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马鞭(
食虫类: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 (L.) Vahl)是
马鞭草科假马鞭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低矮、伸展,株高可达80-100厘米;茎基部稍木质化,茎、枝二歧状分枝,幼枝或节被毛;叶对生,灰绿色或蓝绿色,叶厚纸质,叶片常呈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
穗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圆形、粗壮、直立,长33-52厘米,直径4-6毫米。果压扁,藏于宿存膜质的
花萼中。宿存花柱长约1.5毫米,成熟时2瓣裂。每瓣有1粒种子,种子紧贴果皮。原产于
中美洲、
南美洲,东南亚广泛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
福建省、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
海南省、澳门、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
云南省南部等。常生长在海拔300-580米的山谷阴湿处草丛中。
假马鞭(云南植物志)、假败酱(
种子植物名录、海南植物志)、倒团蛇(广东)、玉龙鞭(广西、广东)、大种马鞭草、大蓝草(广东)
假马鞭是一种
多年生草本植物,低矮、伸展,株高可达80-100厘米;茎基部稍木质化,茎、枝二歧状分枝,幼枝或节被毛;叶对生,灰绿色或蓝绿色,叶厚纸质,叶片常呈椭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5-9厘米,宽3-5厘米,叶基楔状,鲜叶近轴面无泡状隆起的细皱,腹面主脉有时略呈紫红色,叶脉处的上下表皮略被疏短毛,侧脉3-5,叶尖钝或圆形,叶缘的锯齿略钝、较宽,齿尖朝前而呈锯齿状,齿数较少;叶柄具翅,长2-3厘米。
穗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圆形、粗壮、直立,长33-52厘米,直径4-6毫米。花无柄,单生于苞腋内,一半嵌生于花序轴的凹穴中;苞片卵状
披针形,长5-6毫米,宽约2.5毫米,顶端渐尖呈芒状,几乎整个苞片具干膜质边缘,具显著缘毛;
花萼管状、压扁,长5-6毫米,宽约2毫米,管壁薄,具4肋4齿;
花冠高脚碟状,常为淡蓝色或淡蓝紫色,长8-11毫米,花冠管圆筒状,略弯曲,花冠喉部白色,冠檐宽9-12毫米,里面上部有腺毛,花冠不等5裂。上裂片2,略大,裂片圆形,5.5毫米宽。下裂片3,略小,裂片宽椭圆形,长、宽约4毫米,发育
雄蕊2枚,前方,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长约1.2毫米,宽约0.3毫米,花药2室,纵裂。退化雄蕊2枚,雄蕊与花柱均内藏;果压扁,藏于宿存膜质的
花萼中,长约4毫米,宽0.5毫米。宿存花柱长约1.5毫米,成熟时2瓣裂。每瓣有1粒种子,种子紧贴果皮。
栽培介质以腐殖土或沙质壤土为佳。春季至秋季每2-3个月施肥1次。花后剪除干枯的花茎;春季修剪整枝,植株老化需重剪或强剪。
假马鞭已经占领了中国惠州稔平半岛路边、荒地等处,所到之处其他低矮草本植物常逐渐被排斥,入侵后常常形成单优群丛,减少了生境生物的多样性。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假马鞭植株在12月时进入结实期,但仍能看到苗期和开花期的植株,说明该草发生时间长,种子为相继成熟型,散落地上的种子遇适宜条件当年即可萌发,并能较快形成植株,进入下一轮生育期。假马鞭的病虫害很少,仅发现有少量植株受霜霉病危害,但都只是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没有发现受病虫危害死亡的植株。有研究表明,假马鞭是
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寄主。假马鞭在其原产地就是
禾本科杂草,生长于人为干扰的区域,如路旁、住宅旁等,也在荒地牧场中生长。许多外来入侵杂草具有化感作用,对其他杂草和作物都有化感抑制作用,且繁殖速度快,对土壤肥力吸收能力强,入侵后给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远大于一些常见的农田杂草。鉴于假
马鞭草在惠州稔平半岛路边形成单优群落,该草入侵后会给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中国农业部门对假马鞭还未引起重视,对该草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对其进行防除的研究。对这些总处于单一优势种的外来
禾本科杂草,最好能在其种子成熟之前将植株除掉。假马鞭为多年生双子叶杂草,可用除草剂
阔叶尽等进行
化学防除。假马鞭仅在中国华南少数省(区)有分布,但近年来扩展蔓延迅速。为了避免假马鞭对农林业和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危害,应引起植保、检疫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监控和治理。
等到
外来生物造成入侵的后果,国家和社会将承担巨大的防除成本。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预防有害生物的入侵。因此,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进口货物、运输工具等携带
禾本科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的检疫,不仅要盯住国家检疫性杂草的截获,对其他有毒有害杂草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那些在原产地为恶性杂草而在中国尚无分布或分布有限的种类。
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效,可治
尿道结石、
尿路感染、
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痛、
喉炎、
急性结膜炎、痈疖肿痛等症(《海南植物志》)。兽药治牛猪疮疖肿毒、喘咳下痢(《
云南植物志》)。
在
吸血鬼日记里曾对
马鞭草进行过说明,对吸血鬼有极大的伤害,带上装有马鞭草的装饰品可以防止吸血鬼对其进行精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