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是由人民音乐家
王莘于1950年创作的爱国歌曲,是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歌曲之一。
1950年9月,在从北京买完乐器返回
天津市的火车上,王莘创作出了《歌唱祖国》最初的雏形。次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1980年5月19日起,每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及清晨开播和夜间结束都以《歌唱祖国》为开始曲、结束曲。随后1990年5月1日起,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以《歌唱祖国》为出旗曲。《歌唱祖国》已经成为我国所有重大国务活动、各种会务活动、外事活动、检阅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尾声结束曲。
1980年10月12日,《歌唱祖国》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金唱片”最高奖。2001年,《歌唱祖国》获得了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
中国音乐金钟奖。2019年,《歌唱祖国》入选中宣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1949年10月1日,
王莘作为
天津市音乐界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游行,他便萌生了创作一首爱国歌曲的想法。1950年9月,正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一周年前夕,王莘为天津音乐工作团采购西洋乐器,到北京出差。他在北京看到为国庆排练的少先队员们,创作出了《歌唱祖国》的曲调。
1950年9月,在从北京买完乐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王莘创作出了《歌唱祖国》最初的雏形。随后,他带着天津音乐工作团在
天津市耀华中学完成了《歌唱祖国》的首演。首演之后,《歌唱祖国》走进了更多的学校、工厂和码头,所到之处,反响都特别热烈。
1951年9月,《歌唱祖国》正式发表。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9月15日出版的《
人民日报》用近半个版向全国读者推荐了《歌唱祖国》,包含歌谱和
孙慎撰写的唱法指导,并附上《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全文,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学唱《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并由各地文教机关负责组织、推广和传授,以求“全国人民普遍学会这两首歌曲,在国庆节整齐地热烈地唱出来”。10月29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
王莘时,夸奖《歌唱祖国》写得“好、好、好”,还将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赠予王莘,并为他签字留念。此后,《歌唱祖国》风靡全国,成为中国当代
音乐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歌曲之一。
1980年5月19日起,每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及清晨开播和夜间结束都以《歌唱祖国》为开始曲、结束曲。1990年5月1日起,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以《歌唱祖国》为出旗曲。
1965年《
东方红》的合唱版将原版第4段最后一句“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改为“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
《歌唱祖国》现行标准版与原版相比进行了五处改动:(1)“宽广美丽的土地”,“土地”原为“大地”;(2)“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多少”原为“一切”;(3)“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原为“太阳升起,万丈光芒”;(4)“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原为“五千年历史光辉灿烂”;(5)“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指引着”原为“指点着”。
《歌唱祖国》是由主歌、辅歌、主歌再现组成。即:主歌四句、辅歌六句、主歌再现四句反复两句。其结构严谨,简洁明快,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将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壮丽画卷犹如浓墨重彩勾画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聂耳的《
义勇军进行曲》凝结了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奋勇向前的斗争精神,那么《歌唱祖国》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富强奋力拼搏的爱国之情。在继承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革命年代群众歌曲创作的基础上,这部作品开启了新时期群众歌咏创作的新篇章,体现了新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作品曲调豪迈雄壮,节奏铿锵有力,情感深厚宽广,歌词朴实真挚,实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艺术性与群众性的完美统一,成为独立富强、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形象的生动写照。——《光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