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于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陈于后,1964年出生,汉族,法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
人物经历
陈于后,现任四川省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科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自贡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组成员,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组成员、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学期刊学、刑法学、教育法学。承担“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法律适用问题研究”、“高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问题研究”等多项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在《探索》、《前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获得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自贡市社科联、四川理工学院等多项科研成果奖励。
人物作品
学术之光、学界之星、学人之友、学海之舟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卷首语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学报社科版副主编 陈于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创刊百期的题词写道:“学术之光、学界之星、学人之友、学海之舟”,对高校学报厚致勉励鞭策之意,说出了学报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也说明了学报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内涵的载体。
高校学报与社会学术期刊相比,在功能和作用上有很多特殊的地方,处处体现着一所高校的人文元素与科学涵养。学校兴则学报兴,学人强则学报强。学报的命运与学校的命运息息相关,学报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根脉相连,学报的使命与学校的使命是一致的。要办好学报,首先要真正地把学报工作放进学校发展的大局之中,让学报充分释放对学科建设、学术科研和大学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四川轻化工大学成立以来,学校与学报在不断发展。这种发展,集中体现在发展思路的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全校师生员工。学报能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阔,靠的是学校党委、行政的重视和坚强领导;学报办刊水平、编辑质量的不断提高,靠的是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辛勤工作和钻研精神;学报学术水平的充分保证,靠的是学报审稿专家的学术眼光和认真鉴审;学报学术质量大踏步上升,靠的是校内外作者对学报的高度信赖和学术研究水平。
学报的功能和作用是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另一诠释,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大学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学报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更好地体现,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直在实践的主题。大学的灵魂在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学报应当把“务实”和“务虚”结合起来,为构建独具特色的四川理工学院之大学文化而努力,为弘扬“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大学精神而拼搏。当年蔡元培先生接办北京大学,从革新办学理念人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成功地奠定了这座现代综合性大学迅速发展的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经取得非凡成就,高等学校正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期,学报既要为学术科研、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更要以实际行动为大学内涵建设摇旗呐喊。在学报这块阵地上,整合好大师、大楼、大学三个实体性要素,反思和重构我们的办刊理念,牢牢抓住大学理念这个战略性要素而开展学报工作,不断提高办刊综合水平,让学报成为提高我校核心竞争力的不竭之源。
论“黄岭精神”的凝聚与弘扬
(文/陈于后)
1978年,在改革开放和煦春风的吹拂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历经磨难与挫折之后,又凸现出勃勃生机。四川轻化工大学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使得学术思想和大学精神相得益彰,水乳交融。大学精神铸造了一所高校的历史,也是一所高校时代风彩的热烈张扬。大学是思想进化的殿堂,是精神凝炼的圣地。在其中,有我们对过去的反省和现实的深思,还有我们对未来热切的盼望。
一、“黄岭精神”溯源
“浮云东往,皓月西行,寂寞黄岭可曾静?金风阵阵,蛙虫争鸣,莫道秋夜无佳音。欲求鹏程万里,雄心、信心、恒心”。这是在上个世纪60年中后期流传在原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的一首词,作者是谁已无据可考,但在位于川南腹地的自贡邓关黄坡岭上,许多人都记得它。在几次原四川轻化工学院的校庆会期间,笔者都不经意地听到过有校友在饱含深情地吟诵着这首词。这首对仗不是那么工整、立意也略输高远的词,为何能在黄坡岭上流传许多年,在穿越了原华东华工学院西南分院、四川化工学院、四川轻化工学院的历史后,以至现在的四川轻化工大学,为什么依然有很多人记得它?带着刨根问底的执拗和对老一辈“黄岭人”的崇敬,笔者曾在四川理工学院第一届党代会期间,就此问题请教了原四川轻化工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丁田老先生。丁老说这是来自大上海的几位青年教师,当年在黄坡岭上自弹自唱的吉他乐词。几十年过去,物是人非,乐谱已经不在了,但歌词还广为流传,它的长久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在于浓缩与回放了黄坡岭上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诠释了老一代“黄岭人”在荒山野岭上开创和建设一所高等学校的过程中所历经的欢情悲绪、竣思怅感和劲骨柔肠。
今天四川轻化工大学倡扬的“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应该就是当年这首吉他词的政治版。一批批从繁华都市来到这寂寞黄岭的建设者们,怀着振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几十年,建成了一所初具规模的本科院校。“黄岭精神”正是从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初的体现,并成为今天四川理工学院值得骄傲的精神财富。
2004年合并组建的四川理工学院,走过了“混合、磨合、融合”的三年之后,基础设施、办学方针、大学理念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过程中,“黄岭精神”这一特殊概念得以正式命名。它既传承了原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分院、原四川轻化工学院“勤奋”、“求实”的校训,又融入了原四川轻化工大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办学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原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在办学历史上所凝炼出的“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可贵品质。今天,四川理工学院“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和“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受到全校两万多名师生员工的一致认同和身体力行,成为了四川理工学院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进行曲。
二、黄岭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团队,都需要精神的维系与支撑。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端于自贡邓关黄坡岭上的“黄岭精神”,是三代黄岭人塑造和张扬的一种人文精神,它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具有内涵上的规定性,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普适性的,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对理想目标憧憬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毫无疑问是这所西部理工类高等学校建设者们心灵的港湾和现实的愿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四川轻化工大学几十年的办学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工作、人才培养和大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充分彰显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四川理工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厚重的大学文化,凝炼了独特的大学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十六个字,切切实实地代表了三代黄岭人的内心诉求,展现了一茬一茬师生员工求真务实的一贯作风,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了今天四川轻化工大学所信奉的大学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什么样的精神?有的人艰苦奋斗,奋发有为;有的人气贯长虹,留名青史;有的人高风亮节,为人钦佩;但是,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精神就是在平平凡凡中的不平凡。在一定的情况下,在日常的平凡中,显现出他们的不平凡,那就是顾全大局的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抗争精神,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园丁精神。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就来自于他们中间。这些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和良好风范,也就是黄岭精神实实在在的内涵和实质。
三、弘扬黄岭精神,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如前所述,黄岭精神是四川轻化工大学在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三代黄岭人精神的时代标志和文化凝聚,是构建和统领四川理工学院大学文化的高级形式。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并以之为四川理工学院改革发展的宏观指导方针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创新观念、开拓思路、破解难题,在改革发展的道路、改革发展的模式、改革发展的动力、改革发展的目的和要求等方面有一系列新的思想和新的举措。四川理工学院发展初期,第一代黄岭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是我们今天所弘扬的黄岭精神的思想渊源,是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精神”进一步充实的历史基础,也是四川理工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于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照样,黄岭精神也不可能自发地就在新一代四川轻化工大学师生员工的心中留下深重的烙印。任何一所高等学校都具有文化底蕴,但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才能算是一所好的高校。黄岭精神代表了四川理工学院的历史和过去的辉煌,是四川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家园。我们倡导的黄岭精神,必将激励全校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为科教兴国作出贡献;它也必将感染我们的学生,在喧嚣的社会中少些浮躁多些勤奋,少些虚无多些责任,从而达到如校训所言“厚德达理、励志勤工”之境界。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亲、善”就是指大学里面应有仁爱和大爱。我们的教师要爱科学、爱学术,更要爱事业、爱学生,管理者要爱服务,要全心全意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书育人服务。这样才能使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黄岭精神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和弘扬。
大学是学术、科学、文化的承传者和创造者。大学之所以为大,就在于它有学术创新力和思想凝聚力,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我们凭借“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校兴我荣”的黄岭精神――这些老一辈黄岭人千锤百炼而产生出的思想精华和大学文化,就能够“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现四川轻化工大学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新跨越。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