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1915年创于南京的女子教会大学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1915年在南京开学。它一开始就以大学的规格出现,第一任校长是德本康夫人。该大学的发展是很艰难的,开办时只有6名教员,教学设备也很简陋,只有一间普通的化学实验室、两架钢琴和一部大英百科全书。第一期招收了11名学生,最后完成学业毕业的只有5人;第二期招收学生20人,最后毕业的只有8人。它的学生来源不但少,而且年龄偏大。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这一现象才开始发生变化。到1920年,该大学已经有学生70名,教师16名,其中5名中国人。
简介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是民国时期13所教会大学之一(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福建协和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整个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按照东西向的轴线布置,布局工整,平面对称。这些建筑物以宽阔的大草坪为中心,造型均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
金陵女子大学办学中设置过16个四年级学科,包括中文、英语、历史、社会、音乐、体育、化学、生物、家政以及医学专科等,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从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人称999朵玫瑰。
资金来源
大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会的捐助和其它大学的资助。1923年,金陵女子大学迁移到新校区,占地面积扩大,而且校园美丽,从而开始受到中国上层社会的青睐,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
学校历史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1915年在南京开学。
1930年,该大学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教学方面,它保持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1911年冬至1912年初,美国8个传教会在上海聚集一堂,制定在长江流域开办一所女子大学的计划,并向在这个地区工作的传教士发出倡议。1913年夏,由美国北长老会,北浸礼会,南、北卫理公会,基督会等各选3人,组成校董会,是年11月13日,校董会公推北长老会代表德本康夫人为长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校长。1914年11月教会的管理董事会正式通过以金陵女子大学名称代替扬子江流域妇女联合大学名称。
1915年9月,金女大租用南京绣花巷李氏宅院为临时校址,招生开学。创建初校内设文、理两科。1919年6月,金中国女子大学有了校徽、校歌、校色(紫色)、格言(厚生)。同年夏,德本康夫人去美国筹集建校基金,于1921年在陶谷宁海路南端西侧)购地建校(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1923年7月学校迁入新址。1924年秋,校内设英文、历史、社会学、数理、化学、生物、体育、医预科等9个系科。同时添设附属实验中学,作为毕业生实习教学场所。1927年增设国文系。1928年,德本康夫人辞去校长职务,校董会推选金女大首届毕业生、留美获博士学位的吴贻芳为校长。
1930年12月,金女大立案照准后,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分散在上海、武汉、成都市三地办学。1938年1月集中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39年添设家政系。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9月在南京原址招生开学。至1950年,全校设系科为:中文系、外文系、社会学社会工作系、历史系、音乐系、体育系(体育专修科)、生物系、化学系、家政系(1951年初改为儿童福利系)、地理系、托儿工作专修科、医预科、护预科。在校生达223人。金女院累计毕业生达994人。
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金陵大学主体与南京大学合并。
目录
概述
简介
资金来源
学校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