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
杭州市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
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属中国电子工业百强企业。其核心子公司有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数源科技1999年3月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高科技的
电子信息产品为主业。主要经营数字视音频产品、数字彩色电视机、移动通讯系统及设备、智能楼宇等。
简介
2002年,是西湖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走出低谷,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再现勃勃生机的极不寻常的一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强化市场建设,加强基础管理,取得明显成效、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一年。
这一年,
集团公司与
三菱集团公司合资组建的三菱数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取得稳步发展,创建第二年已实现赢利;集团公司创建的西湖数源软件园,在边建设、边运作的过程中,初具规模,知名度不断提高,
新中大软件、
西安交通大学等40余家高新企业和著名学府入住,通过积极主动、迅速扩张,年内已将发展的触角延伸到省内其它城市,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集团公司的彩电主业,通过积极主动、迅速有效的调整,顺应了市场,一举扭转了亏损被动的局面,出现了高速增长。据统计,全年彩电产量达到了41.2万台,同比增长216%,彩电实现利润676万元。
巨大变化
西湖电子集团彩电业务出现转机是在2001年12月份以后,在短短的一年中,企业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更新观念
一、更新观念,重树信心,建立创新机制?
到2001年,连年的彩电价格战,已使国内众多的彩电企业被淘汰出局。此时,
集团公司下属企业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崩溃的边缘,主导产品彩电生产停滞,市场萎缩,就连公司的根据地
浙江省省内的销售也节节败退,市场占有率从首位下滑至第四,在生死关的时刻,公司首先想到的是摆脱困境,其关键在领导层的观念更新和信心重树。于是,公司组织了高管人员、中层干部学习《
华为的冬天》、《
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优秀管理文章,然后召开“头脑风暴会”,在这一次次的
务虚会上,企业干部中迸发出许多智慧火花,激发起他们振奋企业的信心。新观念、新思维渐渐地融进了人们的思想。大家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但决不能强调客观,应积极主动地在应变中求生存。企业应该扬长避短,不能与长虹、
TCL科技等大公司硬拼规模、拼价格,而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使企业长盛不衰。
企业各级领导观念更新、思想统一后,体现在行动上是工作作风的改变。公司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均能自觉做到“七提倡七反对”的工作作风。干部中间推诿扯皮现象少了,勇挑重担者多了;工作敷衍拖沓的少了,办事认真负责、讲求效率者多了;不思进取者少了,勇于创新者多了。干部们自觉地在职工中树立起开拓进取、大胆负责、无私奉献、品行端正的良好形象。
现在当你走进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院里,“朝八晚五”的工作方式,不再适应企业干部,在下班后、在双休日,办公室内常常能见到许多干部自觉加班;在各种会议上,各部门相互指责、埋怨的吵嚷声消失了,如果有人嗓门大,也是理直气壮地为企业的全局利益出谋划策,争论出最佳方案。干部们不畏困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带领职工在逆境中奋进,使企业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创新机制。
打破常规
二、打破常规,实现“跳跃式”发展?
2001年的4月,对数源科技来说应该是最艰苦的时期,长虹又发起了29英寸彩电降价25%的价格战,此时公司已到了“卖一台赔一台”的境地了。是主动应战,还是举手投降?面对生死抉择,公司果断地决定:采取“休克疗法”。一方面压缩部分生产线,维持最小生产量;另一方面主动应战参与价格竞争,公司将21英寸至34英寸所有规格的彩电,均打出极低的价格应战,此举出奇制胜,到年底已将所有的13万台库存产品售罄。尽管产品低于成本价销售出现了巨额亏损,但事实证明,如果产品压库存到今天,其售价还不到原来的一半。休克疗法,使企业轻装上阵、养精蓄锐,为企业迎接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去年底开始,公司根据市场化和专业化原则,对彩电主业进行了一场从生产、营销、开发和管理体制上的大变革,改变了原来企业生产销售、产品开发的传统格局。
在生产配套上,改变物流配送方式,把物资供应直接推向市场,选择国内实力强、技术先进、信誉好的大公司直接配套,进行集中采购,从而降低了生产采购成本,缩短了配套周期,减少了资金占用量。通过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后,一台21英寸彩电的材料成本下降了55元。不仅如此,生产管理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单台额定仅为27元,远远低于原来的生产成本。
在产品开发上,对普通成熟的彩电产品采取“拿来主义”,企业仅对产品进行技术上、工艺上的二次开发使其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由此,多品种、性价比高的彩电新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至去年12月份以来,数源激情“V系列”、清纯“T系列”、典雅系列、VS系列等新品层出不穷,公司以每月上市10款新品的速度,让广大消费者认识了一个全新的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产品销售市场建设中,公司以建立有效市场为目的,对营销策略和营销体制进行适应性调整。提出重点发展省内市场,以及北京、
上海市等大城市和沿海一带市场的营销策略,对营销网络进行梳理、整合。在省内,以地产品优势展开强化销售,做细做实市场,开发一片,巩固一片;在周边省份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高清晰
数字电视等高端产品出击,提升公司品牌在中心城市的形象,并辐射至全国。
在市场建设环节中,公司强化了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宣传。广泛交结新闻界的朋友,通过《
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
浙江日报》、《
杭州日报》、省市电视台等全国、省市各大媒体对公司科研成果、新品上市、公益活动等企业大事进行全方位报道宣传;同时在
春节、
国际劳动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黄金假日举办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积极参加
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深圳高交会、
上海市工博会、杭州西博会等活动使企业公众形象和品牌知名度逐日攀升。
技术创新
三、坚持技术创新,增添发展后劲
近年来,国内众多的彩电企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纷纷倒闭,为何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坚持至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依靠技术创新,公司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代数字彩电;依靠技术创新,公司快速有效地上市了全新的V、T系列彩电,为企业走出困境,重现兴旺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创新中,企业积极研制居世界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前瞻性的高端产品。2002年,公司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2英寸液晶显示背投彩电通过信息产业部鉴定;公司研制的国内屏幕最大的30英寸数字高清晰度液晶电视率先在国内上市。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的面世,已充分显示出企业的综合实力。
此外,企业视产品质量为生命,强化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ISO9001体系认证要求动作,以质量零缺陷为目标,加强各项基础管理,从而不断提高车间生产直通率、商业开箱合格率。全年,公司的彩电产品开箱合格率达到了99.7%,初月返修率低于2%,达到同行领先地位。数源·西湖彩电在国内首批获得“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即“3C”认证证书;出口产品获得CB证书。在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杭州跟踪站举行的问卷调查中,数源·西湖品牌满意率达到100%。
以人为本
四、以人为本,建立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企业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基本保证。在彩电行业价格战不断升级中,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影响了职工对搞好企业的信心。对此,
集团公司不失时机地对职工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组织开展“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大讨论,以及开展“诚信、敬业、守纪、奉献”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形成并强化了发展是硬道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职工增强了紧迫感,重新树立起信心,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多作奉献,无怨无悔地承担重任。2002年
元旦、
春节时间,数源彩电销量猛增。期间,车间生产工人为确保市场供货,连续加班加点40天,涌现出许多“舍小家,顾大局”的感人事例。关键时刻企业职工表现出崇高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
集团公司还积极鼓励职工参政议政,希望职工知情知底、出谋划策。公司坚持办好厂报、广播、宣传橱窗和内部局域网,使之成为企业内部沟通信息的良好渠道。公司建立起厂务公开制度,在一些重大制度、方案出台前都提交职代会审议,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定时,让职工从源头参与。并且,积极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等等。
相信依靠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聪明才智,企业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努力完成各自的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依靠这支团队,企业突出了重围,步入了兴旺。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这一年多的改革调整发展,使彩电业务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大好局面。目前,企业又在下沙工业区开通了二条彩电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重点销售客户增加了一倍,市场进一步巩固。在
杭州市地区,数源西湖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重新回到了第一位。企业重新进入高速增长的轨道。“彩电重新回到凭票时代”、“数源高清晰度彩电热销
上海市”等醒目报道不断见诸全国、省市等大报。迅速崛起,重显兴旺的“数源现象”,引起了《
经济日报》、《
经济观察报》等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特派出了编委、资深记者前来公司实地考察,进行专题报道。
一年的努力,创造出良好的业绩,增强了企业二次腾飞的信心。如今,
集团公司将紧紧抓住21世纪全球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机遇,按照
杭州市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围绕企业信息家电、通信、IT、房地产4大主业齐驾并驱的战略规划,做大做强西湖电子。2003年,西湖电子集团将继续以
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开拓创新,瞄准生产彩电100万台、手机200万部、光学引擎3000台,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的超常规发展目标,大踏步前进。
获得荣誉
2008年,根据
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