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带细鲹(学名:Selaroides leptolepis),又称黄带鲹、光尾鲹、细鳞鲹,是鲹科细鲹属的唯一成员,分布于
印度洋至
印度尼西亚、
澳大利亚以及
南海、
台湾海峡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水性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
菲律宾。主要栖息于近海大陆棚区,经常成群巡游于松软底质的水域,以觅食无脊椎动物和小鱼。
体呈长圆形,侧扁,头稍尖,吻长略等于眼径,前颌骨能伸缩。眼大,脂性眼睑发达,仅于瞳孔中央留下一长细缝。齿尖细,上颌前方二列或呈齿带,后方具一列;下颌一列;锄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齿,舌上多少有些退化状齿。肩带下角具一深凹,深凹之上方具一大形乳突,另有一小形乳突于其上方。此为本属之特征。胸部完全具鳞。侧线直走部始于第二背鳍第10-12
鳍条之下方;侧线直走部上棱鳞弱,存在于侧线直线部上。无离鳍。体背及体侧上部1/3区域呈蓝绿色,体侧2/3以下呈银白色。体侧中部具一黄色纵带,死后不显。鳃盖后缘上方有一黑斑。背鳍暗灰色;
尾鳍具黑缘;其余各鳍淡色或淡黄色。
分布于波斯湾区、印度、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湾、
泰国湾、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澳洲、
南海、中国台湾及
琉球群岛。中国台湾各沿岸皆可见其踪迹,唯数量不多,其也是本科中体型较小的鱼种。
金带细鲹喜好
热带海域高水温、高盐分的澄清海水,属于外洋性鱼类,栖息在砂泥底、近海沿岸,栖息深度1~25米。
金带细鲹是一种以群栖为主的近岸鱼类,以各种
甲壳亚门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其精确饮食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不同。在
澳大利亚北部,最常见的猎物是
介形虫、
腹足类动物和
磷虾。在
印度其猎物更加多样化,包括甲壳类动物,特别是十足类和
桡足类构成了饮食的主要部分。
金带细鲹达到性成熟的长度约为8-13厘米,繁殖期约在7月至隔年3月,雌鱼每年只产卵1次。在繁殖期间,
雄性与
雌性的比例接近于1:1,但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因地点而异,通常雌鱼数量较为多。而分布在印度的鱼种,其产卵活动在一年中的1月至4月和7月至10月,有两个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