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阳平治都功印”玉印为重要的元代
道教文物,为元代以来张天师所用。“阳平”为道教“二十四治”的管理中心,“都功”指道教首领。该印玉质温润、雕琢精美、工艺细致,龙印钮显示至尊等级。
阳平治都功印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它是
青白玉质;边长12.2厘米,龙钮;刻九叠篆朱文“阳平治都功印”。汉末,五斗米道(道教)在各地设有道场,作为宗教和管理中心,称为“治”。当时立二十四治,“阳平”居首位,为五斗米道的总部。“都功”为治中职事,即道家的首领。此方“阳平治都功印”原为天师府所用,系正一宗坛的镇坛之宝,也是张天师在
道教中身份、权力的象征。
五斗米道曾立二十四治,阳平治为天师驻地,都功由天师自领。故其印为
张道陵身份权力的象征。现存有多颗。一称祖遗阳平治都功印,玉质厚七分,横长各一寸半,方纽。一称大阳平治都功印,厚七分,横长各二寸半,玉质,金螭纽。张宝训《龙虎山名胜文物古迹记》一文记载:天据傅勤家《道教史》引敬《真人府印说》:“‘
贵溪市县真人府印,凡大小四,其三皆曰:阳平治都功印’。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一《世传官私印剑考》云:祖遗玉刻阳平治都功印一颗,厚七分,横长各寸半,方纽,治净室也。丹印二颗,文同制一,厚七分,横长各二寸一分,五金杂成。玉刻大阳平治都功印一颗,厚七分,横长各三寸半,金璃纽,白如冰雪……银刻双纹阳平治都功印一颗,厚七分,横长各寸五分,明嘉靖五年赐也。”可见大阳平治都功印横长各三寸半,大小、地质、印纽都与“
江西省博”所藏边长12.2厘米的“阳平治都功印”契合。
现代道教的各种法事、科仪中,也常常会用到一颗印文为“阳平治都功印”的印章,用于重要的“上表”(即焚化写有特定内容的文书,意思是向昊天上帝呈送报告)时落款处盖章、
符箓上的盖章,未必由
张道陵本人才能使用;只有盖了该印章的文书,才被认为具有号令鬼神的能力。
现
江西省博物馆存在一枚硕大的明代张天师玉印。这枚玉印边长12.2釐米,为
青白玉质,洁白莹润,印钮为一威武凶猛的螭虎造型,雕琢精细,生动传神;印面为阳文九迭篆体“阳平治都功印”六字,印文线条流畅,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