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是人体内部的的一个复杂防御机制,能够保护身体免受外来或危险入侵者的侵害。这些入侵者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真菌)、
寄生昆虫(例如
植物病原线虫)、
癌细胞以及移植的器官和组织。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这些潜在有害的外来抗原(任何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刺激免疫反应的物质),激活和动员防御力量来抵御它们,攻击并控制这些入侵者,最终结束攻击过程。
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先天免疫、获得性免疫、
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
淋巴。免疫系统通过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确保身体能够有效地识别、攻击和清除入侵者,同时避免对自身组织造成损害。当免疫系统功能失常时,可能会导致各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或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抵抗感染)。
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物理屏障,如皮肤和黏膜,它们阻止
病原体进入体内。此外,
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在体内巡逻,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寻找并消灭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这些防御时,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会启动,包括特异性免疫反应,其中某些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记忆特定的病原体,产生抗体以锁定并破坏这些抗原。癌症和癌症治疗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和患病的风险。在癌症患者中,感染的症状可能难以识别,且免疫系统可能无法迅速有效地对感染做出反应,导致病程延长。因此,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任何感染迹象都应被视为紧急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在癌症治疗期间,患者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以降低因免疫系统减弱而增加的感染风险。
系统定义
免疫系统并非完全有效,因为病菌或寄生虫能不断演化来感染
宿主。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防卫
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
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1.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这种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功能被称之为免疫防御。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2.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
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这种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功能被称之为免疫监视。清除
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
免疫细胞与病毒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3.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使免疫系统
内环境保持稳定。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
组成结构
免疫器官
一、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根据分化的早晚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前者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后者是T、B
淋巴细胞定居、增殖的场所及发生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骨髓:
骨髓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主要的造血器官,是各种
血细胞的重要发源地。骨髓含有强大分化潜力的多能
干细胞,它们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分化为不同的造血
祖细胞,进而分化为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髓系干细胞和
淋巴系干细胞。淋巴系干细胞再通过胸腺、腔上囊或类腔上囊器官(骨髓),分别衍化成T细胞和B细胞,最后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哺乳动物和人的B
细胞在骨髓微环境和激素样物质作用下发育为成熟的B细胞。
胸腺:
胸腺由突起连接成网状的胸腺基质细胞(TSC)及网眼中的
胸腺细胞、
骨髓来源的单核一巨噬细胞、胸腺树突细胞、
结缔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等构成。
胸腺皮质区密布了不成熟的胸腺细胞,它们逐渐向髓质区迁移,经过双阴性细胞、双阳性细胞,最终发育为成熟的单阳性胸腺细胞——T细胞。在这过程中,遍布于皮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的巨噬细胞(Mφ)、胸腺树突细胞在胸腺细胞表面MHC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胸腺位于胸骨后、心脏的上方,是T
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胸腺的大小和结构随年龄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胸腺于胚胎20周发育成熟,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到出生时胸腺约重15~20g,以后逐渐增大,至青春期可达30~40g,青春期后,胸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退化,到老年时基本被
脂肪组织所取代,随着胸腺的逐渐萎缩,功能衰退,
细胞免疫力下降,对感染和肿瘤的监视功能减低。
胸腺具有以下3种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对外周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具有调节作用;
3.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外周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又称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
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细胞在外来抗原刺激下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之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肠集合淋巴结以及在
呼吸道和
消化道黏膜下层的许多分散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研究显示盲肠和扁桃体内有大量的淋巴结,这些结构能够协助免疫系统运作。
扁桃体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
脾: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
血细胞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脾是
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
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演变为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具有4种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的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淋巴结: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
免疫细胞的小型战场。当因感染而须开始作战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人全身有500~600个
淋巴结,是结构完备的外周免疫器官,广泛存在于全身非粘膜部位的淋巴通道上。淋巴结具有以下功能: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4.过滤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亦称粘膜免疫系统(MIS),主要是指
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
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
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
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P)及
阑尾等。主要包括肠相关
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等。
1.肠相关淋巴组织: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PP)、淋巴小结、上皮间
淋巴细胞、固有层弥漫分布的淋巴细胞等。
⑴M
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抗原转运细胞。存在于肠集合淋巴小结和派氏集合淋巴小结。
⑵上皮内淋巴细胞:存在于小肠粘膜上皮内。约40%为
胸腺依赖性,60%为非胸腺依赖性。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2.鼻相关淋巴组织:包括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及鼻后部其他淋巴组织。其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
病原菌的感染。
3.
支气管相关
淋巴组织:主要分布在各个肺叶的支气管上皮下。其主要是B细胞。
盲肠
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生产分子来指挥
免疫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细胞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
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T淋巴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
病原菌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的组成
细胞;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细胞;B细胞。
淋巴细胞
⑴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
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如T细胞定居于副皮质区,B细胞定居于浅皮质区;不同功能的
淋巴细胞亚群也可选择性迁移至不同的淋巴组织。
⑵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其意义有:
⑴ 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有助于增强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
⑵ 增加与抗原接触机会,有利于产生初次或再次免疫应答;
⑶ 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⑷ 传递免疫信息到全身,有利于免疫细胞的动员和效应细胞的迁移。
淋巴细胞分类: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
1.B淋巴细胞:由哺乳动物
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
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成熟的B
细胞主要定居在外周
淋巴器官的淋巴小结内。B细胞约占外周
淋巴细胞总数的20%。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和提呈可溶性抗原。
2.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在
胸腺中发育成熟。主要定居在外周淋巴器官的胸腺依赖区。T细胞表面具有多种表面标志,TCR-CD3复合分子为T细胞的特有标志。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几个不同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免疫。在病理情况下,可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和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化的NK T
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1.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NK T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B-1细胞、γσT细胞等。
2.功能:固有免疫细胞主要是发挥非特异性抗感染效应,是机体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防御细胞,能对侵入的
病原体迅速产生免疫应答,亦有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
骨髓红细胞和白细胞就像免疫系统里的士兵,而骨髓就负责制造这些细胞。每秒钟就有800万个
血细胞死亡并有相同数量的细胞在这里生成,因此骨髓就像制造士兵的工厂一样。
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
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以
病原菌为例,吞噬、杀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吞噬细胞和病菌接触、吞入病菌、杀死和破坏病原菌。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其中的
溶菌酶、
绿过氧化物酶、
乳铁蛋白、
防御素、活性氧物质、
活性氮物质等能杀死病菌,而
蛋白酶、多糖酶、
核酸酶、脂酶等则可将菌体降解。最后不能消化的菌体残渣,将被排到吞噬
细胞外。
细菌被吞噬在吞噬细胞内形成
吞噬体;溶酶体与吞噬体融合成吞噬溶酶体;溶酶体中多种杀菌物质和
水解酶将细菌杀死并消化;菌体残渣被排出细胞外。
病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其结果根据病菌类型、
毒力和人体免疫力不同而不同。
病原性球菌被吞噬后,一般经5—10分钟死亡,30—60分钟被破坏,这是完全吞噬。而
结核分枝杆菌、
布氏杆菌、
伤寒沙门氏菌、
军团菌属等,则是已经适应在
宿主细胞内寄居的胞内菌。在无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体中,它们虽然也可以被吞噬
细胞吞入,但不被杀死,这是不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可使这些病菌在吞噬细胞内得到保护,免受机体
体液中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菌物质或抗菌药物的有害作用;有的病菌尚能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反使吞噬
细胞死亡;有的可随游走的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流扩散到人体其它部位,造成广泛病变。此外,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溶酶体释放出的多种
水解酶也能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对人体不利的免疫病理性损伤。
免疫分子
1. 膜型分子:TCR;BCR;CD分子;粘附分子;MHC分子;
细胞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
1.概念:具有抗体活性或
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称之为免疫球蛋白。
2.分类:
⑴分泌型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症状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
⑵膜型球蛋白:主要构成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3.功能:
⑴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⑵激活补体; ⑶穿过
胎盘和黏膜; ⑷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⑸结合Fc段受体:IgG、IgA和IgE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
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①调理作用;②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③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补体
1.概念:补体是一个具有精密调节机制的
蛋白质反应系统,是体内重要的免疫效应放大系统。其广泛存在于
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包括30余种成分。
2.组成:⑴补体固有成分; ⑵补体调节蛋白; ⑶
补体受体。
3.功能:⑴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⑵调理作用; ⑶免疫粘附; ⑷炎症介质作用。
4.激活途径:⑴经典途径; ⑵MBL途径; ⑶旁路途径。
1.概念:细胞分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
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2.分类:⑴白细胞介素; ⑵趋化因子; ⑶
肿瘤坏死因子; ⑷
集落刺激因子;
⑸
干扰素家族:包括IFN-α、IFN-β、IFN-ε、IFN-ω、IFN-κ、IFN-γ;
⑹其他
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黏附分子
1.概念: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
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2.分类:⑴免疫球蛋白超家族;⑵整合素家族;⑶
选择素家族;⑷粘蛋白样血管地址素;⑸钙黏蛋白家族。
3.常见黏附分子:如CD4、CD8、CD22、CD28、CTLA-4、ICOS等。
4.功能:⑴
淋巴细胞归巢; ⑵炎症过程中
免疫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⑶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或抑制信号。
免疫组织
皮肤与粘膜
1.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
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可阻挡病原侵入。
2.化学屏障:皮肤黏膜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如
胃酸、唾液等,是抵御
病原体的化学屏障。
3.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可通过与病原体竞争或通过分泌某些杀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抵御作用。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的胶质膜组成。其组织结构致密,能阻挡血液中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和脑室,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婴幼儿血-脑屏障尚不够完善,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
由母体
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组成,正常情况下,母体感染的
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难于通过
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但若在妊娠3个月内,此时胎盘结构发育尚不完善,则母体中的病原体等有可能经胎盘侵犯胎儿,干扰其正常发育,造成畸形甚至死亡。药物也和病原体一样有可能通过母体侵犯胎儿。因此,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早期,应尽量防止发生感染,并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副作用较大的各类药物。
系统分布
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特别是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在机体内不断地产生、循环和更新。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辨别力,能精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能接受、传递、扩大、储存和记忆有关免疫的信息,针对免疫信息发生正和负的应答并不断调整其应答性。因此,免疫系统在功能上与
神经系统和
内分泌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也会对人体极为不利:人体的识别能力异常容易导致过敏现象的发生(使用某种食物、注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休克),反之则会引起反复感染;人体的自稳定能力异常,会使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作出反应,引发自身免疫疾病,诸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人体的免疫监视的功能降低,如同失去了一位“警卫员”,使肿瘤有了可乘之机。由此可见,人体免疫系统对人类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稳定,人类很有可能会被病毒、细菌这些病原体侵害、折磨。
免疫机制
为了解决这困难,宿主演化出能辨识并有效中和病菌的机转。
原始免疫机制
即使
单细胞动物如细菌也有特别的
酵素来对抗病毒的感染。基本免疫机制还保留在如植物、鱼类、
爬行纲及昆虫的后代;其演化自古代
真核生物,该机制包含抗微生物肽的
防御素、
模式识别受体,及补体系统。
脊椎动物免疫机制
而最复杂精巧及近晚演化的免疫机制,则为脊椎动物[所拥有。像人体这般的脊椎动物,其免疫系统包含许多种类的
蛋白质、
细胞,器官及组织,形成一繁复互动的系统。这系统的其中一部分则随时间的演进能对特定的病菌产生更有效率的辨识能力。这对病菌的适应过程能产生
免疫记忆,从而对将来重复感染的病菌有着更强的保护能力。这后天免疫的产生过程即是疫苗的基本原理。
重要物质
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皮肤由多层扁平细胞组成,能阻挡
病原体的穿越,只有当皮肤损伤时,病原体才能侵入。粘膜仅有单层柱状细胞,机械性阻挡作用不如皮肤,但粘膜有多种附件和分泌液。例如
呼吸道粘膜上皮
细胞的纤毛运动、口腔唾液的吞咽和肠蠕动等,可将停留在粘膜表面的病原体驱赶出体外。
皮肤和粘膜能分泌多种杀菌灭毒物质。例如皮肤的汗腺能分泌
DL-乳酸使汗液呈酸性(pH5.2-5.8),不利于细菌生长。
皮脂腺分泌的
脂肪酸,有杀细菌和真菌作用。不同部位的粘膜
腺体能分泌
溶菌酶、
胃酸、
蛋白酶等各种杀菌物质。
人体的正常菌群也有拮抗
病原体的作用。例如口腔中的唾液
链球菌产生的
过氧化氢能杀死
脑膜炎奈瑟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念珠菌等;咽喉部的甲型链球菌能抑制肺炎链球菌生长等。
免疫屏障
人体为避免感染所提供的保护包括:物理屏障、
化学屏障及生物性屏障。
物理屏障
叶子的腊状角质层、昆虫的外骨骼、蛋的壳膜与皮肤等都属于物理屏障,这是第一层抵御。然而,人体不可能与外界百分百隔离,所以需要其它方式来保护像肺、肠子及泌尿生殖道等人体的“漏洞”。以肺为例,咳嗽与打喷嚏就能将致病源与刺激物排出
呼吸道。眼泪与尿液可以将致病源冲洗出去,而由呼吸道与泌尿生殖道所分泌的黏液则能将微生物给黏附起来。
化学屏障
同样也能防止感染。皮肤与呼吸道能分必抗生素胜肽,如β-defensins。唾液、眼泪与乳汁中的酵素,如溶解酶与A型磷脂质酶具有抗菌的效果。月事后的女性靠著微酸性的
阴道分必物提供化学屏障,男性精液则靠
防御素与锌离子来杀死致病菌。致病源随食物下肚后,胃中的
胃酸与
蛋白酶能提供强力的保护作用。
生物性屏障
在泌尿生殖道与肠胃道内,
共生细菌会和入侵的致病菌争抢食物与生存空间,有时它们也会改变所处环境的pH值或铁含量以增加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生物性屏障。借此,致病菌无法达到足够数量来造成疾病。然而,大部分抗生素只能(非特异地)消灭细菌,而对
霉菌完全无效,所以口服抗生素可能反而使霉菌“过度滋长”,造成所谓的阴道念珠菌感染症(酵母菌感染)。证据指出,将
益生菌(如优格中常见的纯种培养乳酸菌)引入小孩体内,受感染的肠道能很快再次恢复得健康而平衡。近期对细菌性肠胃炎、发炎性肠疾病、
尿道感染及手术后感染的研究更指出,同样的方法应用在这些疾病上也有异曲同工之效。
系统功能
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
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天然免疫功能的抵御。一般经7-10天,产生了获得性免疫;然后两者配合,共同杀灭病原体。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
保护
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清除
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
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修补
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
营养免疫学的研究焦点就在于如何藉着适当的营养滋养身体,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最佳状态,进而使的免疫系统更强健,这是由
陈昭妃博士取中国人对本草植物的使用心得,并融合对于营养免疫学的深入研究所创造的,是一门新世纪的健康科学,更是新时代的健康主流。
系统职责
天然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
病原体的一系列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并能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不同种的生物免疫系统有差异。例如人不会得鸡霍乱也不会被犬瘟病毒感染;同样,动物不会患
麻疹。然免疫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密切联系。
士兵工厂
骨髓红血球和
白细胞就像免疫系统里的士兵,而骨髓就负责制造这些
细胞。每秒钟就有800万个血球
细胞死亡并有相同数量的细胞在这里生成,因此骨髓就像制造士兵的工厂一样。训练场地:
胸腺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样,胸腺是训练各军
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
战场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血球的小型战场。当因感染而须开始作战时,外来的入侵者和
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身体受到感染,而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咽喉守卫者
扁桃体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
免疫助手:盲肠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生产分子来指挥
白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血球在
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肠道守护者
病原菌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
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T淋巴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工作过程
免疫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进入到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首先发起进攻,将它们吞噬到“肚子“里,然后通过酶的作用,把他们分解成一个个片断,并将这些微生物的片断显现在巨噬细胞的表面,成为抗原,表示自己已经吞噬过入侵的病菌,并让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知道。
T
细胞与巨噬细胞表面的微生物片断,或者说微生物的抗原,连着相遇后如同原配的锁和钥匙一样,马上发生反应。这时,巨噬细胞便会产生出一种
淋巴因子的物质,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激活T细胞。T细胞一旦“醒来”便立即向整个免疫系统发出“警报”,报告有“敌人”入侵的消息。这时,免疫系统会出动一种杀伤性T
淋巴细胞,并由它发出专门的B淋巴细胞,最后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专一的抗体。
杀伤性T淋巴细胞能够找到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一旦找到之后便向杀手那样将这些受感染的细胞摧毁掉,防止致病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
在摧毁受感染的
细胞的同时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结合是知识去治病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免疫系统终于保为主类的身体。
当第一次的感染被抑制住以后,免疫系统会把这种致病微生物的所有过程用具的记录下来。如果人体再次受到同样的致病微生物入侵,免疫系统已经清楚地知道该怎样对付他们,并能够很容易、很准确、很迅速的作出反应,将入侵之地消灭掉。
过敏反应
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烈也能导致疾病,这是因为过度反应的免疫会将自身组织当成外来的病菌而攻击所产生,此即为
自体免疫性疾病。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包含
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一型
糖尿病及
红斑狼疮。人体免疫对疾病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目前科学研究的重点。先天免疫后天免疫非专一性反应 致病源与抗原专一性反应 病源曝露后立即有强烈反应 病源曝露后须过一段时间才有强烈反应
细胞性和
体液性物质 细胞性和体液性物质 无
免疫记忆 具免疫记忆 可在所有生物体内发现 仅可在具有下颔之
脊椎动物体内发现无论先天免疫或后天免疫都必须懂得如何分辨自体及非自体分子。在免疫学里,自体物质是指那些免疫系统能在陌生物质中辨识出的自体分子。相反地,非自体分子是指被辨识为外来物的物质。部分的非自体分子被称作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被认为能够与特异的免疫受体产生键结,从而刺激免疫反应的发生。
历史年表
1798年 Jenner尝试接种法从而开启了
遗传学的大门
1881-1885年 Pasteur制出抵御
霍乱,炭病,
狂犬病的疫苗
1882年 Mechnikov发现了巨噬细胞的噬菌性
1890年 Behring尝试使用
被动免疫疗法治疗
破伤风1900年 Landsteiner发现了ABO
血型。红十字会建立
1906年 Pirquet发现了过敏症
1910年 Dale发现了
组胺并建立了抗组胺剂工业
1944年 Medawar尝试皮肤移植(但排斥反应剧烈)
1947年 Owen发现了孪生子间相互不产生排斥
1957年 Isaacs和Lindemann发现了
干扰素1971年 发现了T细胞抑制效应
1974年 Jerne推断出免疫控制的整套理论构架
1975年 Milstein及Kohler制出单克隆抗体
1981年 天花绝了,爱滋来了
1984年 发现T细胞受体结构
1987年 发现I型MHC结构
运行机制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
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
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
溶菌酶、
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这些物质的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
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它抗菌因素发挥作用。例如补体对
霍乱弧菌只有弱的抑菌效应,但在霍乱弧菌与其特异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中若再加入补体,则很快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
杀伤性T
淋巴细胞能够找到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一旦找到之后便像杀手那样将这些受感染的细胞摧毁掉,防止致病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
在摧毁受感染的细胞的同时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结合使之失去致病作用。
通过以上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免疫系统终于保卫住了的身体。
产生抗体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自然防御系统,即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危险的外源物质,如
肝炎病毒,进行免疫清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在接触病毒后,很难将病毒从体内清除出去,而免疫功能良好的人,则很少发展成为慢性感染。
在讨论免疫系统时,频繁用到的两个重要术语,是抗原和抗体。可以想象,抗原是外来物质(如:肝炎病毒),抗体是免疫系统中与抗原作战的士兵。当抗原(如:乙肝抗原)感染机体时,免疫系统制造出来相应的抗体,即乙肝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在一起,并将抗原从身体中清除、因此人体对于
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
可以通过特殊的化验检测出特异的
肝炎抗原和抗体。这些化验表明,为了确定患者与肝脏有关的异常是否因为
病毒性肝炎引起,是哪一种肝炎,进行肝炎
血清学检查是很重要的。
人体防线
人体共有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
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
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
DL-乳酸、
脂肪酸、
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清除异物。
2.第二道防线
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多数情况下,这两道防线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
3.第三道防线
主要由免疫器官(
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组成。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参考资料
免疫系统概述.www.msdmanuals.cn.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