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山,又名乌山,位于
建德市东部,主体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因山石乌黑,山体巍峨,蜿蜒如龙而得名。
乌龙山主体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形成于燕山运动后期,火山喷发后的酸性岩浆凝结而成。早期曾处于浅海之中,故而山巅地沉中时有螺壳等水生物遗迹出现。由于山体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断层,相对高度达800多米。
乌龙山上有一座建于
唐朝的玉泉寺,位于乌龙山南麓石佛坳,
李适贞元十年,由净土宗五祖
释少康大师创建。1942年,该寺被日军摧毁,之后于1990年重建。它背倚乌龙山,面临梅城古镇。
《水经注》卷四O《渐江水》:“浙江又东北经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这里说的“乌山”,即指乌龙山,又称乌石山。据《严州图经》记载:“宋宣和初,臣僚建言,谓龙为君象,应州县山水地名有龙字者当避。及方腊之乱,复言狂贼窃发,由土地之名未正,乞赐以忠顺之名镇定一方。”于是改名为仁安山。陆游严州《秋兴二首》诗有“东馆烟波秋渐瘦,北山雾雨昼多昏”之句,其中之“北山”即指乌龙山。
《
水浒传》中,
宋江攻打
方腊的战事就发生在乌龙山上。宋江在攻打方腊的途中曾被乌龙山档了道,为了能够沿江上溯去睦州(今
淳安县)进攻方腊的老巢,就必须先攻下这座山。为攻下
方腊所在的睦州,先锋使
宋江带领正偏将佐36员,攻取睦州并
乌龙岭,副先锋
卢俊义管领正偏将佐二十八员,收取
歙县并昱岭关。宋江在多次攻打乌龙岭中,所带的36将中,有10人死于战斗。这一场战斗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六回《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以及后两回中都有较为详细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