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水东北至甲下邑①南,东历
琅槐县②故城北,《地理风俗记》③曰:博昌④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
山海经》⑤曰:
济河绝钜野⑥注
渤海,入齐琅槐东北者也。又东北,河水枝津⑦注之。《
水经》以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又东北入海。
郭璞⑧曰:济自
荥阳市至
乐安县⑨博昌入海。今河竭,济水仍流不绝。《经》言入河,二说并失。然河水于济、漯⑩之北,别流注海。今所辍流者,惟
漯水耳。郭或以为济注之,即实非也。寻经脉水,不如《
山经》之为密矣。
⑤《
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包括山川、道里、鸟兽、祭祀、医巫、风俗等,即下文的《山经》。
⑧
郭璞:郭璞(276—324),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今
山西省闻喜县)人,曾经注释的《
尔雅》《
方言》《山海经》《
穆天子传》等皆流传至今。
济水东北流至甲下邑的南边,东流经
琅槐县故城的北边,《地理风俗记》说:博昌东北八十里处有琅槐乡,就是原来的县名。《
山海经》说:
济河穿过钜野注入
渤海,注入
齐国琅槐东北。又向东北流,有河水支流注入。《
水经》以为注入大河,这是不对的。实际上是河水注入济水,而不是济水注入河水,又向东北流注入大海。
郭璞说:济水从
荥阳市至乐安博昌才入海。河水干涸了,而济水仍奔流不绝。《水经》说注入河水,也说错了。河水在济水、
漯水的北边,分流注入大海。断流的只有漯水,郭景纯以为济水注入,依照实际并非如此。探究经书,寻察水流,不如《
山经》来得
周密。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
山海经》过于荒杂,《
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
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
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
正如王先谦所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
尚书·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
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
水经注》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此卷的最后一句《经》文是:“又东至下邳睢陵县南,入于淮。”《注》文则说:“
济河与泗水,浑涛东南流,至角城,同入淮。《经》书睢陵,误耳。”从《经》《注》文字研究,说明在三国时代撰《
水经》时,济水已经不独流入海,而是
淮河的支流。《注》文说《经》文的差异,只是入淮的地点问题。《注》文说《经》文“误耳”,或许是从三国到
北魏这两百多年中的河道变化,不一定是《水经》的错误。所以到了《水经》和《
水经注》时代,济水已经不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四渎”一词已经时过境迁了。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
涿州市(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
山东省访求水道,后又游历
秦岭、
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