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官新城小学
2001年创于四川的民办小学
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是一所与高档社区配套建设的民办公助学校。
学校简介
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与新世纪同行,创建于2001年9月,是由岷江新希望集团房产开发公司(锦官新城)投资修建,由武侯区教育局统一管理的民办公助性质的现代化新型实验学校。
新的办学体制、新的管理模式,引进新观念,注入新活力,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学校董事会高瞻远瞩:“办百年老校、育民族栋梁”;武侯区教育局高端
校容校貌
学校现有规模25个班,学生807人,教职员工117人。学校总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面积15亩,总建筑面积16980平方米,面积宽达80平方米的普通教室36间,专用教室26间。
师资力量
享有国家、省、市、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成为各级骨干后备人选的教师占总人数的80%,其中,四川省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骨干教师1人,市区学科带头人8人,市区各类优秀教师50人。教师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和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奖800余项,参加各级赛课多次获国家、省、市、区一等奖,并频繁承担省、市、区各级示范课。
发展前景
学校的双语教学实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理念的深化与付诸实践
在理解双语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校长带领教师们开始了双语教学实践活动。第一年,学校选定三年级的三个班作为试点,引进香港特别行政区全英文小学科学教材,由英语教师任教,团队教师共同参与资料的整理。在该阶段,教师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课堂表现的影响。期间,教师努力向双语科学课开展较早的兄弟学校学习,得到了省、市、区级教研员的悉心指导。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以往的语言教学无论在教材类别还是教授内容的广度上都存在着盲点。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语言知识的补充、体验和实践是掌握好一门语言的良好途径。
第二阶段构建“理念——教师——环境”结构。
三至五年级各班均开设了双语科学课。但新的问题出现了。
首先,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滞后于学科知识,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以满足实现学科目标的需要,究竟是语言目标还是学科目标优先。
其次,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教学资源。双语教学的开展必须有适合的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支持。当时,学校虽然已有一套较好的科学教材,但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参考书、教具、评价标准等都相当缺乏。
最后,师资培训需要跟进。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这一教学的教师不仅须具有流利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还须具有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
以上三点,一度让该校双语教学停滞不前。教师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先把双语的氛围、环境营造起来,让环境优先教育学生。
第三阶段形成理念、教师、环境、课堂这一完整互动的体系。
首先,学校选送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为促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强调培训的引领性和针对性,实现了“走出去、带回来”的目的,先后邀请国家、省、市、区的领导、专家到校指导双语教学工作。全国双语学习研究中心帮助学校不断派出双语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市、深圳、西安市长沙市等地参观学习,参加培训。
英语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针对自身不足,自觉加强学科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团队教师共同设计优秀的教案、制作精美的课件,搜集丰富的资料。
另外,学校还通过一系列的双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营造校园双语氛围。学校定期举办主题双语活动,如“中西饮食文化”双语角、“中西节日文化比较”双语中秋节、锦官新城小学首届双语中国艺术节等。学校还开展一系列的英语竞赛活动,如单词拼写比赛、歌谣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小报创作比赛等。寒、暑假组织学生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游学。双语科学课的成功开展,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初,学校制定了新的双语教学三年规划,规划总结了学校前期双语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继续深化双语科学课教学实践,力争将手工课纳入双语教学体系。学科教师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双语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以英语教师为辅,学科教师为主的双语教学新局面。
所授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基点学校”、“四川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研训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学实验基地”称号;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民办非企业诚信单位、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成都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校容校貌
师资力量
发展前景
所授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