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庚延,祖籍
景县,1940年出生于
山东省德州市,1962年毕业于
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天津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等职,在美院教学期间,对教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年师从王颂馀先生修山水、书法、画论,所作山水继承传统,并取西画之长,朴实厚重,气势畅达。
人物履历
1973年至1985年为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画专业负责人,对教学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主攻山水,其山水博大、厚重、洞达,更擅长画水对前人有重大突破,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自成一家。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负责人,
天津市高职评委。擅长山水,兼工人物、书法、画论。其山水形成自己的风格,对前人有明显的突破。其作品不重形式,追求“洞达”。攻山水多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了自己的程式,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作品多次参加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及国内外展览,并在国内外有大量作品发表并广为收藏。
白庚延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探索。他在用水墨表现水景方面拓展了中国画的传统语言,赢得中国画界高度的肯定,被誉为“
白氏水法”他的许多作品早已享誉海内外,他独到的艺术风格,也早就引起了书画界收藏家的关注。白庚延先生作品多次全国美展和国际画展。2005年2月14日至5月25日,白庚延个人画展在纽约
联合国总部举行,成为我国第一位到联合国举办画展的国画家,他获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艺术成就金奖”。作为在中国画坛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家,白庚延先生在
天津市生活和工作了近50年,在
天津美术学院担任教授的几十年中,建构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画教学体系,为天津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是天津艺术界的骄傲。
天津画院院长
何家英在研讨会上说,“如果说我这一生当中,挑出一个最重要的老师,那就是白庚延先生,因为他从根本上使我认识到了绘画的规律,而不是从一招一式,一笔一墨来学到老师的一招半式,这样使我们能够超越一种传统的样式,用自己的心去看待自己,看待对象,去感知对象,去画那些美好的事物。他塑造我们的是一种独立创造性的这样一种思维。”专家们认为,白庚延先生胸怀“山水画-要为民族
造像”的宏伟志向,数十年来,他着力通过山水画来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和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他的画气象博大,豪迈豁达,人们从他的山水画可以明确地读出气象昂扬的当代中国精神。在几十年的探索中,白庚延游遍名山大川,然而他绘画的取材更集中于北方山水。尤以
黄河、
太行山、长城为重点。他擅于画水,所画黄河最富个性与创造性——或
急流奔湍,或激浪拍空,或潮平如镜,或平波浩渺,寄托着他对养育了
中原地区母亲河的深厚感情。这些特点从本次展出的《雪浪壮观浩气生》、《潮平浪》、《白波流雪》、《涧谷雷鸣》可见一斑。他笔下的大山,多取高远之势,壁立千仞,浑融沉厚,气势强悍;展出的《冬晴寥落太行眠》可谓典型。他笔下的坡谷丘陵,多取平远之势,或
清明节,或朦胧,或跌宕,或辽阔,流溢着北国土地的诗意。其画法,大致脱胎于北派的斧劈系,以水墨块面和虚实处理为主,引入光的因素,赋予画面以阴晴明灭的变化和生命活力。浑厚、真实、亲切,强烈的整体感、现代感和充沛的诗情,成为其山水作品的基本特征。
艺术特点
采众家之长,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浑厚自然,洞达博大
白庚延是那种能让你能感受到灵魂的画家。他全身心投入创作,并力图把整个心灵世界都放进作品中。面对这样的画作,让人很难无动于衷。画面里深厚的精神寄寓和文化内涵,会让你思索、追寻、体味,因一种心灵的沟通而愉悦。甚至心弦为之激荡,灵魂受到震撼,这是审美中难得一遇的高境界。
数十年来,他派不分南北,人不分今古,甚至西洋画法都着力研习。
韩熙载曾提出“洞达”的概念,但历代画家能有出色表现的并不多。白庚延借鉴西画某些构成方法,以局部表现整体,突出某一点,画得很细很深,作到“洞”;而其他部分则大胆放松,形成很强的整体感,作到“达”。这种洞达的追求,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新颖独特,极具个人气派。
白庚延是画大画的人。所谓大,非指张幅,亦非指题材。有人以丈二匹画千里江山,仍让人感到是地局天促的小画;他有时在幅不盈尺的小纸上画拳石寸草,也让人感到时空无极。画的恢宏来自胸襟的博大。古人说:“胸中有丘壑”,丘壑在白庚延笔下不过是表现胸襟的道具,盛在他胸中的应该是历史的沧桑,世间的风云和人生的波澜。
白庚延恪守“师造化”的古训。他重视写生,差不多跑遍了整个中国。“搜尽奇峰打草稿”,就连他笔下的野草闲花,也是写生所得。几株常见的向日葵,也会让他花费半日时光,勾出一叠写生稿来。他写生不是为了逼真地再现生活中的某景某物,而是把写生所得,经过提炼和熔铸,用自己的笔墨重造出来,成为抒情写意的手段。白庚延不是为写景写照,为物传神,而是以景抒情,借物写意。他画大漠流沙,画高山云崖,画南国花树,画长河无尽的洪波……
既重笔墨,更重意境,深沉雄大,别具特色和时代风貌
白庚延作画常常泼墨如云,在画面上造成强烈的明暗、疏密和浓淡的对比,造成宏大的气势,造成饱满的精神。但不失空灵和疏朗。白庚延有些画,一根线、一点墨、一片颜色,都仿佛有着金属的质量,像经过火铸锤锻,沉甸甸掷地有声。这是笔力使然。他不追求甜的效果,要的是厚重,是苍茫,是生涩,是力度。看他的画,不会使人想到“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耆卿,只会想到放歌“大江东去,浪淘尽……”的
苏轼。
白庚延许多作品都是有血性的山水画。在社会激烈变动,而文艺又流行消闲化、通俗化,复制化、快餐化的历史语境中,这种严肃的、深刻的、真诚的作品就更为可贵。白庚延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对祖国对民族深挚的爱,对现实状况、对历史进程的深刻关心,成为他艺术创造的思想基础和不竭动力。这些,又赋予画面充实的理性光辉和浓重的感情色彩。他有一个情结,有一个从未动摇的信念,就是“山水画要为民族造像!”这成为他生命活动的主要指归。他以特有的坚韧,义无返顾地沉潜奋斗几十年。www.findart.com.cn
在白庚延的许多画作中,经常能体味到“落后,但生机无限”这样的主题。《黄沙漫漫春来迟》画的是沙漠中的一组灌木群,在恶劣的环境中萌发新芽。它们一片鲜红,挺拔向上,有不可扼止之势!整幅画面生机勃发,是顽强生命的颂歌。他笔下的戈壁、
太行山、祁连、长城等等,在呈现贫瘠、冷峻、艰险、苍凉的同时,又无不洋溢着顽强的生命活力,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不屈不挠的抗争意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
自创一格,始终不渝追求真正艺术上的自我
对中国书画这样历史悠久而近乎完美的艺术,最难的莫过于创新了。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对前人有一点点突破,都决非易事。白庚延的水法别开生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跨进了一步,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宝库。
白庚延对水的画法倾向于写实。他舍弃了前人用线、用淡染、用倒影的成法,往往借助高光在纸上造成浪花飞溅、堆积和涌动的效果。那波纹,则是把表现山石的某种皱法加以改造画成。他以崭新的水法来画他心中神遇已久的
黄河,画中华民族的精神,画他新鲜的、个体的生命感受。在那些成功的画作中,或以勾为主,用线条着力表现盘涡回旋,以强化水的
流势;或勾皴结合,把画山的“大斧劈”皴法用来画大面积的水,使本来容易显得空、平、单调的画面,变得充实、生动而极富变化,出色地表现出壮阔水面的质感。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无比生动的浪涌。他以破笔散锋画出浪花飞溅、水气扑面的感觉,逼真而精彩,然后以泼墨画出水的实体,深厚而沉实。这一虚一实所构成的对比,把浪涌的力与势,把
黄河汹涌澎湃的神韵与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传神。此种水法也许会以“白氏水”之名,载入中国画史册,它是当代画家对传统的贡献,对后世将有遗产价值和资源意义。
白庚延不仅在画水方面为当代画坛做出了创新贡献,他为画山也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铁壁》和《巍巍太行》,以刚劲的北宗笔法与厚实的南宗积墨法相结合,画出了
太行山特有厚重、朴实、刚毅的性格,把人带入崇高的审美境界。《太行秋牧》以
黑色混用、墨破色的手法,表现了太行既博大庄严,又亲切生动的精神气质。让人沉醉其中,生出多少大山之爱恋,草木之爱恋,生活之爱恋!他画的太行山,有一种脱俗的气象,呈现的是“这一个”,是太行独有的风神和韵度,决不会与其他的什么山相混淆。这来自于他对太行的深厚感情和深刻把握,也来自于技法的创新。
今天,人们无法从已有画派中为他的画找个归属。因为他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建立了仅仅属于自己的画风。他已从前辈和同辈大家行列中大步走出来,自立于画坛。
黄河情结缘自民族情感,
中原地区画与中国传统思想一派相承
白庚延的艺术追求,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在山水画中成功地表现自己———一个当代人的心理现实。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重要的是,他的艺术实践中表明他一直在这样做。这决定了他作品的主题、人文深度以及绘画风格,也决定了与
中国画历史命运的某种契合。
白庚延是
黄河之畔的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他不断地受到黄河摇篮文化艺术思想的影响和熏陶,特别是黄河的地域风情所展现的民族时代特点都给予他难以忘怀的印象,使他在探求
中原地区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绘画上、在审美的情趣上得到了深刻地启发,这样也就为其而后的画黄河、颂黄河、为泓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不辍耕耘成为使然。数十年来,不管是远距于黄河万里,还是近在咫尺;不管是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数九隆冬,黄河沿岸的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印记。他以极大地热情墨写
黄河、挥毫绘
太行山,使黄河的山山水水纷纷地溶入心中。他那么热恋着生养他的土地,热恋着黄河,真诚地投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领悟中国绘画的艺术道理,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师法自然,是白庚延形成与黄河于“自我”的理论前提。
白庚延不仅是一位名画家,而且多少年来他还苦心孤诣地追求绘画中的艺术哲学、力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深思熟虑的绘画美学思想体系,使
中国画从画理和技法上融于中国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画理与艺术实践的统一。
九十年代,当他获得全国民族风情画展
一等奖之后,马不停蹄地走出国门,到美国和西欧各国,探求东西方文化艺术。此后又对老庄的思想和道家文化艺术进行系统地研究,主要吸收了
老子《
道德经》中有无相生和对“周易———太极阴阳说”合理的部分,把人们对中国画的艺术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化的升华。正是因为这样,他对中国的绘画与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论述“一是天人合一———寻求自我”;二是以法为法,我有我法,无法为法,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无相生;三是以有画无、有无相生;四是中国画的意象与意境;五是大黑大白,大干大湿,大松大紧,阳刚阴柔,洞达博大;六是中国画的笔法与线条。简言之,即是中国画的天、地、人,以及人们如何描绘和再现自然之美。
丹青重铸大自然,创作生命同祖国和人民命运紧相连
白庚延创作的系列
黄河及其它山水作品,是别具风格和时代风貌的艺坛经典,对前人有大幅度突破。他以热烈、奔放、拙朴、苍劲的风格内涵,创作出一件件情调古雅凝重的杰作,表现出他对中华民族终生不渝的爱。其作品多次参加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国际展览,1991年《黄河水黄土地》获全国
一等奖,1997年获美国传记研究院’97国际著名先生奖、艺术成就国际金钥匙奖,1998年获二十世纪成就奖、世界终身成就奖。英格兰剑桥国际传记中心’97、’98国际著名先生奖,金星奖,二十世纪成就奖。
白庚延清醒地认识到他迄今的劳作,不管得到过怎样的赞誉,只不过是在探索之路上留下足印。他仍然在探索,在寻找走进理想境界的路径;仍一如既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孜孜不倦以艺术为生命,以书画为
精神寄托,为祖国民族文化艺术和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而努力奋斗。
所获荣誉
作品《草地的红花》、《晚晴》入选第四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作品《稻香千里南泥湾》曾入选全军美术作品展览;
《源远流长》入选1981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水清兮清且甘》入选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日出戈壁滩》、《龙口激流》、《祁连山下》、《山色有无中》入选1985年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
作品集和论著
白庚延作品结集出版:《波涛千古寄风情》、《白庚延山水画集锦》《龙跃王屋》、《草地红花》、《阳光下的秋藤》等。
白庚延美术论著:《波涛千古寄风情》、《白庚延山水画集锦》 。
作品上市
2011年1月9日,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中国山水画作品成为
天津市文化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简称“文交所”)首批上市交易的艺术品。两幅山水画作品分别是《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简称《黄河咆哮》)和《燕秋寒》。据此次发行代理商――天津华赞文化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介绍,《黄河咆哮》长6.06米、高2.18米,经上市审查委员会(简称“上审委”)确定价值600万元,投资份额600万份;《燕秋寒》长5.03米、高1.92米,经上审委确定价值500万元,投资份额500万份,上市代码分别为20001与20002,将于2011年1月12日在文交所正式上线
申购。
为拉近艺术品份额投资者与艺术品的距离,上述两幅作品将在近两日在天津解放北路29号的
天津金融博物馆展出,为保证两件珍贵艺术品安全,投资者需要在参观前与中国金融博物馆进行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