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耀教授,1916年生于广东文昌(现海南文昌),龄迁居马来亚,先后毕业于槟城英华及钟灵中学。1940年毕业于
金陵大学,获文学士学位。l946年获
哈佛大学政治博士,l966年,汉弥登学院颁予名誉
人文科学概论科学博士,I946年-l947年,在美国麻省工学院担任社会科学系副研究员。1947-I949年任职
联合国中国代表团专门助理,并在l948年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1955-197I年任东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及
政治学系教授兼普林斯敦在
亚洲社会学讲座。l957-197I年任东海大学校长。1972年任新大政治学系讲座教授。l975年任南大研究院院长。氏系国际知名学者、教育家,首与威廉P.芳博士联合调查马来亚
华文教育,并草拟一份(马来亚华文教育报告书),亦称(芳吴报告书),对马来亚华文教育影响至钜。
生平
少年闯南洋
1916年,一个动荡的世纪之初,也正是海南人闯南洋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年,吴德耀出生于侨乡文昌一个清贫的私塾之家。九岁那年,吴德耀失去父亲,无奈之下,母亲将他送往槟城的
伯父家,从此,故乡只能留在记忆里,直到几十年后吴德耀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他已经是名满华人世界的著名学人。
那时的槟城是马来亚的一个州,属于
英国殖民地。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他的伯父认为在英文学校读书比在华语学校读书更有前途,于是决定将吴德耀送去教会学校,先进入圣马哥学校,后转到英华学校、剑桥九号,天资聪慧而又勤奋的吴德耀成绩优秀,表现出很好的学习天赋。也许是骨子里依然不改的故国情怀,也许是祖父和父亲在他小小的心灵里灌注的传统文化的因子,一个意外事件的刺激,让他成为一个精通中英文、深研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学者———有一天,说着满口流利英文的吴德耀遇到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咖啡店伙计,小伙子拿着一份华文报向他挑战:“虽然你比我聪明,但是我懂得自己的语言,能看华文报,你能看得懂吗?”吴德耀顿时无语。他是英校高材生,却不认得几个汉字,自觉惭愧难当,于是,要求
伯父让他转到当时最好的华校
钟灵中学。在这个华校里,吴德耀以超乎寻常的努力,只用两年就读完了一般学生要用三年才能读完的课程,能够自如地欣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书籍了,并对儒家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日后的吴德耀成长为一个学贯中西、偏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学者所该具备的基础。
机缘巧合的是,吴德耀在这所华校读书还给他带来人生第一次好运,并给他后来的海外留学生涯开辟了新航路。1936年,他代表钟灵中学(今属
马来西亚)到中国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他的三铁项目成绩竟然破了全国纪录,此事曾一度轰动马来亚,吴德耀因而获得奖学金进入声名赫赫的
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学习。1940年,吴德耀获文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42年获美国弗莱契尔法律与
外交学院硕士学位。一路学业优秀、超常发展的吴德耀,考取
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当哈佛大学
政治学博士学位的博士帽授予这位刚强聪明的祖籍
海南省的学子时,吴德耀成为马来亚留学生荣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首位学者。
毕业后任
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研究员。后从事外交工作,在联合国秘书处任职时,吴德耀曾经协助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
毕业后的吴德耀留在美国任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研究员。此后,口才很好、风度翩翩的吴德耀从事外交工作,他的精通中英文为他带来一系列的好运。1947年,吴先生在联合国秘书处任职时,曾经协助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又担任联合国儿童急救基金中国代表,联合国程序委员会及社会计划委员会主席。同时参与《世界人权宣言》,起草工作的华裔人士,还有时任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的中国人
张彭春。。那一年他还不到32岁,年轻有为,抱负超群的精神与气概让人不敢小视。凭着学识的广博和追求真理的勇气,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时,吴德耀敢和
法国代表(后来的法国总理)法兰斯辩论;面对世界闻名的法学大师、
诺贝尔和平奖得奖人卡仙教授(Prof.Cassin),吴德耀站在公平的立场,与之辩论人权问题。他良好的辩才和气度,赢得了
联合国官员对他的尊敬。
编写《方吴报告书》
在联合国文教处任职时期的吴德耀在1951年与他老师美国教育专家方卫廉(William Fenn)应
英国在马来亚殖民地政府之邀,调查马来联邦华文源流学校,并合撰发表著名的《方吴报告书》(Fenn-Wu Report)。《方吴报告书》指出华校缺乏有系统的管理,但赞成各族儿童多学语言,即使三种也不为多。《方吴报告书》也提出,华人必反对忽略自己母语的学习。《方吴报告书》至今对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影响深远。
1954年到台湾协助创办
东海大学,任政治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6年至1971年退休间,出任东海大学校长,共担任校长长达14年之久。1966年获美国翰密尔敦大学赠授荣誉博士殊荣。1971年至1975年,任
新加坡大学
政治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
1975年至1980年在
新加坡南洋大学先后任政治行政系教授、研究院院长、南洋大学代理校长等职。1980年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吴教授从教育工作退休後,复任新加坡儒家伦理委员会主席,1986至1988年任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理事兼所长。又担任新加坡联合早报编辑顾问,撰写国际时事专论,又常参加各项国际会议及讲学。
吴德耀教授于1975年出任
南洋大学研究院院长。当李昭铭博士离职后,他于1976年8月16日出任代校长职务。8月30日,吴教授发表《南大展望将来》一文中强调:“南大所具有的特质是:别人不要做的,我们做;别人不能做的,我们能;别人无法容忍,我们可以容忍,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就是南大精神,在未来的岁月里,这种精神不但必须予以保存并发扬,而且更进一步,使我们所作所为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南大全体同仁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友们都必须尽本身的一份力量发扬这种精神”。
当他出任代校长的期间,正是南大与新大合并的前夕,他可能是不愿当“南大末任校长”,不忍南大在他任期内关闭,所以在1977年8月13日便辞去代校长职务,任职仅有一年的时间。但他仍然担任研究院院长,并于1979年2月19日,致函给南大秘书陈祝强,在该函件《一间还是两间大学》中指出:“十年、十五年后,如果只有一间偏向西方的大学,
新加坡可能就需要另一间偏向东方的大学,以保持文化上的平衡……只要有五年到十年的时间,一间重整及复兴的南大,势必能在学术水平上同新大平分秋色,在一些方面,如数学、中国文学及语文教学等,甚或能超越新大”。
英国学者丹顿爵士在《1979年新加坡教育报告书》中建议:“只要肯特岗建立一间单一而强大的大学”。吴教授于1980年3月17日提呈“南大前途备忘录”向丹顿爵士陈述:“在拥有二百三十万人口的新加坡共和国,只要一间大学在教育上是否健全呢?”他认为南大有理由存在。每年进入小学的学生,只有大约五巴仙半进入大学,也许另外一千到一千五百人,也算是好人材,如果这些人被拒于大学门外,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当年对南大应存在的课题,勇于直言的学者不多,而吴教授则再三认为:
新加坡应有两所大学。他以正直、客观的看法,不赞同新大与南大合并,而应保留南大继续发展。但南大终于1980年8月13日正式关闭了;2000年,新加坡除了国立大学外,还多了
南洋理工大学及
新加坡管理大学。由此可见吴教授的眼光远大,高瞻远瞩,见解独特,他是一位足以令人敬佩的先知先觉的学者。
吴德耀非常重视中华文化与传统习俗。他精通中西文化传统,学问渊博,从教育工作退休後,又致力于儒学研究,在阐释儒学,弘扬儒学作出了杰出贡献,对
新加坡的儒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新加坡
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设计者。
晚年乡梓情
作为一名富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儒家思想家,吴德耀故国情怀可以说是浓烈的。9岁离乡,异国求学,学成之后一直在外成名成家,等到他可以回乡时,已经是一位年过
花甲的老人了。1978年,吴德耀第一次回到中国内地,先后应邀到
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讲学,在台湾和东南亚富有盛名的吴德耀,第一次为内地年轻学子所知,而此时的故乡
海南省,还没有能迎来这位杰出的游子;直到l982年,思乡心切的吴德耀才终于回到海南文昌,特地拜会了自己出生的地方,此时,他已经66岁了,恍然间,就过去了那么多年!
中文著作
有《人与社会》、《东方政治——西方政治》、《
国际政治研究》、《中国文化的根源》、《政治历史文化古今谈》、《列国春秋》、《客座随笔》等十多本书籍。英文著作有“
亚里士多德‘s and mencius ideas of politics”,“The Confucian way”,“Politics and social change in Sinagpore”等三十多种。他在1994年4月17日逝世于
新加坡,寄世78载。
纪念性组织
纪念基金会
吴德耀世不久,他的生前好友与十多个文化团体即组成“吴德耀教授纪念基金”设立文化讲座,每年聘请著名的学者专家前来主讲有关儒学哲学思想,中华文化。东西方
社会主义等学术问题。第一次的讲座于1995年举行,主讲人是
杜维明教授。第二次讲座于1996年举行,主讲人是
王赓武教授。
奖学金
新加坡海南会馆为了纪念海南一代哲人吴德耀教授,也为了发扬海南族群文化教育,特设立“吴德耀教授奖学金”,同时于1995年12月出版一本《海南一代哲人吴德耀教授纪念专辑》。
吴德耀一生作育英才,桃李满天下。他被誉为“
海南省一代哲人”。应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