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腰步
折腰步
折腰步,源于《后汉书》记载,是指走路时摆动腰肢,扭捏作态的一种行为。这一词语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女性姿态的一个词汇。
典源及翻译
折腰步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据记载,汉朝时期,梁冀的妻子孙寿因其美貌和独特的姿态而闻名。她的装扮包括愁眉、啼妆、堕马髻以及折腰步,这些都成为了当时流行的时尚。李贤注解引用《风俗通义》称,“折腰步者,足不体任”,即这种步伐的特点在于脚部似乎无法承受身体重量。
文化影响
折腰步这一词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如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中有“蝉怯折腰步”的描写;李端的《妾薄命》诗中提到“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此外,五代十国时期的李瀚也在《蒙求》诗中提到了“西施捧心,孙寿折腰”。
参考资料
折腰步.汉典.2024-10-23
后汉书.古诗文网.2024-10-23
折腰步.汉语词典.2024-10-23
目录
概述
典源及翻译
文化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