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预防是指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预先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以及行政、法制、经济等管理手段的总称。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
人为因素
在
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在人类严重破坏了坡地植被之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是水利工程护岸的工程施工,路基的清理,堤坝的削坡产生的废土、废渣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平整,道路施工修建等。此外,工程扰动也会增加水土流失,工程扰动主要指护岸工程区,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及占地拆迁安置区等。由于水利工程跨越的地貌多样,地面扰动类型多,水土流失难以避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预防和治理的方式来减少水土流失。
土壤破坏
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开挖工程面积较大,地表的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打破了原有
土层与植被间的平衡关系,导致土层在雨水冲刷下及
风蚀作用下的抗蚀能力减弱,从而易造成水土流失。
废弃土石方处理不当
水利工程挖方较大的区段施工中,通常路段的挖方量要高于填方量,由于地形复杂,不便运输,通常是将多余的土石方堆放在开挖基坑旁,未进行有效的废弃土石方的处理,在雨水冲刷下会造成水土流失。
施工废弃物处置不当
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作业中所产生的土石渣料未合理处置,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取土坑、弃渣场处理不当
水利工程完成施工后,未及时对取土坑、弃渣场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地表破坏
水利工程的施工地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地表的开挖、扰动、随意堆弃,地表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堤坝边坡位置的
土层,遭受破坏后稳定性极差,水土流失严重。
土层结构变化
地表土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地表土由单一的土壤变成了岩石、土壤松散
混合物,抗侵蚀能力下降,同时也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的生长环境,植被难以生长,无法通过植物根系来固定土壤,水土流失加剧。
流域综合治理
各县(级)政府对流域综合治理要高度重视,一个流域或者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管理。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因为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治理管理中,只有各相关部门(如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行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综合”治理。而这种部门的合作包括了技术合作和政策层面的协调和统一。相比较而言,技术层面的协作要比政策层面的协作容易一些,而真正要实现政策层面的协作和统一,就需要政府部门内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可分为宣传措施、政策措施和监管措施三类。宣传措施旨在通过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各界的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政策措施则是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地方配套规范性文件。监管措施则涉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执法队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及时治理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
管护措施
管护措施包括管理和看护两方面的内容。管理措施是为了调动全社会治理小流域的积极性,提高治理效果和水平所采取的
项目管理措施。看护措施主要是为维护和保护治理成果而采取的措施,分为自管、专管、监管措施。对于属于个人所有或承包的区域内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以自管为主,村集体所有的水保设施,则主要以村级管护员专管为主。而对于国有水保公共设施,则主要以职能部门监管为主。应鼓励流域群众参与,发挥乡土知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作用,使水土保持科学技术能够与当地的乡土知识建立高度的兼容性。培养和提高当地群众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地保护和巩固水土保持项目的成果,在实现流域群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生物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配置上要求土地整治与造林
种草措施相结合,对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并结合生活及美化要求。在具体布设上,应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绿化和美化的有机结合,实行近灌远乔,形成综合性保水保土的防护体系。造林树种的选择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立地条件进行选择。“二退二还”“二防二治”等措施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还包括农田防护林、护沟林及封禁治理,以促进生态自我修复,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的能力。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分级截流泄洪和小塘坝工程。分级截流泄洪是在山丘自然林与耕地交界处建造截流沟,防止山水冲刷耕地,并在岗坡地中部和下部分别开挖截流沟,以防止坡面水土流失和洪水倒灌。小塘坝工程是在山与山之间的沟谷里修建小塘坝,用于蓄积地表水,既能蓄洪调洪,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并能综合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