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近代早期的一次重要教育实践,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海外留学活动。这一举措始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
曾国藩、
李鸿章等人提议并得到清廷批准。他们计划每年选拔30名幼童前往
美国接受教育,为期四年的学习结束后,这些学生将返回中国并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清同治十年七月(1871年9月),曾国藩、李鸿章根据
容闳的建议,联名奏准清廷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并拟订章程12条。章程规定了幼童在美国的学习年限、归国后的安排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等内容。
自清
同治十一年起,陆续有幼童被送往美国深造。其中,第一批幼童于十一年七月从上海出发。此后,在清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元年间,又有三批共90名幼童被派遣至
美国。这批留学生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7岁,且大部分来自
广东省。随行人员包括驻洋正副委员
陈兰彬、容闳,
文言文教习叶绪东、容元甫,翻译曾兰生等。
然而,由于清朝内部保守势力的反对和美国政府的歧视性政策,留美幼童未能顺利完成学业。光绪七年五月十二日(1881年6月8日),清政府决定召回所有留美幼童。最终,共有94名幼童在1881年分三批返回中国。他们在美的学习时间长短不一,最长时间不到10年,最短则仅为5年。尽管如此,许多学成归来的幼童成为了中国近代新式海军、采矿、铁路、机器等领域的技术骨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