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
戏曲作品《牡丹亭》人物
汤显祖的著名戏曲作品《牡丹亭》中的人物,杜丽娘的侍女。
春香在《牡丹亭》中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她以纯、真的性格与杜丽娘在《牡丹亭》中交辉相映,并对戏曲发展有推动作用。
从春香在《牡丹亭》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可以体现出封建社会体制对女性的本性的压制以及被压制的女性对自由的渴望、对美的向往的抗争。
故事简介
《牡丹亭》是我国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是整个明代传奇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描述的是一名官家小姐——杜丽娘对个人幸福追求的故事。通过描写她与书生柳梦梅在爱情上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妇女本性的压制。作品主人公为了爱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和门第观念的束缚私自结合,这无疑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礼法规范和门阀制度的反抗,表现出作者民主的思想倾向。
人物分析
春香作为杜丽娘的贴身婢女,在故事中是必不可少的,她是一个个性极为鲜明的形象,热情、开朗、活泼、泼辣,具有大胆的反抗精神,对于封建礼教来说,她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胡闹”。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用两个字表达,就是“纯”和“真”。
纯,是指单纯、天真烂漫。真,则是指率真、坦率。而这两字着重体现在《牡丹亭》第七出《闺塾》中。
这一出戏,是杜丽娘走上觉醒之路的起点,而爆发点却是春香。在这出戏中共有三个人物:陈最良、杜丽娘、春香。写的是迂腐学究陈最良为闺阁小姐杜丽娘上课的情形。由开场、教书、写字和询景四个情节构成。
这段戏由春香主动挑起矛盾冲突并充当了主将,而杜丽娘助战,终于大获全胜;陈最良被动应战,结果理屈词穷,一败涂地。战胜了代表腐朽封建思想的陈最良不但体现出了春香的大胆、勇敢、泼辣的性格,更充分体现了被压抑的古代妇女想要冲破禁她们身心的牢笼的强烈愿望。
春香在剧中是杜丽娘的对比形象,又是杜丽娘本性中未表现出来的一面。春香活泼、开朗、泼辣、勇敢,与杜丽娘温驯地接受父母安排,成为一名温柔贤惠、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形成鲜明对比。春香性格的最大特色是“憨”,一方面表现为天真,与杜丽娘形成对比,用她的天真憨厚映衬杜丽娘的深沉苦闷;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封建说教毫无顾忌的揭露和嘲弄。
在《闺塾》这一出戏中,春香处处与陈最良“胡闹”。聪明泼辣的伴读丫鬟对峙封建愚昧的潦倒塾师,两者的矛盾冲突处处可见,“闹”出了杜丽娘反对封建礼教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及爱情的嫩芽,同时也表现了向往自由之心与封建礼教的冲突。正是春香性格中的“纯”使她不了解“情”这个字,春香不明白杜丽娘为什么会为了梦里的一个人茶不思饭不想,把自己弄得一副憔悴不堪的模样。杜丽娘对春香说她对“梦中情人”的思念,但春香只回了一句:“梦儿里事,想他则甚!”这样虚幻的事在春香看来是不值得去想的,说明了她不了解“情”字,还是一副纯情无知的模样。
春香的性格在剧中是十分鲜明的,封建社会是形成她性格的因素之一。“女性是一种没有自我意愿、自我决策权利和自我行为体现的物化了的附庸” 。女性在封建社会里只是被看作攀援着男人的植物或被人闲置的纳凉工具。他们用种种规条规范她们的言语、行为,如三从四德、《女诫》、《闺范》等,要求女性要事事遵从规条,不能有半点差池。身为杜宝手中明珠的杜丽娘是如此,更何况是出身贫寒的小小丫鬟春香。
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在封建官僚杜宝的府邸里生活的杜丽娘只能天天在房中做女工,唯一一次活着踏出自家的门槛的时候就是她出嫁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当她去世的那一天。由于身份的不同,春香所受到的约束并没有杜丽娘的多,对她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她只须做好分内事便可,并不需要象杜丽娘那样一定要“知书知礼”,在“他日到人家”时“父母光辉”。这样她性格上的率真就不被限制了。
虽说对春香的要求不高,但封建礼教对其的要求仍是存在的。古代女子被要求三从四德,而卖身为奴,那便只能听主人的话。陪伴在小姐的身边是她的幸,也是她的不幸。幸的是不会被人太过欺压,她的勇敢也不会因为了生存而被磨灭;不幸的是对杜丽娘的束缚,春香也得承受一部分。整日只能待在绣房,毫无自由。拘禁着身,也束缚着心,不由对自由渴望不已,萌生了反抗的念头,她让人看到了对封建礼教的嘲弄,对美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故事简介
人物分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