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宗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现存及已消亡的多种宗教信仰及其教义进行比较性的研究,探索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这一学科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的古希腊,并在19-20世纪随着
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最初,麦克斯·缪勒的语言学方法主导了比较宗教学的研究,强调神话学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发展观。然而,随着非历时性或同时态研究的发展,比较宗教学逐渐分化出了多个分支学科。
比较宗教学的理论概括分为两种主要方向。一方面,它关注的是宗教的形式比较,涉及宗教的社会结构、理论构成以及祭仪等方面。另一方面,它注重的是内容比较,涵盖了氏族-部族宗教、民族宗教、世界宗教等多种分类方式,以及多神教、单神教等各种类型的比较。
比较宗教学与宗教
现象学紧密相关,特别是与宗教类型学的联系尤为密切。这种关联体现在对历史上各种宗教形式的分析,以及对宗教演变过程中典型特征的识别和分类。此外,西方宗教与东方宗教,以及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横向比较一直是比较宗教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英国学者Eric J. Sharp撰写了《比较宗教学》一书,对中国比较宗教学的系统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九五”期间出版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研究》和《
中西政教关系史比较研究》。尽管如此,这些成果仍显不足。有人提议,在“十五”期间应加强对“
中原地区传统文化与宗教”的研究,这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的宗教现象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