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萨维尔
英国利兹的主持人
吉米·萨维尔,男,1926年10月31日出生于英国利兹,主持人。
2011年10月29日在英国利兹去世,享年85岁。2011年吉米-萨维尔性侵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超级丑闻”在英国社会接连炸响。2012年12月,英国警方表示,有关萨维尔涉嫌性侵犯指控的受害人已达450人,其中80%为少年或儿童。
人物生平
只要是有那么一点喜欢音乐的人,应该都知道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流行音乐排行榜。几十年来,一直统领此栏目的,就是那位看起来也“无比风骚”的吉米·萨维尔(Jimmy Savile)。每次做节目,他都是那副夸张的派头:锅盖般的银色头发像头盔一样扣在头上,流光溢彩的防水田径服配以炫目的首饰,干瘦的身材、干瘪的脸,再叼根硕大的雪茄
2011年10月29日,吉米·萨维尔85岁生日前两天,他在利兹家中逝世。10月早些时候,他就已经入院10天,病因疑似肺炎。吉米走后,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和妻子卡米拉对吉米致以哀思。
从1964年的新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推出第一期流行音乐排行榜之后,接下来20多年的时间中吉米一直主持了300期节目。他那鲜明的饶舌音和达达主义风的行头成为电视节目中的亮丽风景。他每次都会在节目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现在啊?然后呢?”还发展了独特的约德尔唱腔,用真假嗓音快速交替的方式来填补节目段落之间没有台词的空白部分。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的疯狂小丑路线”,但他却自封为“流行乐坛的所罗门”。
1975年开始,吉米·萨维尔又俨然以“国叔”(全英国孩子的叔叔)形象出现在《让吉米来搞定它》(Jim'll Fix It)的节目中。在该节目收视率达到顶峰时,每周都有差不多两万个孩子写信要求吉米满足他们的愿望,包括要见到他们最喜欢的足球运动员,或者能够与最喜欢的乐队一起唱歌等等。吉米总是宣称,这档节目成功之关键在于他一点也不喜欢小孩。
吉米·萨维尔曾经有几年一度陷入恋童癖的谣言之中,尽管对此事无明确的书面澄清,但是他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抵制谣言。当有小孩来他家索要签名的时候,他总是回赠闭门羹一碗,不过之后,他还是会把附有签名的照片和一团废纸塞进信箱里。多年之后,他仍旧拒绝在家里使用电脑,他说“免得有人乱猜我在下载什么儿童色情图片”。
他一生为各类慈善基金募集的金额高达4000万英镑,他一生的收入,有90%都捐了出去。他以前还在布罗德莫精神病院当志愿者,在医院里独居一隅,把病人唤作“子民”,称自己为“教父”。
出手慷慨的萨维尔出生于利兹一个贫困无比的罗马天主教徒家庭,是7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父亲是出版社的一个小职员。他小时候每年的圣诞礼物就是去百货商店看看各色玩具,只为一饱眼福。吉米·萨维尔两岁时差点夭折,当时他疑患严重肺炎,医生在他家餐桌旁边签了张死亡证明后就离开了,他的母亲只有立即到利兹天主教堂祷告。但母亲还没回家,吉米突然又神奇地活了过来。
二战爆发时,正值服役龄的吉米·萨维尔满心希望能加入英国皇家空军,但却被送到煤井当矿工,每周轮6天班,赚1英镑的工钱。本来,他或许就要在此矿井度过余生,但是一场险些要了他命的意外爆炸把他“炸”出了煤窑。吉米离开矿井,揣着他的一沓唱片和满腹激情,于当地各个小酒吧逡巡表演。之后,在吉米·萨维尔利兹的一间阁楼里,诞生了英国的首场迪斯科。那时,人们每晚来这里花上一先令(约合12便士),伴着爵士乐名家格连·米勒和哈利·詹姆斯的音乐轻摇曼舞。
吉米越来越红,到了1950年代后期,他已经成为英国全国45家舞厅的负责人。那时,舞厅里的歌曲必须用乐队现场演奏,唱片只能在演出间隙时候播放。他颇有先见之明地意识到,唱片会把乐队比下去,便付钱给乐队,让他们停止演奏。吉米对舞厅里的醉汉和找茬的人总是毫不容忍,因而被看做是铁石心肠之人,还说应该把这些醉鬼和捣乱者绑起来关进开水房里,让他们在那里面壁思过。1960年代初期,吉米以电台DJ的身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眼前,于1964年加盟英国广播公司,从此红遍大不列颠岛
吉米一辈子都是个单身汉,他宣称自己从没坠入爱河,从没和女人过夜。但早年做舞场DJ时,吉米对男欢女爱展示出了不屈不挠的热情,他总是假惺惺如同绅士般地轻吻女人之手背,继而又把自己的唇印深烙女子掌心,他的嘴唇再步步轻移游经手臂,直达“受害者”双眼。他说女人就应该一口口地细呷慢品才可爱。
和吉米最亲近的女人还是他的母亲。父亲在1953年离世之后,母子两人一直住在一起,从利兹的小平房搬进了斯卡伯勒的一间公寓。1973年母亲去世之后,他在母亲灵柩旁独自呆了5天,隔绝尘世。他说,这是人生中最美妙的5天:“她看起来美得不可思议,她只属于我一个人,死亡真是妙不可言。”母亲走后,他仍旧保持着她房间的格局和物件。母亲在世的时候,他一直称她为“公爵大人”,但她从不看儿子的节目也不知道吉米到底是干何种行当,还每天胆战心惊地生怕警察随时找上门来,告诉她,“你儿子偷了所有的钱。”
作为英国王室以及历任首相的朋友,吉米在1990年因为其在慈善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被英女王授予爵士头衔。吉米还是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好朋友,据说,在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他曾经连续13次出现在她家中,鞋一蹬掉,坐在壁炉前,与撒切尔夫人一起看圣诞节节目。
聚光灯下,他总是对那些八卦记者不耐烦。淡出电视业之后,吉米仍在各种场合释放他的怪诞与激情,逗人发笑,抹去生活本来的枯燥无味。
人物事件
涉嫌指控
英国已故的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吉米-萨维尔性侵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超级丑闻”在英国社会接连炸响。首相戴维·卡梅伦也对事件感到震惊,要求彻查案件并暗示可能会剥夺萨维尔的犹他爵士队勋衔。
吉米·萨维尔的性侵丑闻,犹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事件持续发酵,可能还有“明星同谋”,事件揭露出英国“名人膜拜黑暗面”,英国广播公司因此陷入史上最严重的信任危机,西方媒体所标榜的公信力和 价值观也令人质疑。
2012年10月26日,英国警方调查组主管彼得·斯平德勒当天说,大约300人指证萨维尔性侵犯,预计人数会继续增加。报案人中,除两名男性,其余均为女性。过去3周,由30人组成的调查组询问130人,记录114桩案件。
根据多名受害人的叙述,另有白金汉郡斯托克·曼德维尔医院的3名医生涉嫌猥亵儿童。萨维尔从事慈善活动时,涉嫌在多家医院性侵犯年少患者,包括托克曼德维尔医院。
萨维尔据信是一个“性侵犯四人组”的头儿,成员包括一名摄影师,同样参与猥亵儿童。
萨维尔在世时,至少7名受害人向警方报案。然而,所有案件都因为“证据不足”了结,萨维尔没有受到指控。
调查组主管斯平德勒说,一名退役伦敦警察上周告诉调查组,上世纪80年代,一名女性指认萨维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办公区停放的一辆拖车中对她性侵犯,却同样“证据不足”,警方没有提出指控。
2003年,一名女性指认萨维尔上世纪70年代早期对她性侵犯。2007年,警方接到4名受害人报案后讯问萨维尔并把案件移交检察部门。检方2009年认定证据不足,没有起诉。2012年10月24日检方说,将重新审视当年不起诉萨维尔的决定。
2012年12月,由伦敦市警察领导的专案组表示,有关BBC已故节目主持人萨维尔涉嫌性侵犯指控的受害人已达450人。 2012年12月英国全国已有589人提供信息,协助调查萨维尔等人涉嫌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当中82%是女性,而案发时他们仍是青少年或儿童的比例也达80%。
丑闻继续发酵
英国广播公司(BBC)22日宣布,其旗舰节目《新闻之夜》编辑彼得·里彭辞职。
里彭就任期间,《新闻之夜》曾做过一期关于BBC已故主持人吉米·萨维尔性侵犯丑闻的调查,不过此节目后来没有播出。
2012年10月初,里彭曾在自己的博客上解释说,放弃这一报道是出于业务方面的考虑。但这篇文章事后被指漏洞百出,成为他辞职的导火索。有舆论质疑BBC内部存在管理漏洞,知情并有意掩盖萨维尔的恶行。
“BBC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每一期节目播出前编辑都要进行各方面考虑,”里彭写道。
里彭在博文中表示,他们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任何证据针对英国广播公司本身”,“没有能够对警方有所帮助的针对某个人的证据”,也“没有证据表明邓克罗夫特里面任何人知道性侵的事情”。邓克罗夫特是一所学校,有传言说萨维尔对学校的一些女孩进行过猥亵。
在节目被撤后,里彭依然坚持说,他充分相信“所有接受过我们调查的受害女性都已经同警方取得了联系”。
但BBC于22日发表的一篇声明对以上说法进行了更正。声明说,《新闻之夜》的记者知道萨维尔在BBC内对少女性侵犯的事,而且邓克罗夫特内部的一些工作人员也“可能了解萨维尔的性侵行为”。至于那些受害者,英国广播公司在后来的更正声明中称,“一些受害者并未把情况告诉警方”。
“BBC对这些错误的出现深表遗憾,”声明说。
萨维尔是上世纪英国电视娱乐行业的领军人物,晚年投身公益,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曾为他授勋。萨维尔于2011年10月去世,终年84岁。
丑闻曝出后,英国警方曾表示,萨维尔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对60多名受害者进行性侵犯,其中包括未成年人和医院患者。
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说:“全国震惊了,我们都震惊了……英国广播公司及时更正了他们对为何没有播出《新闻之夜》调查的解释,但是还有很多严重的问题。”他表示,每个涉及的机构,包括BBC,都要彻底查清楚事实真相。
BBC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将于23日回答议员们的提问。此前他曾为萨维尔的事情代表公司公开道歉。BBC已就丑闻展开内部调查,邀请一位原上诉法院法官和一位天空电视台前主编主持。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2011年10月29日在英国利兹去世,85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事件
涉嫌指控
丑闻继续发酵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