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由成都九里校区馆、犀浦校区馆、峨眉校区馆和各分馆及院系资料室组成。图书馆总面积为62065平方米,阅览座位数5254个,纸质藏书总量为370万册。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
山海关区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 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
成都市,(
峨眉山市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西南交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
竺可桢、
茅以升、
林同炎等43位院士,
姚桐斌、
吴自良、
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优秀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办馆理念,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大力加强各类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由成都九里校区馆、犀浦校区馆、峨眉校区馆和各分馆及院系资料室组成。图书馆总面积为59316平方米,阅览座位数5254个,纸质藏书总量为370万册。成都九里校区图书馆建于1991年,面积16961平方米,阅览座位1710个,藏书142万册;犀浦校区图书馆于2007年8月落成,面积为36000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000个。藏书近40万册;峨眉校区图书馆建于1981年,面积6355平方米,阅览座位数1324个,藏书近43万册;各分馆及院系资料室共有阅览座位数220个,藏书36万册。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中收藏较早的有
爱新觉罗·玄烨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的《禹贡锥止》,1908年
光绪帝、
叶赫那拉氏颁赐给我校前身“
唐山路矿学堂”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一套5044册,以及《周礼述注》、《四部丛书》等珍贵经、史、子、集文献,以及建馆以来的期刊合订本和1937年抗战以来的部分报纸合订本。图书馆注意配合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增加新办专业文献资料入藏量,入藏应用科学类图书占44.8%,自然科学类图书占17%,社会科学类图书占27.7%,文化艺术类图书占9%,综合类图书占1.5%。
在保证纸质文献增长的同时,图书馆逐步调整馆藏资源结构,大幅度增加电子文献,购进了多种数据库。同时还自建了
西南交通大学文库、研究生学位论文电子版全文库、CALIS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精品课程及重点学科专业课程教参全文数据库、
峨眉山市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随书光盘镜像数据库等6个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约300余万册(件)。
图书馆注重加强纸本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整合利用,加快特色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导航库建设,拓展与国内外其他单位进行文献交流和合作的途径,形成了以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服务支撑的“三级互补”文献保障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全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在1993年、1995年、1998年连续被
四川省教委评为四川省高校优秀图书馆,1998年被授予中国“模范职工小家”的光荣称号,1999年被评为
国铁集团高校优秀图书馆,2004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优秀图书馆,2006年获四川省教育工会女职工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