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叶枯病是一种发生在桂花叶片上的植物疾病。该病一般发生于桂花叶片的叶缘、叶尖,它能使全叶便干枯三分之一到一半,然后使叶片整个坏死脱落。加强
园艺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落叶,保持植株健康生长,是预防和控制桂花叶枯病的重要措施。理使用药剂防治,如
波尔多液、
多菌灵等,也能有效减少病害的传播。该病常见于
杭州市、
上海市、南京、
广州市、
长沙市、
济南市、
福州市等地。
病症通常首先出现在叶片的边缘或尖端,开始时为淡褐色小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如果多个病斑连接,可能会导致叶片干枯1/3-1/2,最终导致整个叶片坏死脱落。病斑的颜色从灰褐色到红褐色不等,有时会出现脆裂,边缘颜色较深且稍微隆起,后期病斑上会散生许多小黑点,病斑背面颜色较浅。
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in.,属
腔孢纲、球壳孢目。分生孢子器近坏形,有孔口,直径100-150微米。
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单胞,无色,大小为6.0-9.5*1.8-2.5微米。病菌通过风雨传播,最适发育温度约为27℃,病害在
广州市多发生在7-11月。盆栽桂花在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或植株生长衰弱时,病情容易加重。
桂花叶枯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
病原菌Phyllosticta osmanthicola Trin.,它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健康的桂花叶片上,导致病害的发生和扩散。病菌发育最适温度约为27℃,在广州地区,病害多发生在7月至11月。在潮湿闷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或植株生长衰弱时,病害发生较为严重。因此,加强
园艺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落叶,保持植株健康生长,是预防和控制桂花叶枯病的重要措施。同时,合理使用药剂防治,如
波尔多液、
多菌灵等,也能有效减少病害的传播。
发病初期,可喷洒1:2:100倍
生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之后可以使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可以使用喷克菌2000-30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高温高湿季节要定期喷药预防,使用75%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至3次。
物理防治: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病害,及时摘除病叶
并集中烧毁,减少传染源。喷洒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至300倍液,每隔7至10天一次,直至病情被控制。
科学使用农药:发病初期喷洒
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