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1874—1956),名官乐,字鸾辉,号景崇,广东香山县人(今
中山市南区竹秀园),郭沛勋家族成员,中国近代著名华侨实业家。香港
永安百货公司、上海永安百货公司、上海
永安纺织公司创始人(郭乐任董事长和总监督)。他出生于广东
香山县(现为中山市)竹秀园。郭乐父亲名叫郭沛勋,祖先世代务农。郭乐排第二,有弟四人。大哥郭炳辉,早年赴
澳大利亚谋生。郭乐早年在经济上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
人物经历
在乡的郭乐兄弟五人,和父亲一起,耕耘二、三十亩土地,日出而作,戴月荷锄归,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数年来,风调雨顺,收成颇好,一家子乐也融融。1890年春,天降暴雨,竹秀园一带成为泽园,颗粒无收。郭乐一家为两餐大伤脑筋。阖家商量,不如由郭乐投奔在澳洲的大哥,或许有一线生机。商计已定,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再向亲友筹借一些款项,作为郭乐的川资。
1892年,郭乐告别故乡,经历一路惊涛骇浪,来到
澳大利亚南部城市
墨尔本,找到了大哥。大哥在这里为人帮工,勉强糊口,要帮助郭乐,心有余而力不足。郭乐见此情形,即转赴
悉尼(雪梨),在一同乡的菜园里当雇工。每天淋水施肥,干了两年。郭乐心想长此下去,没有什么出路,于是辞去了菜园的工作。为了营生,郭乐贩卖瓜菜。这时在哥因病去世,就靠郭乐独自闯澳洲了。
当菜贩也不容易。每日天还未亮,郭乐就起床,肩挑鲜菜,沿街叫卖,直至天黑时分,才推销完毕,披风淋雨,四季皆然。贩卖菜蔬的行当干了几年,有一天,郭乐在街上遇到堂兄郭标,异乡相逢,感慨万千。郭标先到澳洲,开了一间永生果栏,经营略有起色,他问郭乐,果栏人手不够,是否可以到那里帮忙,郭乐一口答应。于是,郭乐就在永生果栏工作了几年。郭乐克勤克俭,几年间,积累了一些资金。他想,寄人篱下,终非长策。于是,他就日夜思量着发展的计划。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时候,
悉尼有一家华侨开设的“永安栈”果栏,因经营不善,有意出让。郭乐跃跃欲试,但手头的钱不够,于是,就和同乡欧阳庆民、梁创、马祖星、彭容坤等人商议。这事一拍即合,几人筹集了1400澳镑,1897年8月承接了该栈,改名为永安果栏。郭乐因主持事务较多,被推为司理。
永安果栏的初期业务,以经营各种水果为主,兼营一些
中原地区的土特产和当地的杂货。以批发为主,兼做零售。郭乐从国内贩去土特产,如糖姜、核桃、花生、炮竹、土酒、大米、咸鱼、生油、
荔枝干等,卖给当地居民和华侨。
郭乐为人忠诚温厚,有一次,他到银行提取五百澳镑。当时澳镑是硬币,用布袋包扎。他接过银行职员交给的钱袋时,觉得分量超过了许多,于是他交回银行核实,果真多付给了五百澳镑。临财不苟真君子。这件事传开了,西方人士惊诧之余,莫不赞许。自此,永安果栏在当地商界中信誉日高,地位愈加巩固。
永安果栏的业务一天天扩展。几年中,郭乐做了三件事:大投资。把多余的资金放到自身企业之外,比如向磨厘(Moree)地方的聘记商行投资,以增加利润。股创办“生安泰”果栏,并在斐济岛开辟果园,以保证果栏的货源供应,这就保证了利润的增长。召唤四位弟弟先后到澳洲,协助自己开展业务,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并为后来扩大经营奠定了基础。经过郭乐一番努力后,永安果栏的业务规模扩大了许多,资本的积累也日益增加了。
郭乐有了一定的资本,就转回农业投资。他雇用大批的华侨和土著居民,在
斐济开办蕉园,因为经营得法,创造了可观的利润。澳洲华侨大多是矿工、菜园工、小商、小贩和独立的小生产者。他们都是劳苦大众,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积蓄起来,汇回国内赡养家庭。当地没有
华商银行,侨胞存款、汇款很不方便。永安果栏就利用它与外国银行的关系,接收华侨的临时存款,代办汇款。永安果栏集中了这些闲散资金,用于业务上的扩充。从此,郭乐的事业就一马平川了。
郭乐手头有了充裕的资金,他的目光又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决定回
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他的事业。永安果栏原来已兼营杂货。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郭乐就选中百货业。香港有几家规模较大的英商百货商店,他暗中观摩,学习别人的经营管理方法,除了自己的资金以外,郭乐还向华侨招股,共集资16万
港元,于1907年建成
永安百货公司,由郭乐的三弟郭泉(凤辉)任司理,经营业务以“环球百货”为主,兼营金山庄业务(即银行业),并代侨胞办理出入口证和解决食宿等问题。
香港“永百“创办初期,铺址仅一间,职工十余人。经营路子走对了,业务蒸蒸日上。为了进一步开拓,1909年,郭乐由澳洲到香港,亲自筹划,将资本增加至60万港元,铺面增加至四间,同时把原来的合伙组织形式改为
Inc.。自此,业务突飞猛进,继而1914年和1918年在
广州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开设大东酒店,1919年收买维新织造厂制造针织品,此外还兼营房地产和仓库业务。
1910年,
永安百货在中山石岐设立银行部,专营储蓄和侨汇业务。1915年,又另行招股,开设永安水火保险公司,在汉口、广州、
上海市和国外
新加坡等地设立分局或代办处,通过保险业务,掌握各地工商业情况,广泛吸取社会资金。
香港永安百货公司创办成功,在经营管理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郭乐手头有许多资金可以利用,于是,就准备在国内的其他大都市开办企业,作进一步的扩展。1915年郭乐委派四弟郭葵(益辉)奔赴上海,负责筹建上海
永安百货公司。
郭葵筹建上海“永百”,仅搞了一年,因患急病,送回
香港特别行政区医治无效,不幸逝世。此后,郭乐亲自挂帅,继续筹办。
上海市“永百”原计划招股55万港元,后来因华侨踊跃投资,资本增加至200万港元。上海“永百”于1918年正式营业,高楼大厦,富丽堂皇。这样巨大规模的查货公司,当时在国内仅此一家,开幕时全市为之轰动。上海“永百”销售“环球百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里的商品,明码实价,款式较多,讲究质量,颇有吸引力。开张后,一连数十天,人头躜动,水泄不通。原来准备几个月的存货,竟在头几天销售一空。上海“永百”同时还兼营旅馆、酒楼、茶室、餐室、
舞厅、游乐场以及银业部、礼券部等业务,范围相当广泛,因此营业额大,利润率高。由于营业发达,开张第二年,即增加资本50万
港元,此后生意蓬蓬勃勃,节节上升。
1920年,有一
台山市籍的工程师骆伯向郭乐提出,应当凭借商业经营积累的资金,利用“永安”在广大华侨中的地位和声望,提出“振兴实业、挽回权利”的口号,开办纺织厂,向工业方面发展。郭乐采纳了骆的建议,并于1921年4月筹备创办
永安纺织公司(下称“永纺”),由郭乐的五弟郭顺担任总经理。第一间纺织厂于1922年5月建成,此后一发不可收拾。1925年,“永纺”购进
吴淞镇的
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纱厂,改名为永安二厂;1928年,购进鸿裕纱厂,改造为永安三厂;1932年,在二厂旁边新建了一间永安四厂;1933年,兼并了纬通纱厂(抗战后改名为永安五厂);1935年,在一厂旁建成一间印染厂。自永安一厂建成开工后,“永纺”在16年间,一跃成为纺、印、染全能的、全国私营规模数一数二的棉纺织企业。
抗日战争时期
上海市沦陷,日本人曾强迫其共同合作,其拒绝并避到香港。1939年,代表中国赴美国出席
金门县博览会。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留在美国主持
旧金山和
纽约两地的永安公司业务。其曾任上海广肇公司董事、旧金山华埠
基督教表年会名誉会长。在上海创设广东医院、嘉惠同乡会。1945年,其郭氏家族集资在竹秀园修建景春水库和街道、下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捐资修建竹秀园排灌站和郭乐楼1座(用作福利事业),捐助中山华侨中学和竹秀园学校等。1956年10月,郭乐在美国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