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故居
位于广东中山的硬山式清代建筑
郑观应故居,位于广东三乡镇雍陌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坐北朝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中间天井加盖改为住房,面积约204.5平方米。1903年郑观应出资为其父郑文瑞而建,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65厘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四字,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郑观应故居有灰雕、墙画,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并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屋内还存:“奉旨出使泰国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已破损),该故居现由郑福田代管和居住,保存良好。
故居简介
故居现状
郑观应故居位于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1842-1921)是中原地区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中国近代史上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著有《盛世危言》。
郑观应故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郑观应和兄弟为纪念父亲郑文瑞去世10周年而修建,在青少年时代,郑观应曾在雍陌村跟随父亲学习四书五经。故居坐北向南,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前后两进。现故居门额镶嵌一块长2.35米、宽0.65米的石匾,楷书阴刻“秀峰家塾”。屋内保存有木雕镂空神楼、神台,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艺术特色。在郑观应故居,有郑观应生平的图片展、可供游客观看介绍郑观应的纪录片及介绍郑观应思想的触屏信息台。“奉旨出使罗查办事件”“钦命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巡左江兵备道”两块木匾为珍贵历史文物。2008年2月,中山市文广新局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现已正式对外开放。中山市从2007年底投入巨资,维修三乡镇雍陌村郑观应故居。郑观应故居首次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山新的文化景点。
故居典故
郑观应故居为青砖雕木的平房,坐北向南,砖木结构,前后分为两进,进入第一道门是一个雅致的小庭院。
站在小庭院中抬头向上看,“秀峰家塾”四个金漆大字闪闪生辉,落款:“光绪二十九年孟春立”,这四个大字相传出自郑观应之手,保存完好。
步入郑观应故居的大厅,可以看到木雕镂空的神楼、神台,上面都雕有人物、花鸟、狮子等图案,古色古香,属典型的中山清代雕刻艺术。
郑观应故居的“秀峰家塾”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面积约204.5平方米。该处故居是郑观应的出生地,“秀峰家塾”则是郑观应在1903年出资,为他的父亲建造的。
过去该处故居一直都被郑观应的后人作为祭祖的地方,后来,因为郑观应后人众多而且比较分散,该处故居逐渐空置。
有一段时间,大队曾经将故居当作仓库,堆放队里的杂物。上世纪60年代初,郑家远亲郑福田因为自己家的房屋倒塌没有住处,便向郑观应的后人借住故居。
郑福田仍然居住在郑观应故居中,并代为看管故居。不过,当地政府已经在故居旁边另外盖好了房屋,郑福田搬出故居,方便故居修缮和开放。
人物简介
郑观应,中国近代的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曾充当英商颠地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在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商办粤汉铁路公等担任高级职务,投资兴办了不少贸易、金融、航运、工矿等企业,是一个从买办转化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其主要着作《盛世危言》,曾对中原地区思想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相关作品
郑观应故居
郑公登上桂山巅,欲叩苍天一扇门。
论事千秋讥盛世,著书三卷号危言。
忠君不必尊南宋,爱国何须排北元
生具古今中外眼,尝闻自幼啸晴村。
【注】
郑观应被誉为“中国较早睁眼看世界之人”,其所著《盛世危言》是划时代的政论著作。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故居简介
故居现状
故居典故
人物简介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