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倒刺鲃(学名: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云南龙蜥),属于
鲤科倒刺鲃属的一种
亚种。其背鳍末根不分枝
鳍条为强壮的硬刺,后端具锯齿,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距吻端比距
尾鳍基为远。体长可达600毫米,最大个体重量可达20公斤。
云南倒刺鲃的背鳍由Ⅲ-9(很少8)个分枝鳍条组成;臀鳍由Ⅲ-5个分枝鳍条组成;
胸鳍由Ⅰ-9-10个分枝鳍条组成;腹鳍由Ⅰ-14-16个分枝鳍条组成;尾鳍由Ⅰ-17-Ⅰ个分枝鳍条组成。鳃耙数为10-13个。下咽齿排成三行,分别为2·3·5-5·3·2型。侧线鳞的数量为32[(5.5-6.5)/(3-3.5)]39个;背鳍前鳞的数量为13-15个;围尾柄鳞的数量为12-14个。体长约为体高的3.2-3.8(3.5)倍,头长的4.2-4.8(4.4)倍,尾柄长的5.5-6.3(6.0)倍,尾柄高的7.9-9.0(8.3)倍。头长约为吻长的2.6-3.3(3.0)倍,眼径的4.8-6.3(4.9)倍,眼间距的2.2-2.6(2.4)倍。尾柄长约为尾柄高的1.3-1.6(1.4)倍。体长且稍侧扁,腹圆无棱,背缘和腹缘弧度相当。头部中等大小,吻端钝圆。鼻孔靠近眼睛而非吻端。眼睛位于侧面上方,眼间宽阔。口位于亚下位,上颌覆盖下颌。口裂呈深马蹄形,前端大致与眼下缘在同一水平线上,伸展至鼻孔和眼前缘之间直线的下方。唇紧密贴合于上下颌外部,下颏内缘坚韧。拥有两对胡须,其中口角须较长。上颌须不超过或等于眼径,后延不到眼前缘。口角须延伸至眼后缘或略微不足。背鳍带有硬刺,末根不分枝
鳍条后缘带有微细锯齿,前方有一倒刺隐藏于皮肤之下,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距离吻端的距离大于距离
尾鳍基的距离,基部有鳞片覆盖。臀鳍向后延伸未达到尾鳍基。腹鳍起点大约在
胸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中间位置或稍微接近后者,向后延伸至臀鳍起点间的2/3或更远处。胸鳍延伸至腹鳍起点间的2/3或更远处,外角稍尖。尾鳍叉形,叶端尖锐。鳞片较大,在腹鳍基部有一块发达的腋鳞。侧线略
微弯曲向下,向后进入尾柄的中央轴。肛门紧邻臀鳍起点,鳃耙短小而尖锐,排列稀疏。下咽齿咀嚼面倾斜,顶端和钩曲。鳔分为两个房间。腹膜颜色浅灰色。身体呈青绿色,发出铜色光泽,腹部颜色较浅。各鳍均为青黑色,尤其是腹鳍和臀鳍的末端更为显著。
云南倒刺鲃是杂食性的,主要以水生植物碎屑和丝状
藻类为食。幼体和成体的生活空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它们是以附生丝状藻类和水草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幼体主要以丝状藻类为食,而成体则以水草为主。繁殖期为每年的5月至8月,产卵场集中在底质为砂砾的河口或有泉水的地方。产卵时会有筑巢行为。
雄性和
雌性鱼围绕产卵窝追逐,在追逐过程中释放卵子和精子。
受精卵会沉落到产卵窝中及其周围孵化。
云南省倒刺鲃曾广泛分布在云南的多个湖泊中,但由于多种原因,如过度捕捞、水资源减少以及产卵场环境恶化,导致其资源逐渐濒危。目前,仅在
抚仙湖中仍有一定数量的云南倒刺鲃存活。
云南倒刺鲃作为云南特有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是地理隔离引起的物种分化的一个例子。此外,云南倒刺鲃体型大,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肉质鲜嫩,曾经在分布区域的渔获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养殖潜力。
云南倒刺鲃的生存面临着多重威胁,包括过度捕捞导致的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以及湖泊中的地下水减少和淤泥增加,这些都破坏了产卵场的生态环境,使得云南倒刺鲃的资源日益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