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是鸡形目松鸡科雷鸟属动物的统称,广泛分布在
北半球从中纬到
北极圈的地区。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雷鸟可以分成四个大的种类,依次是:森林雷鸟(普通雷鸟),树线雷鸟(
岩雷鸟),草原雷鸟(
柳雷鸟),苔原雷鸟(
白尾雷鸟),中国产2种,均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中国,雷鸟分布在极北地区。
雷鸟
雄性体长约33厘米。羽色冬夏不同,夏羽以票褐色为主,背肩、腰和尾上覆羽具锈褐色横斑和白色细缘,翼和腹白色雌鸟头和颈部黑色,上体其余部分淡黄色,具褐色横斑。两性冬羽除头顶和外侧尾羽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雷鸟栖于山崖间,有时在山麓、田野一带寻觅食物。食物以植物性为主,如各种树芽、野草种子,兼食各种昆虫等。该鸟善奔跑,飞行迅速,但不能远飞。雷鸟是典型的
寒带鸟类,虽然广布于针时林地带但仍然属
冻原地带鸟类,主要居住在苔原或森林苔原的
青苔沼泽中,有时也到杨柳或北极矮
白桦丛里。常结成20-30只的小群。
在春天,雄雷鸟发出响亮的鸣声以吸引雌雷鸟。雌雄在整个繁殖时期都生活在一起,巢筑在地上,每窝产8-12个卵,孵卵期23天。双亲一直跟雏鸟在一起,一遇敌人,雏鸟就敏捷地藏在草里。雏鸟开始时吃昆虫,后来也和成鸟一样,主要吃
浆果、树芽、嫩枝等。在冬季雷鸟大都向森林苔原或森林地带迁移,仅少数留在原地越冬。雷鸟是北方很重要的狩猎鸟类,其肉鲜美,羽毛价值较高。
雷鸟共有4种。中国产2种:
柳雷鸟和
岩雷鸟,柳雷鸟分布
黑龙江省流域,岩雷鸟见于新疆北部。柳雷鸟和岩雷鸟均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雷鸟由于长期在冰雪中生活,形成一系列适应
冻原生境的特性,例如腿上的毛被厚而长,一直覆盖到脚趾;脚趾周围有很多长毛,这样既保暖,又便于在积雪上行走而不至于下陷;鼻孔外披覆羽毛,可抵挡北极的风暴,也有利于向雪下啄取食物。雷鸟嘴粗壮而短,善挖食雪下
根状茎,几乎完全吃植物性食物。
雷鸟四季换羽。雄鸟在婚后和冬季之前,夏羽和冬羽完全更换新羽,而春羽和秋羽只是局部替换;
雌鸟每年3次换羽,婚前不换羽。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雌、雄均全身雪白。春天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也换成了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夏天雷鸟上体又换成了黑褐色,具棕黄色斑纹。秋季植被枯黄时,羽毛换成黄栗色。
雷鸟夏、秋季栖于
矮桦灌丛、
草甸、高山草原等地区,冬季常向气候较暖地区移动。以植物嫩枝、叶、根等为主食。极善走,飞行迅速,但不远飞。秋冬季集群生活,可达数百只。繁殖期一雌配一雄。
雌鸟在矮
灌木丛、草堆中或长有
地衣的岩石处筑巢。每窝产卵5~10枚,多达12枚,淡米黄色,有时带褐色斑点。雌鸟孵卵。
雷鸟也是在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以及森林草原地带生活的鸟类,
栖息地类型除了北极冻原带、冻原灌丛森林、多岩石的草甸地带以外,还栖息在高山针叶林、高山和亚高山草甸等高山地带。除了繁殖期外大多成群活动,大多为3—5只的小群,冬季有时甚至可达100只以上。主要多在地面上活动,冬季晚上则栖息于雪穴之中。食物主要是
桦树、柳树,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芽包、嫩叶、花、
浆果、种子和果实等。
在中国的繁殖期是4~5月,1雌配1雄,两性共同筑巢。巢置于地面草丛中或灌木下,为1椭圆形小坑,内铺少量枯枝、草叶和残羽。每窝产卵8~12枚,淡黄色,满布褐色斑点。
雷鸟的繁殖期为6—8月,配偶方式也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雄鸟到达繁殖地后首先进行领地的分割,并各自在自己的领地内不停地鸣叫和飞翔,同时眼睛上面的肉冠膨大,色彩也变成更为鲜艳的血红色。如果有其他雄鸟入侵时,就将肉冠竖起,尾羽敞开,立刻飞过去驱赶,领域性极强。而当雌鸟被它的求偶鸣叫吸引到领地内时,则弓着颈部,翘着尾羽跑过来,同时半张着双翅,头部向雌鸟伸出,表示求爱。
雌鸟则低着头,微张着双翅,伸体向下倾斜。然后雄鸟跳到雌鸟的背上,咬住后颈的羽毛进行交尾。每只雄乌可以与2一3只雌鸟交尾。交尾结束后,雌鸟就独自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雄鸟的领地中。巢多筑在富有灌木的高山
冻原或山坡岩石附近,常有岩石或灌木隐藏。巢较为简陋,每窝产卵6—13枚,卵的颜色为色,具密布的栗色斑点。孵化期为24—26天。
早成雏孵出后随
亲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潮湿温暖的山坡地带,形成较大的群体。
雷鸟属鸟纲、
鸡形目、
松鸡科。又名“
藏雪鸡”,拉丁学名为Lagopusmutus。主要分布于北极苔原冻土带和高山的树线以上,在中国仅见于新疆西北部的
阿尔泰共和国山地区。雷鸟是一种中小型鸟类,体长36~40厘米。夏季时,上体呈黑褐色,并间有黄棕色斑纹,羽端具有白色的狭边。喉部及胸部为沙黄色,并有黑褐色横斑。下体呈白色,尾部为黑褐色,先端有白色狭边。脚及趾均覆盖有白羽。冬季时,雌、雄鸟均为白色,但尾部呈黑色。自嘴角至眼后有一条宽的黑色过眼纹。
雷鸟广布于
北美洲的北部以及欧亚大陆极北部的
北极圈内,但在
法国北部、
意大利北部、蒙古北部、
俄罗斯东部、我国西北部,以及
日本中部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亚种分化多达27个,其中分布于中国的仅有新疆亚种,见于新疆
阿勒泰市、青河、富蕴、
布尔津县、福海、
哈巴河县等地的
阿尔泰共和国山地区。本种在中国分布区狭窄,数量稀少,应严加保护。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