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由原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中文系和原政法学院的法学系于2011年组建而成。
办学条件
现有教师5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1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47.06%;讲师23人,占教师总数的45.1%;博士22人,占教师总数的43.14%;硕士29人,占教师总数的56.86%。
文法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两个本科专业,在校生700余人。拥有中文系、法学系、大学语文教研室三个教学系室。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学三个校级重点学科,一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怀川文化研究所。拥有图书资料室、实验机房,专供法学专业模拟审判使用的模拟法庭,焦作法律援助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工作站等设施,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了有效平台。
学校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近几年学校图书馆新增文法学院相关专业图书近15万册;学校图书馆的数字图书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库为文科专业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科研资料。文法学院资料室藏书2万余册,现刊 1百多种,对教师全日制开放,为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法学院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教研教改活动。近年来,文法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省(部)、厅级项目五十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获各种奖励40余项。
文法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活力文法、厚实文法、和谐文法”为理念,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突出文法特色、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为河南理工大学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多科性大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做出应有贡献,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理工大学“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文法学院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学院发展的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1. 学院现状
2011年3月,经校党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文法学院,由原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中文系和原政法学院的法学系合并而成。学院基本情况如下:
文法学院设有中文系、法学系和大学语文教研室。现有两个本科专业(法学和汉语言文学),在校本科生711人。
文法学院现有教师4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6.3%;讲师40人,占教师总数的81.6%;博士19人,占教师总数的38.8%,在读博士4人,占教师总数的8%,硕士30人,占教师总数的61.2%。
文法学院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两个校级重点学科,一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怀川文化研究所,现有图书资料室一个,专供法学专业模拟审判使用的模拟法庭一个,焦作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一个。此外,我院教师还承担全校《大学语文》课和部分人文素养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2. 取得主要成就
文法学院成立以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教代会制度》、《科研资助办法》、《青年教师过关试讲制度》、《青年教师指导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等,从制度上保障了教学、科研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文法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省哲学规划办等省(部)项目13项,厅级项目36项,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争鸣》、《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红楼梦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获各种奖励40余项。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我院现有教授博士20余人,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影响,硕士点建设速度缓慢,严重制约我院发展。
2.现有办公用房面积和数量都较少,教学资源投入也不够,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
3.作为新成立院系,科研成果层次和数量都有待提高。
4.教师队伍年龄偏低,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尚需挖掘、提高等问题。
5. 法学专业基础薄弱,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平台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发展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法学专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 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国家层面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高度重视,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 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文法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中原崛起伟大目标,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省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文法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适逢其时。
3. 校党委、校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在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中,学校对于文科学科从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工科尤其是涉煤学科发展成熟的基础上,作为新成立院系,文法学院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必将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4. 省内外兄弟院校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文法学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院发展刚刚起步,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同类专业的成熟发展为文法学院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5. 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为文法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文法学院现有教师队伍学历高、年轻化,热情高、干劲足,发展潜力大,为文法学院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二)面临的挑战
1. 学校属于工科院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完善而有效的工科院校管理模式,而对于文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诸多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尚未完全建立适合文科发展校园环境。
2. 文法学院基础薄弱,与省内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在我省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竞争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文法学院要实现跨越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3. 文法学院教师队伍相对年轻,缺少在全国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高水平领军人才。我院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2岁,很多教师是刚刚毕业的博士,具有一定的科研潜质,但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科研能力尚需挖掘、提高等问题。
4. 科学研究缺少高级别、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术方向过于分散,教师科研团队意识不强,重大项目、重大课题、标志性成果还不多,科研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5. 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不均衡。现有两个专业无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共享。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重点抓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三项工作,努力实现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三大提升,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河南理工大学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文法学院实现由以教学为中心向教学科研并重的初步转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水平、教学成果、科研水平在河南省产生较大影响,身于河南省高校前十名。汉语言文学学科取得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学科加快建设,力争实现一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通过五年建设,汉语言文学学科在学校学科和专业竞争力评估中达到C+水平,法学专业达到D+水平。建成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课题立项5项以上,省部级课题50项以上;新增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名师1名;师资队伍达到100人左右,其中高级职称占4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0%以上,在校本科生150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30人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办学规模
到2015年,文法学院在校本科生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即四个本科专业每年计划招生分别90人以上,研究生规模达到120人以上。
(二)学科建设
到2015年,学科结构更加合理,新增文秘和播音与主持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专业在全省有较大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力争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法学专业确保获得校级重点学科;办学层次明显提高,认真做好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申报工作,到2015年确保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点和力争法学一级硕士授权点。
(三)师资队伍
到2015年,专任教师达到100人左右,其中汉语言文学40人,法学35人,文秘12人,播音与主持13人,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达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四)教育教学
到2015年,《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2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6门以上,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名。学生考研录取率达到40%以上。
(五)科学研究
至2015年,科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实现国家级课题立项5项以上,省部级课题50项以上,CSSCI期刊论文80篇以上,出版专著30部以上,省部级奖项2项以上,力争实现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
(六)合作办学
至2015年,实现出国访问学者1-3名,聘请国外著名大学文学和法学学科兼职教授1—2名,引进具有国外教育背景的博士3-5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文法学院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1.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相对稳定、成熟,侧重高水平、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努力引进或培养1—2名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法学专业侧重引进博士和高层次人才。
2. 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克服困难,大力支持现有教师攻读学位;创造条件,积极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班、培训班等;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寒暑假教师培训的机会,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相互帮助,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3. 坚持以“大爱”精神为导向,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关心教师,爱护教师,鼓励并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发展规划,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凝练学术方向,锤炼学术团队,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1. 进一步以行政手段凝聚学术力量,加强学术骨干培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明确科研主攻方向。
2.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学术会议,抢占学术前沿,开辟学术交流渠道;通过承办学术会议,召开学术论坛等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学术活动,邀请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学者来校讲学。
3. 继续完善奖励与考核相结合的科研激励、制约机制,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制定和完善《文法学院科研资助制度》,加大科研资助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继续实行教师科研计划制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争取在重大项目、重大课题、重大成果等方面有所突破。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 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环节,突出文科学生培养特色。适当增加写作课、实训课学时比例,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健全本科生学年论文制,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广泛调研,深入研究,逐步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教学和管理机制,为研究生教育打好坚实基础。
2. 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时、学分以及开课学期,使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学生就业和考研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努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课件的制作和开发,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进一步完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大学语文》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下大力气建设《大学语文》教研室,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强本科教材建设,提倡和推荐使用国家规划类教材,到2012年,该类教材使用率达到100%。鼓励并组织教师编写高水平部分教材,努力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对教材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进入国家规划类教材体系的给予适当奖励。
(四)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
1. 完善《文法学院教代会制度》、《院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
2. 加强内部管理,继续坚持院领导和各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度,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转变教研室工作观念,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教学组织和科研创新的基础作用,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创造条件,加强行政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服务工作。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科研保障能力
1.完善机构设置。根据学院发展需要,设置学院科室机构,并配齐相关工作人员。
2.主动适应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系室在人事、财务、津贴分配、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3. 改善办公条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数量和专业数量不断增加,现有的办公室和教研室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文法学院发展的需要。适当增设专业教研室和科室建设,建设职工活动室。
4.加强资料室建设。争取学校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资料室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图书资料较为齐全,管理规范的图书资料室。
(三)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推动科学发展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加强学院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将我院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团结奋斗的领导集体。
2.不断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分子培养,努力做好在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中发展党员工作,逐步实现党员发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
3.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核心价值理念教育相结合,大力提倡和弘扬“好学力行”校风、“三严”教风和“勤勉求是”学风,积极践行大爱精神;坚持把理论学习和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改革和创新学习模式,使理论学习真正成为推动广大师生自觉追求进步,主动努力工作学习的强大动力。
4.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加强教师员工精神文明教育,以考风教育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确保校园文明建设深入扎实、健康有序。
机构设置
党政办公室
院团委
法学系
中文系
大学语文教研室
教学科研工作办公室
师资队伍
中文系
穆乃堂 郭锋 徐欢颜 冒建华 马铁浩 杜慧月 肖伟韬 文红霞· 蔡晶 曹莹· 张海媚 马楠 朱智秀 刘延福 刘坡 魏现军 孙拥军 朱建锋 李霞 张晶晶 · 孙小光 曹爽
法学系
苏小勇 张付领 魏志静 李利君 李建江 马伟阳 王宏 王丽娜 刘建新 翟宝红 毛凤云 杨静 李晓庆
大学语文教研室
王欣 黄莹 史玉丰 张清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发展规划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中文系
法学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