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蓝宝石般的眼睛》,讲的也是这一类的故事,只是那里面的女主人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找寻有没有结果,她只是像感到生命深处有一种饥渴、一种乡愁似的,固执地寻找一双“蓝宝石般的眼睛”,在所有可以刻下字迹的地方,她写下“蓝宝石般的眼睛”,在所有可供投身的人海,她预感,下一个人,也许就有一双“蓝宝石般的眼睛”。一种后青春期的迷狂,尘世所有实现不了的愿望的寄托。
有很多深藏在记忆里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就如蓝宝石般的眼睛。
高中时偶然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世界文学》,根本记不清是第几期了,可人就是这样,在浩如烟海的人生中,大部分的人事都是会遗忘的,却偏偏记得其中的一些点滴片段,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些点滴片段就构成了美好的或者不美好的童年或少年经历,于是那一瞬的记忆,便成了永恒。我就是这样,当时看到的一篇文章,其情景到现在依然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并且固执地认为,那篇文章的篇名,就是“蓝宝石般的眼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喜欢上了《世界文学》,不仅期期必买,并且还时常到旧书摊去,看看能否走运淘到蓝宝石那一期,其间历时年久,后来随着高考的迫近,我逐渐放弃了这种努力,于是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再接触过这丛期刊。
原想着这篇文章可能永远离我而去了,可今天却茫茫然无意中看到了它,《蓝宝石般的眼睛》,
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真的是如获至宝,怀着激动的心情朝圣般地准备阅读,可一眼扫下来,就感觉不对劲了,再细细看下来,完全就没有记忆中的情景,找不到深藏心中尘封已久的感觉。于是只有感叹了,原来记忆有时也是会骗人的,我之所以将那篇文章赋以一个题不对文毫不相干的名字,大概是我长期以来阅读只重内容不重标题与作者的习惯所致吧,可能当时在翻书时无意中瞥见这个美丽且给人以美好想象的名字,于是主观并且固执地认为这就是那篇文章的题目,直至今日。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我们只记得最美好或不美好的片段,却在主观上将之放大并代替了事情的本来面貌,但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轻歌前进,在记忆中为人生抹上一缕可爱的色彩吧,要不然,我们该如何去寻找那顾盼神飞的蓝宝石般的眼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