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1953年10月21日出生于英国,毕业于英国牛津圣凯萨琳大学,国际策略咨询董事长、
欧盟委员会前贸易专员、英国前首席国务大臣、驻美大使。
20世纪70年代末,彼得·曼德尔森出任英国青年委员会主席。1982年,彼得·曼德尔森成为伦敦周末电视台电视制片人。1985年,彼得·曼德尔森被任命为
工党竞选和新闻事务负责人。他主张工党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政策,积极参与了工党20世纪80年代后的历次重大革新,逐步成为推动工党发展的核心人物。1994年,彼得·曼德尔森成功帮助布莱尔击败党内竞争对手布朗,当选工党主席。在1997年的英国大选中,彼得·曼德尔森作为竞选事务负责人帮助工党击败
保守党,重夺执政地位,成为
托尼·布莱尔“最信任的人”。工党执政后,彼得·曼德尔森出任不管部大臣,负责政府的内部协调。他积极支持布莱尔倡导的“第三条道路”,推动
工党政策向中间道路演变。
1998年,彼得·曼德尔森出任贸易与工业大臣,但此后曾两次因丑闻而被迫辞职。在2001年的英国大选中,彼得·曼德尔森第二次因丑闻辞职后不久,他再度高票当选下院议员。2004年,彼得·曼德尔森出任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2005年2月,彼得·曼德尔森作为
欧盟贸易代表首次去中国访问。2008年10月,彼得·曼德尔森重返英国内阁,担任商务大臣。次年9月,彼得·曼德尔森再次访问中国,旨在进一步推动并加强中英两国间的合作,共同发展低碳经济。2010年11月,彼得·曼德尔森出席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中外
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并发言。2014年4月,彼得·曼德尔森出席在
海南省召开的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8月,彼得·曼德尔森呼吁
女王陛下政府应继续推进欣克利角核电项目。2018年11月,彼得·曼德尔森出席首届彭博创新经济论坛。2021年3月,彼得·曼德尔森参加在北京举行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2023年3月,彼得·曼德尔森入选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主要外方代表名单。2024年12月,彼得·曼德尔森被英国首相斯塔默任命为驻美大使。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3年10月21日,彼得·曼德尔森出生于
英国,曾就读于英国牛津圣凯萨琳大学,并获哲学、
政治学和
经济学学位。
沉浮政坛
彼得·曼德尔森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20世纪70年代末出任英国青年委员会主席。1982年,彼得·曼德尔森成为伦敦周末电视台电视制片人。他积极宣传
工党政策,被誉为“舆论导向家”。1985年,年仅32岁的彼得·曼德尔森被任命为英国工党竞选和新闻事务负责人。他主张工党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政策,积极参与了工党20世纪80年代后的历次重大革新,逐步成为推动工党发展的核心人物。由于其政策主张激进,在工党内引起了保守派许多非议,但却颇受
托尼·布莱尔赏识,视其为“亲密政治盟友”和“可信赖的政策顾问”。1994年,彼得·曼德尔森成功帮助布莱尔击败党内竞争对手布朗,当选工党主席。在1997年的英国大选中,作为竞选事务负责人,彼得·曼德尔森帮助
工党击败
保守党,重夺执政地位,一举改变工党连续18年在野的窘境。彼得·曼德尔森为工党的重新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获得了“工党胜选的设计师”、“新工党历史的开创者”等赞誉,成为布莱尔“最信任的人”。工党执政后,彼得·曼德尔森出任不管部大臣,负责政府的内部协调。他积极支持
托尼·布莱尔倡导的“第三条道路”,推动工党政策向中间道路演变,这一革新政策不仅使工党在
英国的政治地位得到巩固,也使工党成为西方世界
左派推行改革的代表。
1998年,彼得·曼德尔森出任贸易与工业大臣,但此后仕途坎坷,曾两次因丑闻而被迫辞职。第一次是1998年12月,他就任贸易与工业大臣仅半年,英国《
卫报》披露他两年前在
诺丁山购买一处豪华房产时,私下向
工党议员、百万英镑杰弗里.鲁滨逊借款37.3万欧元,但鲁滨逊没有向他收取任何利息。媒体纷纷猜测无息贷款背后可能存在某种交易,彼得·曼德尔森为保全
内阁声誉,被迫辞职。1999年10月,彼得·曼德尔森再度入阁,被布莱尔任命为
北爱尔兰事务大臣。但2001年1月,他被指控向内政大臣迈克.奥布赖恩致电,为一名
印度亿万富翁申请英国护照疏通关系,而这名大亨的家族企业正是他主管下“千年穹顶”工程的主要赞助商,舆论再次吵得沸沸扬扬,彼得·曼德尔森不得已再度辞职。此后,布莱尔还曾试图将他带回内阁,但由于争议太大而未能成功。
在2001年的英国大选中,也是彼得·曼德尔森第二次因丑闻辞职后不久,彼得·曼德尔森再度高票当选下院议员,这是他1992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当选为下院议员。胜选后,彼得·曼德尔森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是斗士,不是懦夫。”2004年,布莱尔力排众议,推荐他出任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也因此被舆论称为“击不沉的船”。上任伊始,彼得·曼德尔森就解决了
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波音飞机事件”,此举为彼得·曼德尔森赢得了赞誉,其胜任欧盟贸易委员的能力也得到普遍认可。
多次访华
2005年2月24日,彼得·曼德尔森作为欧盟贸易代表首次去中国访问会见了时任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双方表达了继续积极促进中欧经贸关系稳步发展的共同愿望,并就
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年6月,彼得·曼德尔森访问了中国的北京和
上海市。此次访华,彼得·曼德尔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在华期间,彼得·曼德尔森同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时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等政府高层就知识产权话题进行了会谈,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促成
欧盟与中国之间的知识产权备忘录的诞生。彼得·曼德尔森应中国商务部邀请于2006年6月5日至9日访华。6日,彼得·曼德尔森在
广州市为
中国欧盟商会珠三角分会揭幕,同时参观东莞和
深圳市地区的企业,会见广州政府高层。7日,彼得·曼德尔森到北京,与时任中国副总理吴仪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等高层展开对话,双方将就中欧双边经贸关系问题、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保护知识产权、WTO
多哈发展议程等交换意见。8日上午,彼得·曼德尔森在
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并召开新闻发布会。2008年4月25日,首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彼得·曼德尔森与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作为双方主席共同主持了对话。
重返内阁
2008年10月,彼得·曼德尔森重返英国内阁,担任商务大臣。次年9月7日至10日,彼得·曼德尔森访问中国,旨在进一步推动并加强中英两国间的合作,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在此次访问行程中,彼得·曼德尔森出席并见证了中英两国公司的商业合作签订仪式。其中包括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和
中国节能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致力在中国开发和部署低碳技术。
卸任后
2010年卸任后,曼德尔森开始担任国际策略咨询机构Global Counsel的董事长,并为
投资银行担任高级顾问,他同时还担任国际智库Policy Network的总裁。同年11月6日,彼得·曼德尔森出席在北京举办“第四届中外
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并发言称,中西方在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上存在差距,中西方国家需要保持密切对话,弥合分歧。2014年4月,彼得·曼德尔森出席在
海南省召开的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8月,彼得·曼德尔森呼吁
女王陛下政府应继续推进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并称“脱欧后我们不能对贸易伙伴太过挑剔”。彼得·曼德尔森表示,对中国参与此项目安全问题的担心是毫无根据的,
英国应与中国“建立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2018年11月6日,彼得·曼德尔森出席
新加坡举行的首届彭博创新经济论坛,并表示,WTO的“大”,不仅体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它作为一种机制调节了许多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不同利益关系,并且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体制、不同规模的经济体有足够的包容度。2021年3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就“全球数字治理新格局”的话题,彼得·曼德尔森表示,全球治理是希望打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找到一条强劲的发展道路,把不同经济体系之间的差异弥合起来。2023年3月,彼得·曼德尔森入选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主要外方代表名单。6月2日,彼得·曼德尔森访问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该所研究人员就
2022俄乌冲突和中欧关系问题进行交流。
再转外交
2024年12月,彼得·曼德尔森被英国首相斯塔默任命为驻美大使。
主要政治态度及主张
积极支持欧洲一体化
在政治方面,彼得·曼德尔森支持
欧盟继续扩大,认为统一的
欧洲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推动
英国在欧盟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经济和社会事务方面,主张英国早日加入欧元区,呼吁欧盟进行经济和
社会改革,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在贸易方面,呼吁
成员国执行和加强欧盟现有的贸易规则,强烈批评一些国家出现的保护本国产业不被其他成员国收购、抵制新成员国劳动力流人本国等保护主义倾向,认为这正在阻碍欧盟经济的发展。
倡导自由贸易
彼得·曼德尔森倡导自由贸易,重视在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通过多边谈判达到削减贸易壁垒和开放各国市场的目的。对于2006年7月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彼得·曼德尔森认为可能会让那些希望背弃全球化进程、退回到
贸易保护主义的人实力增强,削弱世贸组织的作用。为此,彼得·曼德尔森一方面表示
欧盟将努力重启有关谈判,同时呼吁布什设法让
美国国会延长对
白宫贸易谈判的授权期限,为将来恢复谈判留有余地。在世贸多边谈判受挫、短期内难以重新启动的情况下,彼得·曼德尔森又寄希望于通过双边谈判来推行贸易自由化。
外交看法
对美关系
在对美关系上,彼得·曼德尔森在主张
英国积极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仍主张英美之间需要继续保持“特殊关系”。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布莱尔深陷“信任危机”,包括
工党部分党员在内的各界人士强烈批评布莱尔参与伊拉克战争,但彼得·曼德尔森却始终支持布莱尔,认为尽管战争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但参与伊战是正确的选择。彼得·曼德尔森认为英美之间98%的贸易都是毫无争议的,但是他希望能够破除医疗、金融服务、商业等领域的非关税壁垒。
对华关系
面对中国所带来的竞争,彼得·曼德尔森认为,如果
欧盟与中国打交道不是各自为战,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而是制定一种明确的集体战略,效果要比现在好得多。中国的崛起迫使
欧洲国家采取集体行动,“与中国接触的需要今后将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动力。”对于欧中贸易摩擦,彼得·曼德尔森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反对施加压力,称“欧中的共同利益太多,不能出现贸易战”。在2005年欧中纺织品摩擦过程中,彼得·曼德尔森坚持与中国沟通和协商。彼得·曼德尔森强烈呼吁中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认为“这可能是欧中关系中的最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彼得·曼德尔森认为中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政府管理的影响,还“不符合市场经济标准的要求”。
2024年9月26日,彼得·曼德尔森表示,过去十年
英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对华态度急转,“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现实的”。谈及
戴维·卡梅伦任期时的中英关系,曼德尔森表认为,“这既不是黄金时代,也不持久”。
约翰逊自称“亲华派”却“打人权牌”。特拉斯频频“打反华牌”,而她的继任者
里希·苏纳克则把中国列为“威权主义国家”。曼德尔森看来,中英关系面临挑战。英国与中国的竞争非常激烈,有时甚至会挑战中国,英国需要与中国建立一种联系,“使我们能够在适当和必要时与中国合作”。
对俄关系
2008年2月14日,彼得·曼德尔森启程前往
莫斯科,准备与
俄罗斯就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再度举行谈判。彼得·曼德尔森在行前发表的声明中说,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是
欧盟优先考虑的事项之一,这不仅会给俄罗斯带来好处,而且也有利于地区经济和全球贸易体系。
社会任职
相关作品
人物评价
彼得·曼德尔森特点是理性,温和,善于协调和沟通矛盾。他为自由贸易而战,为
自由主义而战,一方面主张和中国对话,另一方面面对欧盟内部压力,贸易保护主义者不满,贸易自由主义者也不满,这样一类人,恰恰是西方民主投票规则中最重要的人,因此也是中国最需团结的人。(新浪财经 评)
彼得·曼德尔森是推动
工党从
左派政策向中间道路转变的灵魂人物。作为
英国政坛上富有争议的人物和英国首相
托尼·布莱尔的密友,彼得·曼德尔森自任
欧盟委员会委员以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
国际金融报》 评)
相关事件
2009年3月6日,彼得·曼德尔森在伦敦出席一场会议前,遭到一名女性抗议者用绿色奶油蛋羹泼脸。该名女子事后解释说,此举是为抗议
希思罗机场的扩建计划和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虚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