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群,195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物理化学家,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中群本科毕业于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3年9月,田中群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
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田中群在博士学位后即回厦门大学从事
博士后,同时参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1991年,田中群被破格提升为教授。1996年,田中群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至2011年,田中群担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田中群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他担任国际电化学会主席(任期2019-2020)。
人物经历
1977年考入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2年本科毕业。
1983年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
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后即回校从事
博士后,同时参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1991年底被破格提升为教授。
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3-2011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2013年3月当选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iChEM) 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主要成就
个人荣誉
1999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1年被聘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
一等奖。现为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物理化学和
生物物理化学委员会衔称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资深会员(Fellow),国际拉曼光谱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担任ChemComm., J. Raman
光谱学、Phys. Chem. Chem. Phys.,《
中国科学》等杂志的顾问编委或编委。2012年,田中群教授任国际知名期刊《Chem. Soc. Rev.》(《化学会评论》,
影响因子24.89)副主编, 是亚洲地区出任副主编的首位化学家。2012年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法拉第奖章。2013年被
南安普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并获国际电化学会的Jacques Tacussel奖。
据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消息,近日,经国际电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简称ISE)全体会员的网络投票差额选举,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田中群教授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主席(President Elect,2017-2018年,President,2019-2020年)。这是继中国科学院院士、我院
田昭武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当选
国际电化学学会副主席(任期1996-1999年)后,中国科学家再次在国际电化学学会担任重要职务,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主席一职。田院士的当选,反映了我国
电化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国际学术影响的显著提升。
国际电化学学会于1949年由世界多国科学家发起成立。迄今国际电化学学会已有来自70余个国家的3000余名个人会员以及20多个团体会员,并与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等十余个国家的电化学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国际电化学会旨在推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国际合作和提高成员水平。ISE每年都组织召开例行会议和学术会议及颁发奖励等活动,是国际电化学领域最具影响的学术组织,并拥有《Electrochimica Acta》等电化学领域的主流刊物。
田院士主要从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谱学
电化学、纳米电化学等方面研究,其成果与贡献先后获得
国际电化学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和法国科学院的奖励。他曾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和ISE科学会议委员会主席,还担任《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刊物副主编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十余个国际刊物的顾问编委。
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曾国家教委科技进一步二等、香港
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中国高校
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要从事
主要从事表面增强
拉曼效应和谱学
电化学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燃料电池的电催化研究和
不锈钢的防腐蚀。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
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
电势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还发展了在
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
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
表征其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
建立了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方法,基本解决了SERS领域未解决的发展瓶颈问题;发展
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有关联用技术,揭示各类界面电化学结构问题;发展纳米粒子制备和电极纳米间隔构造的方法及其相关SERS检测技术等;针对分子自组装体系,提出自组装新概念。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谱学电化学、纳米电化学。主要深入研究了SERS效应和一些电化学基本问题以及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电化学体系;从
方法学的角度, 发展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有关联用技术,系统研究有关检测灵敏度、
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
电化学纳米制备的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
拉曼效应(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各种电化学体系。迄今已在包括Natur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60余篇,被他人引用7600余次,应邀为Wiley & Sons撰写Surface Enhanced Raman
光谱学专著,应邀为Wiley & Sons的
分析化学大全、Wiley & VCH的
电化学大全上撰写了有关章节,为J. Physical Chemistry撰写了Feature Article和Annual Review of Physical Chemistry撰写了综述文章。
研究兴趣
纳米电化学和电化学沉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 ,时间分辨
荧光光谱,电化学和拉曼光谱理论。
主要作品
代表性论著:
吸附 and reaction at electrochemical interfaces as probed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光谱学, Annual Review of Physical Chemistry, 2004, 55,197-229.
A Controllable Electrochemical Fabrication of Metallic Electrodes with a Nanometer/Angstrom-Sized Gap Using an Electric Double Layer as Feedback,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265-1268.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in the ultraviolet spectral region: UV-SERS on rhodium and ruthenium electrod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3, 125(32), 9598-9599.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tadpole-shaped gold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4, 126(31), 9470-9471.
Raman
光谱学 of Electrode Surfaces. in Encyclopedia of Electrochemistry (Eds. A J. Bard and M. Stratmann), Wiley & VCH, Vol. 3, Chapter 6, Feb. 2003, 572-659.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From Noble to Transition Metals and from Rough Surfaces to Ordered Nanostructur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Feature Article), 2002, 106(37), 9463-9483.
A Simple and Effective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Crystalline Silver Nanorods and Nanowires, Advance
泛函 Materials, 2004, 14(2), 183-189.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Metal Nanords Probed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光谱学,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0, 1627-1628.
密度 functional study and normal-
调式 analysis of the bindings and vibrational
频率 shifts of the
吡啶M (M = Cu, Ag, Au, Cu+, Ag+, Au+, and Pt) complex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2002, 106(39), 9042-9052.
In-situ monitoring of Raman scattering and photoilluminanscence from
硅 surfaces in HF solution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8, 72(8), 933-935.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团队建设
田中群自1996年起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和主任以来,秉承学术前辈们求实创新的学风和协作奉献的精神,以身作则,努力营造了一个学术创新气氛浓厚、人际关系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实验室在国家每五年一度的国家评估中被连续(1999年和2004年)评为优秀实验室。
教育思想
田中群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他敏锐的思维方式、活跃的学术思想、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年轻教师和学生们树立了科研和做人的表率。他积极推动学科教材、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此外,他还承担着本科生的核心课程《物理化学》的教学任务。
个人生活
田中群的父亲
田昭武也是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父子都在厦大化学化工学院工作。
人物评价
田中群通过二十余年的系统工作,在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电化学拉曼光谱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逐渐成为学术带头人之一,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和充分肯定。他和他领导的研究组在所从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光谱
电化学两个研究方向皆具有国际影响,为中国在有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重要贡献。(
厦门大学工会评)
参考资料
田中群.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2024-04-21
田中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