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
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
马旭,女,1933年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是正师级部队离休干部。
马旭于1947年参军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等诸多战役。1954年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并在28岁时作为军医加入空降兵部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空降兵之一。退休后马旭和老伴一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因此攒下一大笔积蓄。2018年,马旭得知家乡木兰县正处在脱贫攻坚的艰难时期,毅然将她与丈夫一分一毛积攒的1000万元毕生积蓄无条件捐给家乡木兰县。
马旭曾获得过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多个称号。还拥有充气护、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等多项专利。
人物经历
1933年,马旭出生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农村。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拉扯她和弟弟艰难度日。
1947年5月,母亲在村干部的建议下将14岁的马旭送去参加解放军,马旭和村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哈尔滨市。在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吉林分校学习半年后,马旭成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一名卫生员,参加了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等诸多战役。1956年,马旭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
1961年,马旭学成毕业,进入武汉军区总医院。此时,空降兵部队刚组建。为方便部队家属看病,女军医马旭被调入空降兵部队。但领导认为马旭的身高和体重都不够训练大纲要求,并且大纲的要求是男兵择优录取,因此没有同意马旭参加空军训练。28岁的马旭并不服气,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最终将教官打动同意她参加训练,马旭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空降兵之一。
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在此期间,马旭与同为军医的颜学庸成为工作上的好伙伴,两人先后发明了自动开腹器和高原跳伞“供氧背心”等使用物品,两人于1963年结婚。为了能继续成为空降部队,马旭做了绝育手术。在此后20多年里,马旭跳伞达140多次,创下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和第一个跳伞女兵3项中国之最。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前,马旭被我国有关部门评为中华文明史上“妇女第一人”。
2015年,82岁的马旭在湖南参与重阳节活动时参加了滑翔伞飞行,飞行时间大概20多分钟,创下了中国滑翔伞运动的年龄之最。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马旭成为“致敬方阵”的一员。她还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军营等作了50多场报告。
公益事迹
在平日里,马旭和老伴离休后,长期住在部队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并开辟菜地种植蔬菜。砖房里用的是几十年前的老家具,摆满了书报和几十年来的学习资料。他们从不买衣服,几乎不去商场,平时从节省一滴水、一粒米做起,有钱舍不得用,有条件不知道享受。正因马旭和老伴一直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连与丈夫的科研成果奖励一起,攒下了一大笔积蓄。
2018年,马旭得知家乡木兰县正处在脱贫攻坚的艰难时期后,于2018年9月13日和老伴一起在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转账第一笔300万元捐赠款。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2019年4月,马旭夫妇将第二笔700万元捐款汇往家乡。共计1000万元的捐款是该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助。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科研成果
1983年4月,马旭与丈夫颜学庸共同研制出的“充气护踝”,填补了中国空降兵这方面的空白,后于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也是中国空降兵获得的第一个专利。
从事医务工作的时间里及离休之后,马旭和爱人一起专注于空降兵医疗方面的研究和发明,期间马旭又获得了“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她和她的丈夫又在世界空降史上创下了一项新纪录。此外,他们夫妻二人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有多项发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马旭还被誉为中国军中的“居里夫人”。
相关作品
马旭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艺术家纷纷以马旭作为原型,创作出不少动人的故事。
书籍作品
歌剧
参考资料
马旭耄耋之年捐资千万助教育.黑龙江新闻网.2023-09-11
为家乡“空投”千万积蓄.黑龙江新闻网.2023-09-11
一位耄耋老人的家国情怀.黑龙江新闻网.2023-09-11
老兵马旭:倾尽一生报党恩.武汉文明网.2023-09-11
Forbidden.中国作家网.2023-09-1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公益事迹
荣誉奖项
个人荣誉
科研成果
相关作品
书籍作品
歌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