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全新设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特区,由上海交通大学
张杰校长担任名誉院长,是百年交大培养精英人才的又一重大举措。其创办目的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独立人格的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底,以致远学院为依托的“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致远学院统筹管理全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作,2014年起面向全校Top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践行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探索形成了“使命+好奇心”双激发、“学术志趣养成+学者身份认同”两引导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学院牵头申报的六个学科基地:数学、物理学、
化学、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
基础医学6个学科全部入选国家首批拔尖计划2.0学科基地,并作为教育部拔尖计划2.0秘书单位,牵头全国线上书院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线上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同年,致远书院正式奠基,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历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学秉承“研究一等学问,造就一等人才”的传统,一直致力于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早在1900年建校之初的南洋公学,急“中西贯通”和“正谊明道”人才之所需,放榜招生,经过严格的选拔,录取42人,成立“特班”,特聘
蔡元培先生担任总教习,以求造就解救国家、民族于危难的“栋梁之材”。该班在教学上采取了独特的教育方法,收效颇大,虽存世不足两年,却培育了多位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如黄炎培、邵力子、
李叔同、
蔡锷等。1995年,
上海交通大学又通过开设以“起点高、厚基础”为特征的“教改联读班”,探索研究型教学;2002年,开设了以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为特征的“ACM试点班”;2006年,建立以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为特征的“上海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这些举措促进了学校精英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也为拔尖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自2008年10月份起,在张杰校长亲自倡议和积极推动下,学校启动了“交大理科班”项目,旨在培养数理贯通、能够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大师的后备人才。学校于2009年5月份从全校08级学生中采用测验、面试及综合评估的方式录取35名学生,并于6月开班,由著名教授为学生上课。授课教师普遍对学生的学习激情表示满意。09级理科班学生是由全体入校新生中选拔,报名400余人,现有27名学生。2015年起,新增
生物医学方向,目前“致远理科荣誉计划”共开设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
计算机科学、
化学和生物医学科学六个学科方向;“致远工科荣誉计划”分散在校内各工科院系培养。
院长致词
1900年,
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设立特班,以培养兼容中西学,且能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南洋公学创始人
盛宣怀亲临特班考试,招收了包括黄炎培、邵力子、
李叔同等一批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内的42名学生,并聘请
蔡元培为总教习。百余年后,交大校友钱学森学长却在临终前多次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传承南洋公学特班的创新办学精神,为积极应对“钱学森之问”,上海交通大学决定成立致远学院,这是交大培养精英人才的又一重大举措。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实验特区”,致远学院将致力于为杰出学生提供最佳大学教育,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能够站在未来应用科学和理论工程学界前沿的领军人物,以应对未来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拔尖人才的需求。因为梦想,所以努力!致远学院的梦想就是成为引领时代的杰出人物的摇篮。致远学院的愿景就是:让学生因致远学院而更加自豪,让交大因致远学院而更加骄傲,让中国因致远学院而更加强大,让世界因致远学院而更加美好!
办学条件
人才培养
学院目前设“数学”、“物理学”、“
化学”、“生命科学”、“
计算机科学”、“
生物医学”六个理科方向及工科方向。作为实验特区,
上海交通大学将集全校之力,在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由校长
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学院将依托我校强大的理工科优势及学校新成立的“自然科学研究院”和“人文艺术研究院”以及Med-X研究院、系统医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办学;秉承我校“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秀教学传统,参照目前国际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和经验制定全新培养计划,同时聘请国际顶尖学者参与培养全过程。
教育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是以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人沟通能力而设计,而不是以训练学生被动解答问题的技能为目标。在课程安排上同时强化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教育;推进研究型教学,强调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增加讨论课、学术报告、学生演讲等课程,加强学生参与式教学活动;压缩课内学时,丰富实践内容;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主修+辅修专业,获得2个本科文凭;1/3以上的课程由国际著名专家教授授课,1/3左右课程由校内外著名教授及高水平教师授课。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要求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大学生研究计划等课外学术活动;通过和杰出教授制度化、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接触,增强同学们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和对于人类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的关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直接和在自然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工作的国际一流学者对话,讨论和求教,国际顶尖学者的言传身教,对于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研究品味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学生有大量机会赴海外一流大学游学与国际顶尖学者直接接触,扩展国际视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进入本硕贯通培养阶段学习,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部分同学可再硕博联读,直至获得博士学位;部分同学在获得
学士或硕士学位后,将被选送到国际顶尖大学继续深造。
培养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将集全校之力,在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以办好致远学院,并由校长张杰院士亲自兼任学院院长。致远学院还得到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有力支持,并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如下特色:
一流师资队伍,全新培养计划:学生培养计划由海内外著名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聘请一批国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以及两院院士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主讲教师。1/3左右课程由国际著名教授亲自授课。
注重数理基础,强调学科交叉:数理科学班着力培育学生兼备物理直观性和数学缜密性,数理融通的能力;生命科学班强调通过与理工科结合的方法培养研究生命科学问题的能力。致远学院的这种交叉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难以在传统的单一院系中实现的。
注重想做写讲,尊重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善于表达和乐于交流的主动性沟通能力。通过讨论班、
研讨课和报告会等方式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较宽选课范围并可修读研究生课程。
创新导师制度,鼓励创新研究:每年暑期将邀请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青年学者前来致远学院访问2个月左右,每位学者负责指导2-3名即将进入大四的学生。同时,鼓励并推荐学生到海外一流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将继续深造,直至获得博士学位。
注重文化氛围,激发内在动力:致远学院坐落于思源湖畔的包玉刚图书馆六楼,将为师生的学术交流和自由讨论提供良好环境和服务。学院将通过包括学术沙龙在内的多种形式活动让学生得到多方位发展与锻炼,特别是要让学生有仰望星空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密切校内协作,加强国际合作:致远学院将紧密依靠学校强大的综合实力,特别是与数学系、物理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院、Med-X研究院、系统医学研究院、人文艺术研究院等密切协作。加强与包括
普林斯顿大学、
耶鲁大学在内的国际一流大学合作,包括联合培养、师生交流与访问等。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