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社会性与写作的个性化/119 文学: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123 中国
左派文论的当代反思/135
这本集子把“文学精神”作为主题,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曲折多变,流派纷呈,在艺术上各有千秋,至今还在演进,未有止境。其中,最能吸引读者的,是许多作品里蕴涵着一定的文学目标和社会理想。这些目标和理想并不一致,有的我们今天未必能够认同。然而,这些作者有坚执的目标,有热切的理想,从而散发出他们的生命热力,却都是应该肯定的、赞赏的。
为了使文学具有这种内在的精神、巨大的魅力,作家应当怀抱人道理想,投入自己的生命,以真诚的态度,真切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灵,表现和探测其复杂状态,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中去,直抵人性的深处。这样,即使一部作品在语言和描写上有点芜杂的地方,小有瑕,也不足深怪,也可以称为优秀之作。那样的文学作品,必然会闪现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所固有的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有的是正面表现的;有的是通过对丑恶、灰暗的人和现实的否定而折射出来的,因而作家对丑恶、灰暗的东西不能认同甚至欣赏,也不能止于惟妙惟肖的描写和反映,或只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说到“反映”,我们常常指向外在的现实,对深入反映现实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其实,写出作家心中的真实,也是一种“反映”。在反映外在现实的同时,从正面或反面反映出作家理想中的人和社会,这更值得赞赏。这一种反映,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这种超越,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学精神。
王铁仙,1941年生,
诸暨市。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1985年本科任教期间获
上海市首届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曾任华东师大副教务长(1986—1992)、副校长(1992—2001)。著有《瞿秋白论稿》(1984)、《瞿秋白文学评传》(1987)、《新时期文学二十年》(2001),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学卷》(2005)、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2002—)等。在《
中国社会科学》、《
新华文摘》、 《
文艺理论研究》、《
学术月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和论文获多项奖励,其中《瞿秋白论稿》获
上海市首届(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奖,《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2—2003)优秀成果奖论文类
一等奖、《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004—2005)优秀成果奖论文类
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