、氟西汀、螺内、优思明、维生素B6等。该病常与月经病同时出现,如不及时调治,可使月经病加重或发展成闭经、崩漏、不孕症。通过积极的调节精神状态、饮食以及生活行为习惯等可起到预防该病的效果。
命名
经前期综合征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但由于该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症状外还涉及躯体和行为,包括200种以上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1953年,格林(Greene)和达尔顿(Dalton)首先提出PMS的命名。
病因
精神社会因素
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对安慰剂治疗的反应率高达30%~50%,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且情绪紧张时常使原有症状加重,提示社会环境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
卵巢激素失调
最初认为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是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患者孕激素不足或组织对孕激素敏感性失常,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引起水钠留,致使体重增加。但相关研究发现,经前期综合征患者体内并不存在孕激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补充孕激素不能有效缓解症状。认为可能与
黄体后期雌、孕激素撤退有关。
神经递质异常
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在黄体后期循环中类阿片肽浓度异常降低,表现内源性类阿片肽撤退症状,影响精神、神经及行为方面的变化。其他还包括
5-羟色胺等活性改变等。
流行病学
PMS多见于30-40岁的育龄妇女。因采用的诊断标准不同,其确切的发生率尚难估计。据估计,3%~10%的女性完全没有PMS症状;30%~90%的女性经前期有轻度症状,但不认为是PMS;20%~30%的女性经前期存在中度至重度PMS症状;仅2%~10%的女性由于症状严重而影响正常生活被确诊为PMS。
病理生理学
PMS的病理生理存在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卵巢激素是PMS的必要因素,例如卵巢排卵启动了PMS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中枢神经对卵巢激素和化学递质(
雌二醇/5-羟色胺、孕激素/
γ-氨基丁酸)异常反应及心理敏感性过度与PMS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
临床表现
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出现于月经前1~2周,逐渐加重,至月经前2天左右最重,月经来潮后症状可突然消失。部分患者症状消退时间较长,逐渐减轻,直到月经来潮后的3~4天才完全消失,但在排卵前一定存在一段无症状期,
周期性反复出现为该病的重要特征。
躯体症状
表现为头痛、背痛、
乳房胀痛、腹部胀满、便秘、肢体水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等。头痛多为双侧性,但亦可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部或枕部,头痛症状于经前数天即出现,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呈持续性或时发时愈。乳房肿胀及疼痛,以乳房外侧边缘及
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
腋窝及肩部。此外,还可出现盆腔坠胀和腰部疼痛、低血糖等表现。
精神症状
表现为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以及饮食、睡眠、性欲改变等,其中,易怒是其主要症状。
行为改变
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记忆力减退、神经质、易激动等。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经前期出现
周期性典型症状,医生基本可做出该病诊断。诊断时,医生一般会考虑以下3个因素:一是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二是黄体晚期持续反复发生;三是对日常工作、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检查项目
PMS没有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医生会记录患者
基础体温,以了解症状出现与卵巢功能的关系。
基础体温测定
大多为双相,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或不规则,或上升天数短,与黄体功能不足有关。
血清激素测定
月经后半期
黄体酮水平低下或正常,雌二醇浓度偏高。雌二醇/孕比值增高,可有催乳素水平升高。
阴道细胞学检查
可有雌激素水平增高、孕激素不足改变。
其他检查
如血常规、尿常规、肝
肾功能检查、
血浆蛋白检查等,排除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精神疾病
PMS发病多随
月经周期规律性反复出现,月经过后,各症状减轻或自然消失。精神疾病发病与月经周期无关,在整个月经周期症状相同,在
卵泡期仍有症状。
乳房疾病
乳房疾病如
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腺癌等,虽可出现乳房或胀或痛,但均有
乳房肿块存在,一般不呈周期性发作,肿块在经后也不消退,肿块组织经
活检可明确诊断。PMS乳房胀痛每次均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经期结束后消失,检查多无器质性改变。
乳房B超或红外线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血管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多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以女性多见。常有
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头痛的发生时间与血压波动及血管
肌肉痉挛的程度有关,一般间隔数周复发,呈周期性发作,但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而PMS导致的头痛有月经周期规律性反复出现、月经过后减轻或消失的特点。
心、肝、肾疾病引起的水肿或营养缺乏性水肿
心、肝、肾疾病引起的水肿或营养缺乏性水肿常伴有内科疾病症状。通过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或B超可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并强调个体化原则。临床上通常先采用心理疏导及饮食治疗,无效再给予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帮助经前期综合征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让精神放松,有助于减轻症状。症状重者还可进行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
调整生活状态
包括合理的饮食及营养,戒烟,限制
钠盐和咖啡的摄入。适当的身体锻炼,可协助缓解神经紧张和焦虑。
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
治疗PMS的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重度PMS患者。给药时间为月经开始前14天至月经来潮或经后停用,也可全月经周期连续服用,连续给药可能优于间断给药。常用药物有:
氟西汀、帕罗西汀、
盐酸舍曲林片。
抗焦虑药
适用于有明显焦虑及易怒症状者。阿普唑仑由于潜在的药物依赖性,通常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无效时的二线用药,于经前开始用至月经来潮2~3天。
醛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
可拮抗醛固酮而利尿,减轻水潴留,对改善精神症状也有效,如螺内酯。
维生素B6
可调节自主
神经系统与
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的关系,还可抑制催乳素合成。
排卵抑制剂
其他药物
前列腺素抑制剂,可缓解头痛和腹痛;溴隐亭对乳房疼痛有效。
预后
病情轻者,不需药物治疗,月经过后症状自然消失;病情严重者除影响工作和学习外,如不治疗还可导致
月经失调、
不孕症等疾病,甚至精神失常导致家庭和社会的不安定。
预防
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志,增强体质,调理饮食,避免接触各种诱发因素。
月经周期避免感寒受风,饮食宜富于营养,低盐,适当控制饮水量;经前、经期勿过食寒凉,勿过食辛辣之品。
历史
医学上对PMS的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31年
弗兰克(Frank)发表了第一篇有关PMS的论文,对经前期综合征与月经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科学的描述。但有关PMS的定义、概念以及其在
疾病分类学中的位置在相当一段时间并无定论。Dalton(1984)的定义为“经前再发症状,月经后期则缺乏症状”。美国精神病协会出版的《诊断统计手册》第三修订版(DSM-Ⅲ-R,1987)用“黄体后期心境恶劣障碍”来概括经前出现的一组症状,后来在《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1994)更名为“经前心境恶劣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9,1978;ICD-10,1992)将大多数疾病实体按他们的主要表现分类,PMS被包括在“泌尿生殖疾病”类目之下,犹如伴发于女性生殖器官和月经周期的疼痛或其他状态一样。因此,国际上两大分类系统对PMS做了不同的处理,DSM认为它可能是一种
心境障碍,ICD则视为妇科疾病。《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CCMD-2-R,1995)将PMS列入“内分泌障碍所致精神障碍”类目中,认为PMS“能明确内分泌疾病性质”,但命名为经期精神障碍(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研究进展
心理病因研究
PMS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该病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单纯从病理生理角度阐述其发生机理并不完全,由此催生了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干预研究
PMS患者的症状很大层面上涉及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干预在该病的治疗中受到重视。有研究认为,轻、中度PMS患者可通过培养良好个性和心理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在策略选择上,相关研究认为,通过应付技巧训练、
生物反馈训练、放松训练等增加解决问题应付方式的有效成分,对PMS患者很有帮助。此外,还有临床研究,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患者60名,结果显示该法可显著改善PMS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问题。
另有142例临床调查提示:PMS作为一种心身疾病,治疗中应通过心理疏导、情绪调适,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认识疾病和建立信心。研究普遍指出:应激会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健康,导致疾病。而为了消除或缓解严重应激造成机体
内环境的紊乱,须采取有效的应激干预措施,涉及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