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豫
俞震豫
俞震豫,土壤学专家,从事土壤调查、土壤发生分类的教学和研究,深入农村从事科学普及和技术指导,成绩显著。为发展土壤分类研究,土壤普查、浙江省低产田改良和红壤开发利用作出了贡献。
人物简介
个人简历
1915年8月23日 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
1936年 毕业于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普通科。
1941年 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
1941-1944年 任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技佐、技士。
1945-1947年 任浙江省龙游县县立中学教员。
1947-1949年 任浙江省龙游县简易师范学校教员。
1950-1954年 任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后改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程师、农技师等。
生平介绍
俞震豫,1915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龙游县扶风殿前村。少年时,在家乡完成小学和初中学业。1932年考入高才生济济、考试筛选极严、竞争十分激烈的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发奋读书,成绩优异。1936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抗日战争开始后,随校内迁,辗转千里,于1939年底抵达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县。在艰苦的条件下,浙江大学师生同舟共济,一面积极声援前线抗日,一面勤奋学习,较圆满地完成了各学年的课程。四年大学生活,磨炼了他的学习意志,增强了爱国热忱。
1941年毕业后,被委任为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技佐,从事土壤调查研究工作,从此,与土壤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艰难的抗日战争岁月里,他的足迹遍及福建省的山林川泽,对自然界土壤的发育和分布颇有所得,从而树立了为发展祖国土壤科学事业献身的宏愿。在4年工作中,他为福建省创建了第一个土壤标本馆;在实验室对大批土壤样本进行了性态分析;撰写了有关福建省一些区县的土壤调查报告和其他论文共6篇。1944年底,因奔父丧,携眷返乡。先后受聘于龙游县县立中学和龙游县简易师范学校,任英语和化学教员,为桑梓作了短暂的服务。1950年2月,俞震豫应邀到杭州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土壤肥料工作。当年,他和该所土肥系同事率先在浙江省棉麻区调查土壤,提出改进棉麻栽培意见,深受浙江省特产局的重视和支持,并受命作为主讲人,培训全省第一批棉麻技术干部,普及土壤肥料科学知识。1953年,他担任浙江省农科所统一组织的水稻工作组组长,连续两年驻点金华市农村,开展水稻生产技术调查研究,并首先提出水稻浅水育秧技术,对秧田施肥管理技术作了革新,成为浙江省全面推广半旱和旱秧田育秧之先驱,对水稻增产起了积极促进作用。1984年,他患了肺癌。由于果断及时的手术治疗,得以化险为夷,健康逐步好转。1987年退休后,仍从事本学科学术论文的评阅工作,并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编委会副主任和总论分支主编。在近50年漫长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俞震豫对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
人物贡献
主要论著
1 宋达泉,俞震豫.《福建九龙江区之土壤》.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土壤报告第3号,1943.
2 沈梓培,俞震豫.《福建龙岩县之土壤》.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土壤报告第6号,1943.
3 宋达泉,俞震豫.《福建南部红壤之成育及其理化性质》.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年报第2号,1943.
4 俞震豫.《肥料盐》.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年报第2号,1943.
5 俞震豫,毛金生,唐耀先等.《福建崇安、水吉、邵武茶区之土壤》.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土壤报告第8号,1944.等等。
主要贡献
早在40年代,俞震豫通过长期对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壤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红壤和黄壤的特性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50年代初,他又主持了浙江省省棉麻区10县、市、衢州专区5个县和杭州西湖区的土壤调查,还对嘉兴市安吉县、肖山、金华市黄岩区温岭市等地进行土壤勘察和制图工作,这使他对浙江和南方土壤分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1958年开始的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他和浙江省土壤工作者一道总结了群众识土、用土和改土的经验,把浙江省土壤分成19个土科,73个土组和391个土种。1961年,他又把19个土科归纳为11个亚类和5个土类,从而把浙江省主要土壤类型划分清楚,体系明晰。浙江省第一次土壤普查中划分的一些重要土种,在全国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代表性。如红色盆地或高原原面的黄筋泥、河网平原区水稻土中的青紫泥、黄斑田和小粉土等,对它们的自然属性、肥力特征及土壤资源评价方面,都作出了对国内有一定影响的论述。
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后,俞震豫又积极投入这项工作。1982年他应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邀请,在长沙市会议上作了《关于土壤普查中土壤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应用问题》的学术报告,促进了土壤分类向指标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他还主持了有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湖南省和湖北各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等单位参加的全国红壤分类研究协作课题。在研究中,他倡导和坚持以土壤实体为分类实际对象,以成土过程和目前所处的环境因素作为分类的论证背景,力图改变只凭生物气候带和剖面形态进行定性分类的局面;提出土壤颜色中的红度、粉砂/粘粒比、硅铝率、有效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粘粒矿物类型和腐殖质组成等自然属性作为土壤分类指标,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求得分类指标的数值范围。1990年,由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组织的“浙江省第二次土壤资源调查研究验收、鉴定委员会”对俞震豫主编的《浙江土壤》(初稿)中关于红壤分类论述的评审结论是:“红壤各亚类的分类指标论证清晰,为推动全国土壤分类指标数据化,作出了贡献。”“红壤和水稻土的分类研究与国际水平相比,至少在分类指标的确立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个人简历
生平介绍
人物贡献
主要论著
主要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