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大连电厂
辽宁省大连市的工厂
华能大连电厂坐落在大连湾街道海边,靠近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市中心约30公里。该厂以合资方式始建于1986年,主要利用外资成套引进了80年代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设备,1988年建成投产。一期工程投用的两套火力发电机组,具有7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几年来,该厂年发电量都在38亿度以上,工厂生产的全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电厂简介
华能大连电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中强有力的手段,依靠科学方法对一流的生产设备的有效管理,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创造出一个高效率的一流的现代化电厂,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应用效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
建设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资产管理系统(EAM)、办公自动化系统(OA)、人力资源系统(HR)、财务系统……拥有如此多的信息化系统,华能大连电厂该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基于不同平台的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并为未来的系统建设做好准备.
整合难题
华能大连电厂位于大连市大连湾镇,是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公司,规划装机容量为21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是中国华能的标杆性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太仓电厂,同时也是全国特大型发电企业。
多年来,华能大连电厂一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数字化发电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火力发电厂。近几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不断推进,华能大连电厂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及基本完善的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其中,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信息系统有厂级监控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等。
如此可见,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让华能大连电厂具备了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并在生产、财务、设备、物资等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数据。同时,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硬件体系架构,也保证了电厂今后可以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但是,像很多较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一样,随着企业自身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华能大连电厂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将众多基于不同平台的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更好地发挥其效益?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实施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业信息门户)无疑是个好选择。
EIP可以对企业已有的内部和外部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使企业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可以从单一平台访问、抽取、分析、储存自己所需的个性化信息。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并加以执行。EIP可以通过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运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企业信息门户更加重视协同作业,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同时更加重视对企业外部的延展性,如支持XML、Web 送达等。EIP的合理应用,不但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应用的窗口,更是对外传达企业信息的最佳方式之一。
据了解,华能大连电厂早就意识到了EIP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且已经实施并应用了EIP系统。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迅猛发展,电厂的管理和业务对EIP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系统的广泛性、易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易维护性和信息的集成性等要求上。原有EIP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
门户平台
通过对原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审视,对现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并挖掘管理的深层需求,华能大连电厂决定对内网平台进行技术改造: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综合各个应用系统,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重新构建电厂的企业信息门户。
新建的企业信息门户除了要保留原EIP系统的优点,还要在广泛性、易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可维护性和信息的集成性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以帮助华能大连电厂通过信息化全面提升管理。
为保证EIP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成功应用,华能大连电厂确定了项目建设的四大原则。
第一,技术领先。要采用成熟、领先的技术来进行建设。
第二,量体裁衣。不盲目追求新、全、高,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三,分步实施。采用“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进行EIP建设。华能大连电厂计划先打好基础,完善EIP基础架构后,再根据业务优先级分步实施,制定以点带面的分步实施策略。
第四,柔韧灵活。考虑到企业外部业务环境和内部业务流程的不断变化,EIP系统应当具备足够的可扩展性,以保证系统能适应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
经过审慎的对比、考察,华能大连电厂最终选择了BEA公司提供的基于BEA ALUI的企业信息门户解决方案。
据了解,华能大连电厂之所以选择BEA ALUI,最关键的原因是ALUI是当前市场上先进的基于SOA架构构建的产品,能够提供包括协同、发布、内容管理、搜索、工作流和分析在内的多个功能框架,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大量功能模块。这些可供华能大连电厂在进行配置和客户化开发时方便使用。
此外,ALUI可以通过组件的形式为电厂提供灵活的、可扩展的部署方式。这一点对正处在快速变化中的电力行业的华能大连电厂非常关键。ALUI的所有功能框架及模块都与其基础架构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整体统一,可以通过简单配置快速满足大连华能的需求。这种配置理念不但体现在开发的高效和维护的低成本上,还体现在扩展的灵活性上。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华能大连电厂,很多大型企业都希望有一个能够跨Java和.Net的工具对所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而ALUI最突出的就是跨Java和.Net的特性。这能有效地帮助华能大连电厂迅速整合当前所用的应用系统,并为将来的应用提供支持。
两条主线
在四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华能大连电力企业信息门户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成功上线。
该项目集企业网站和企业门户为一体,不仅集成了电厂现有的EAM、OA、SIS等应用系统,还将电厂内的部分日常管理融入在门户中,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协同办公效率,并加快了开发建设速度,减少了单独开发再集成所造成的各种资源的浪费。
华能大连电厂相关项目负责人邓宇表示,EIP的成功实施为电厂构建了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全新信息管理系统,即将MIS项目中除EAM以外的绝大部分具有文档管理、工作流管理等共性的模块有机地整合到门户中来实现,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应用集成。作为企业内部日常管理的协同工作平台,EIP的成功应用帮助华能大连电厂最终形成了MIS的两条基本主线—EAM和企业门户。
更为重要的是,BEA SOA的理念和方法,满足了华能大连电厂对门户的应用需求。特别是EIP所实现的跨Java和.Net的整合,为华能大连电厂今后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讯
2007年3月4日,在一场历史罕见的狂风冰雪冻雨袭击面前,华能大连市电厂经受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大连电网与系统解列,孤网运行中,作为大连地区的骨干电厂,关键时刻,义无返顾地承担了稳定电网的重任,他们临危不乱,以过硬的技术,带低负荷超极限运行,防止了大连电网的崩溃,并承担了大连电网与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联接的艰巨任务,合闸一次成功。使大连这座国际化城市与大停电的黑暗灾难擦身而过。树立了一个电厂在城市突发事故面前、积极应对危难保电网安全的范例。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说:“是华能大连电厂支撑着大连的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华能大连电厂的广大职工坚守岗位,保持安全生产,大连地区将陷入全面停电的境地。”
引子
3月7日,风和日丽,大连电厂的员工们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着,刚刚过去的狂风、雨雪造成的危害,只能从倒在路边的巨大的广告牌和一棵棵歪斜的树木上窥见一斑。
华能大连市电厂属中国华能公司控股的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两天前,这座安装4台35万千瓦进口机组的大连地区最大的电厂经历了建厂20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这次的阵风太大了,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电厂青年员工唐亮说。4号傍晚,体重90公斤的唐亮,刚迈出住宅楼的门洞,就被一阵狂风掀倒在地,左手碰出了血。当他顶风赶到电厂时,主控室里声光报警此起彼伏,红色、黄色报警灯不停地闪着,看到事态的严重性,本来是后半夜值班的他主动留下来,投入到紧张的维护机组安全发电的战斗中。当时,大连电厂所有在厂里的员工都像唐亮这样自动加班工作着。
大连市市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维俊介绍:造成大连地区大面积跳闸,部分地区断电的主要原因是大雨、降温和狂风共同作用的后果,大雨之后的气温骤降使电线结冰变粗,阵风达12级的狂风又使电网三相线像飞机的翅膀,不规则舞动,相互碰撞,线路短路和折断造成频繁跳闸,使大连与外界联系的5条线路全部中断。据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初步统计,4日10:29分至5日7:00时,白毛风共造成电网500kv线路4回线13条次跳闸,另一回线被迫停运;220kv线路36回线85条次跳闸;10kv线路1147回线1197条次跳闸;共14座220kv变电站全部停止送电。
大面积停电威胁着有580万人口的大连市
历史竟有这样的巧合:可曾记得2005年8月18日,印度尼西亚境内发生大面积停电,首都雅加达也彻底断电,总共波及近1亿人口。
2005年5月25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区由于电站爆炸发生大面积停电,造成公交瘫痪
2003年8月14日,美国东北部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北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纽约州随即被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损失在10亿美元以上。
1972年7月27日,中国湖北大面积停电,造成武汉市黄石市黄冈市地区全部停电,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以上。
危难关头
4日16:00时开始,暴风雪的威力开始显现,系统频繁出现线路跳闸,受此冲击大连电厂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的报警此起彼伏,辅机系统频繁跳闸。威胁着四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这之前,按照公司转发国务院《关于做好防范应对温带风暴潮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电厂已经紧急启动了《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保厂用电措施和全厂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全体生产人员就位,做好了抢险的充分准备。
在凶猛的风雨中,电网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在不到5个小时里,大连市地区电网5条与主网的连线相继断掉,负荷噼里啪啦地往下甩。22:01分,最后一条与外界连接的线路也断开了,可怕的电网解列发生了,大连电网变成“孤岛”,独立运行。全网平日200万千瓦的负荷只剩下30万千瓦左右,电网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
此时,大连电厂也处在一场严峻的考验中,在孤网运行中,承担了整个电网一半的负荷。当时运行的三台35万千瓦机组按调度命令减负荷运行,电厂最低每台机组只能带5万千瓦。通常,35万千瓦的机组最低带负荷的稳定极限在10万千瓦,在这种超极限的运行方式下,一旦机组燃烧不稳定,就会跳机。此时的大连电网抗扰动的能力极差,电网频率要求保持在50赫兹正负0.5范围内,机组负荷改变几千千瓦,就会造成频率的不稳定,也就是说,大连电厂只要有一台机出现跳机,就会造成整个电网崩溃,防止电网崩溃的千斤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大连电厂的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刘荣厚厂长果断下令:投入油枪,稳定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操作在必要情况下改为手动;双倍人员上岗值班;全厂加强现场巡检。并从最坏的情况打算,做好电厂一旦与系统解列单带厂用电的准备。一场没有炮火的战斗在大连电厂打响了。
这期间,在北京的华能集团公司华能国际股份公司领导同样为电厂捏着一把汗,指示电厂不惜一切代价支撑电网不发生崩溃,保证大连市城市供电。
半夜市政府多次打来电话,询问机组运行情况,问机组投油燃烧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刘厂长斩钉截铁地向市政府保证:“请放心,有困难电厂自己解决,发不出电我负全责。”
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后路的刘厂长,绝不是说漂亮话,他太熟悉自己的电厂,自己的员工,自己的机组设备。
刘厂长说:带低负荷孤网运行风险是有的,但甘冒风险保大连电网、保城市用电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中国华能的企业精神,“绝对不允许在重要时间和重要地点发生事故,绝对不允许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确保安全发电”是李小鹏总经理反复对企业提出的要求。
此时的大连电厂,白班的员工下班后没有离开,夜班的员工提前来到值班室,通宵战斗,没有一个人离开现场。
由于大连电厂在孤网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整个系统的调频和调压任务压在了电厂的身上,面对从未经历过的技术操作,大连电厂的员工没有退缩,靠着对机组设备的娴熟,驾驭着电网的安全。小系统的调频难度极大,调整非常频繁,开始几乎1分钟就要调一次,值班员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仪表,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反复与调度联系,下达命令,才半个小时,当班值长的嗓子就已经沙哑。
线路频繁跳闸又送电,微机稳控装置频繁投停,电气值班员需要到距离主控室800多米远的开关场保护室反复进行操作。值班员顶着十多级的寒风往返于主控室和开关场之间,往往是几个人刚刚从外面操作完回到主控室,就接到下一个操作命令,风中夹杂着无数小冰晶,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大风将厂房和保护室的大门死死地压住,三人用力才能将大门顶开。
输煤系统、海水循环系统、到处都是顶风冒雨巡检的员工……
“电网每一次跳闸,都会由于电压低,造成控制室的照明瞬间闪烁熄灭一次,外面的发电机也会同时出现一阵低频的轰鸣,励磁系统、UPS和直流系统的声光报警齐鸣,我们的心立即提到了嗓子眼。迅速检查一遍,还好,设备主要参数运行正常,紧张的心这才落下。每次检查完后,都会长出一口气。”值长韩天财回忆说。
主网并列成功
大连市地区电网孤网运行已经3个小时了,在这期间,有关部门反复与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合闸联接,均失败。辽宁省调度下令由大连电厂承担与主网联接的任务,在电厂侧与“和吴甲线线路2252开关“处合并联网。
“大连地区孤网运行状态是第一次,手动操作联网也是第一次。与主网并列,必须是在两边电压、频率、相序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平时靠自动装置来实现机组并网的电厂这次需用手动操作联网,这将是对电厂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的考验。”赵维俊说。
正在值班的唐亮挺身而出,“帮我看着同期表,我来操作。”
5日01:16,当大连电厂并列同期装置表指向11点钟位置时,当班值长韩天财发出指令:“11点,做好准备。”
在同期表指针即将转到12点钟位置的瞬间,操作指令发出“合”字,唐亮迅速将“和吴甲线2252开关”合上。
“成功了!”“大连孤网已与辽宁省主网联接!”在场职工一片雀跃!
在脱离主网3小时15分钟后,大连市电网又获得了东北电网有限公司的支持,大连地区供电逐步得到恢复。
事后询问唐亮当时的感受,他自信地讲:“并列的三个条件,其中,周波和电压当时是我们厂控制调整的,只要找好同期表并列时机,一定会成功的。”
多么值得骄傲的员工啊!在看似平静的面孔上,你看不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紧张的战斗,在危急时刻,大连电厂员工拼的是保电网安全的政治觉悟,拼的是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拼的是响当当的过硬技术。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他们向大连市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连电厂在关键时刻过得硬,绝非偶然。这座1988年投产的可称为老字牌的电厂,当年的辉煌记忆犹新,1994年,大连电厂以扎实的管理水平,在全国树起第一个“一流火力发电厂”的旗帜。多年来一直保持机组设备健康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在全国大机组竞赛中,连续5年荣获金牌。2006年,4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712天,又创出国际上火电机组连续运行最长的新纪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不练兵,战时就挨打。大连电厂始终把提高员工素质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不断强化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人员反事故处理能力。电厂在时间上保证每年两个月的脱产培训,以“全能值班工程师”为目标的三阶培训机制,使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现了由操作型到知识型再到管理协调型的转变,由单纯的管设备、懂操作,成为全面掌握组织协调能力和设备管理能力的“全能值班工程师”。这些平时的积累,奠定了在紧急关头,电厂员工上百次紧张操作,无一例误操作的基础。
事后,大连市市政府慰问团来厂慰问,市长夏德仁紧握着刘厂长的手说,是华能大连电厂救了电网,救了大连。
生机勃发
华能大连电厂积极应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努力开拓新思路,加强节能减排,注重环境保护,以老机组实施供热改造为突破口,实行热电联产,积极推进老机组改造、供热改造、脱硫改造、风电项目、三期扩建和新厂建设,致力于打造企业发展的新优势,老厂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3号、4号机组脱硫工程于2008年11月30日投产,有力地保障了大连市2008年减排指标的完成;1号、2号机组脱硫工程计划于2009年11月底投产。现役机组供热改造及西线热网一期工程,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新建项目已获得大连市政府同意,取得开发权,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拟建设两台35万千瓦超临界抽汽凝汽供热机组和两台3万千瓦抽汽背压机组,计划在2011年上半年投产,二期拟建设两台35万千瓦超临界抽汽凝汽供热机组或四台5万千瓦背压机组,计划在2015年前建成。三期两台6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扩建项目是以现役四台机组供热改造为基础,符合国家“改一扩一”的热电联产政策,大连市发改委已将该项目纳入调整后的大连市热电联产规划。另外一台机组进入“十二五”开工规划。与此同时,华能大连电厂还积极参与大连市风电项目建设和LNG分布式热电冷联供项目研发工作,并取得成效。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华能大连电厂将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做好热电联产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打造新优势、实现新超越,为大连市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能大连电厂是全国第一家商业性电厂,建厂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一流导向管理,不断实践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管理一直走在全国电力系统的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第一个“一流火力发电厂”、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国际劳动节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08年底,共完成发电量1227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303亿元,上交税金34.5亿元,为辽宁省、大连市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以及改善地区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该厂曾首创全能值班员制度并在全国电力行业推广,现役机组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同类型机组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国大机组竞赛及可靠性评价中,连续多年摘取同类型机组金牌。至今,该厂4台机组已连续8年半实现锅炉“四管”零漏泄,其中1号机组已连续17年未发生锅炉“四管”漏泄事故。2009年4月23日,该厂2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760天,一举刷新国内60万千瓦燃煤机组连续安全运行750天的纪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厂长介绍
武春生先生,1957年5月出生,辽阳市人,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历任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运行值长、值长组副组长、燃料处副处长、处长、电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华能南通电厂副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2007年10月任华能大连电厂厂长兼党委副书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电厂简介
建设
整合难题
门户平台
两条主线
资讯
引子
危难关头
主网并列成功
生机勃发
厂长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