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无咎(jiù)(1634—1712或1636-1724)名一作元咎,字震百,一作震伯,号宜亭,一作易亭,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
苏州市)人,明末清初学者。
杨廷枢子。以父明末殉难,闭门隐居,与
徐枋、
朱用纯友善,时称吴中三高士,有《小宛集》。
杨无咎(jiù)(1634—1712或1636-1724)字震百,一作震伯,号易亭,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
崇祯崇祯九年,卒于清世宗雍正二年,年八十九岁。(三续疑年录作生于明崇祯七年,卒于清
康熙帝五十一年,年七十九岁。此从清史列传父廷枢殉难时年十二推得其生年,卒时年八十九岁推得其卒年)幼颖慧,覃思经学,多前人所未发,工书鼓琴。父
杨廷枢,明末殉难。无咎痛未从死,自父殉难后不复鼓琴,杜门隐居七十余年,与
徐枋、
朱用纯友善。三人皆以先人死于忠,益用名节相砥砺,时称“吴中三高士”。
与徐枋交最厚,所谓“惟予与君交,两世敦孔李”。徐枋长子孟然、三子文止皆师于无咎。徐枋临殁,招无咎至,命五岁孙出拜曰:“此亡儿文止遗腹子也。儿向辱先生教,不幸早卒。今余且死,念非先生无可者,愿以此累先生。”其为枋信重如此。
苏州市杨忠文公廷枢,
顺治元年殉节於里第,事载府志。有血袍一件,忠文之子易亭先生名无 咎者谨藏于家,珍同球璧。易亭生文叔先生绳武,文叔生石教谕庆孙,教谕十二三岁时,曾受业於先外祖华山先生。其时易亭尚在,年八十余矣。外祖既设帐于其家,拟请忠文公血袍一见,久之而未允也。一日忽命家人入书房请外祖,遂衣冠而进,见易亭服斩衰上香,三奠酒,三奠毕,俯伏大哭,命启箱,取袍出,复大哭,然后呈示,外祖亦拜而观之。是红袍有绣补,俱变黄色,刀痕血迹宛然。外祖亦不觉
失声,趋而出。盖外祖之祖曙生公,故为忠文弟子也。后外祖谓人曰:“易亭真孝子,吾早知如此,何忍观之,以伤孝子之心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