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织巢鸟
雀形目织雀科的鸟类
群居织巢鸟(学名:Philetairus socius):该物种是单属单种,大小似麻雀,嘴强健;第1枚飞羽较长,超过大覆羽;雄鸟一年有两种羽色,非繁殖季节雄鸟羽色似雌鸟。
主要活动于农田附近的草灌丛中,群集生活,常结成数十以至数百只的大群。性活泼,主食植物种子,繁殖期兼食昆虫。这些非洲非常著名的织布鸟,在繁殖期中,以草茎、草叶、柳树纤维等编织成建筑如树栖的稻草房子,在这里,每一对都有自己的单元房。它们编织的大型复合社区巢,在鸟类中非常罕见。这些鸟窝通常可以建造成最壮观的结构。分布于纳米比亚中北部,南至博茨瓦纳西南部和南非西北部。
形态特征
群居织巢鸟体长14厘米,体重26-30克,寿命5年。小型鸣禽,喙形多样,适于多种类型的生活习性;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大多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颅骨。两性长得很像,羽毛浅黄色,上体褐色,背部,颈背及翼覆羽浅黄色,腹面白色带有刻纹,侧翼有斑块,咽喉处的黑色延伸到部。
栖息环境
一般喜欢干旱的稀树草原和林地,虽然有可能进入草原,在卡拉哈里沙漠南部广袤的荒原上,阔叶树草原林地和大部分无树木的纳米布沙漠
生活习性
群居织巢鸟的体型和重量的变化幅度很大,平均为74.1毫米和27.9克(SD=2.2)。这些参数的变化显然与地区的季节或气候有密切关系,体重比与每年平均的缺水程度呈负相关。在金伯利州附近的孤立织巢鸟群族体重长期降幅在2.9克,这是由于稳定化选择的质量。群居织巢鸟每年换羽两次,1月26日和12月31日,间隔需要152天至169天。个别鸟初次换羽只进行一次,每次用20-28天。长期以来固定的换羽时间在这个物种可能是一种适应,以减少能源开支,并在进入鸟巢后由于磨损,成长出更持久的羽毛。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多成小群在林下灌丛中或树上,有时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性大胆,不甚怕人,活动时频繁地发出彼此联络的叫声,有时边飞边鸣叫,叫声柔和悦耳。主要以树木、灌木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草子、植物芽苞、嫩叶、花蕾等植物性食物,间或亦吃部分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
单型单种,无亚种。
繁殖方式
群居筑巢鸟在树上以及其他高耸物体上建造永久性的鸟巢,这在所有鸟巢中是最大的,足以容得下一百多对鸟,同时能够容纳好几代。这些鸟巢由隔离的巢穴构成,每个巢穴供一对鸟栖居和繁衍,有时还有后代在一起居住。筑起的鸟巢很快显现出固定的轮廓,其中充满着生命。建造鸟巢的细枝和干草结合起来,为毫无生机的电话线杆增添了显而易见的生命特性,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这些鸟巢构造有方,相对于外部来说,巢穴里边有着更加舒适的温度。中心区的巢穴具有保温作用,用来夜间栖息。外部的巢穴用来在白天遮阳隔热,其中的温度保持在7至8摄氏度,而这时外面的气温可能会达到16至33摄氏度。
雌鸟每窝产2-6枚卵,由父母双方共同孵化约13天,经过21-24天的早成雏羽毛丰满并离巢。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亚种分化
繁殖方式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