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近年来,该县逐步形成涵盖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等方面内容、独具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统,并先后成为“全球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部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全国共有298个项目入选,万年县稻作习俗成为
江西省新入选12个项目之一。
幸运总是垂青于万年。2012年6月29日,
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翱夫等人的论文《中国仙人洞早期陶器20000年》,宣布世界最早的陶器出现在2万年前的万年仙人洞,比首次公布的时间前推了3000多年。这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再次强化了万年作为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的崇高地位。
一生致力于考古研究并全程参与中美专家考古的王炳万记忆犹新:2008年第三届稻作文化节开幕当天,北京大学及
哈佛大学、
波士顿大学一批科学家相聚万年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针对学术界、社会上对上世纪90年代此地出土文物年代鉴定的质疑,当即决定:中美科学家再次携手合作,用最新科技手段揭开仙人洞文物的神秘面纱,展现万年稻作文化的神奇魅力。
有多项研究成果的县博物馆馆长王团华也深有感触:1993年和1995年,由著名考古学家马尼士、
严文明率领的中美考古队,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找到了距今1.2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植
硅石标本、1.7万年前的夹
粗砂圜底陶罐,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农业考古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