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1997年到2000年之间,时任英国首相
托尼·布莱尔和美国总统
威廉·克林顿之间的特殊亲密关系。该片是皮特·摩根“托尼·布莱尔三部曲”的完结篇,同时也是迈克尔·辛与编剧皮特·摩根合作的“布莱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该片于2010年5月29日在美国HBO首播。
在1992年,
工党领袖托币尼·布莱尔前往美国,并与其交谈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丹尼斯·奎德饰)的魅力折服,他回国后也希望借克林顿的领导方式重塑自己领导的
政党。而当两年后他再次拜会克林顿时,后者已经预言他将是
英国下任首相。于是,
威廉·克林顿作为布莱尔的政治咨询人,与布莱尔结下了“特殊关系”,甚至
北爱尔兰问题,布莱尔也会向克内林顿请教。同样的,在
科索沃事件中,布莱尔又会游说美国参与,让他同时被塑造成英雄形象。就这样,两人的“特殊关系”让他们互惠互利,同时又因为一些事件时有摩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度过了克林顿在性丑闻时态期最剧难熬的时光。直到最后,当这段政治关系终了时,
托尼·布莱尔也面临一段新的政治关系的抉择。
1·影片开拍前,原先的导演
皮特·摩根放弃了执导该片,但仍担任编剧和执行制片人继续参与影片制作,导演理查德·隆克瑞恩接替他完成该片的导演工作。
2·该片是演员迈克尔·辛与编剧皮特·摩根合作的“布莱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前两部是2003年的电视电影《交易》和2006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女王》,迈克尔·辛也表示自己今后可能将不会再饰演这个角色。
3·
马克·贝兹利在该片和《女王》中都扮演了布莱尔的公关总监
阿拉斯泰尔·坎贝尔一角,而
海伦·麦克洛瑞则同样在《女王》与该片中扮演同一角色,布莱尔的妻子
切丽·布莱尔。
4·迈克尔·辛与编剧
皮特·摩根表示,该片在2007年就开始筹划,但是当时原本计划展现的是布莱尔和小布什间的关系。
6·演员
丹尼斯·奎德并不是首次扮演美国总统,他曾在电影《
美国梦》扮演了一位担当美国真人秀评委的总统,而该片则是他第一次扮演
威廉·克林顿。
7·剧组为了让饰演克林顿的丹尼斯·奎德看起来比较胖,为他准备了特制戏服,但丹尼斯·奎德却选择要努力加餐饭增肥,靠猛吃汉堡和炸鸡增肥16斤,丹尼斯·奎德自嘲每天张开嘴就是吃。
迈克尔·辛表示,该片是对布莱尔的
伊拉克政策追根溯源的过程,他和编剧
皮特·摩根谈起关于布莱尔的第三部电影应该是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中与布什结盟这一段,但是经过二人的多次探讨,皮特·摩根意识到关于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决策的答案应在他与克林顿的关系中去寻找。所以,其实该片是关于伊拉克政策的,它表现了为什么布莱尔会脱离了他的个性,而在决策中显得如此摇摆。2003年正是皮特·摩根与迈克尔·辛合作了《交易》,在那部电视电影之后,正值2003年
伊拉克战争再次爆发,皮特·摩根顺势开始筹划一部关于伊战中布莱尔角色的影片,他在分析后认为,布莱尔与小布什的盟友关系,实际上是以他和
威廉·克林顿的关系为支点转移的,于是,他采访了大量克林顿主政时期的政府成员,将这些资料汇集,最终完成了该片的剧本。
据Hollywood
芝加哥网站统计,该片播出时的电视收视率为3.5/5.0。
《特殊关系》的出人意料之处在于,这里提到的不仅仅是布莱尔与克林顿之间的关系,还有另一种“特殊关系”是每个男人和他的妻子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喜剧还是戏剧,这都会使得电影变得更加丰富。该片最有趣也最具争议的地方,是
皮特·摩根认为的布莱尔总是受到与他强烈的宗教信仰相关的道德义务的驱使。相比之下,
威廉·克林顿则因其在性和政治方面的道德品质上的缺失而败北。从
戏剧性的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危险的论点,因为它冒着让布莱尔成为克林顿的罪人的风险。该片从来没有变得如此简单,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一部英国电影,让观众感觉到克林顿夫妇虽然出色,却从未受到过尊重。不管公平与否,该片都非常有趣。正如观众所期待的那样,迈克尔·辛才华横溢,但
丹尼斯·奎德饰演的克林顿也许是更大的惊喜,因为他的魅力远远超出了他的范围。他的声音和言行举止都是准确的,但当他欺负或贬低布莱尔或是考虑自己的愚蠢之时,他揭示的其实是我们从未见过的黑暗时刻。(《
悉尼先驱晨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