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世元
相声表演艺术家
师世元 (1920年—1968年9月26日),相声表演艺术家。河南邺县人。原名师振国、师保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的父亲。
1943年,师世元到营口市当工人,后因工厂倒闭,流落街头,学唱太平歌词,靠卖艺糊口。1946年师世元正式拜熙醒生为师学习相声。学成之后便开启了他的艺术旅程,在抚顺、鞍山、哈尔滨、天津等多个城市进行演出。之后,他对传统相声进行了整理与演绎,使《卖布头》《山东话》《开粥厂》《地理图》等经典作品焕发新生,同时对太平歌词如《白猿偷桃》《罗成算卦》等二十余段进行了传承与演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师世元积极投身于现代相声的创作与演出,推出了《卫生灯谜》《百科全书》《昨天理发师》等现代相声作品,以及《刘胡兰》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歌词,共计一百余段。1956年6月师世元到哈尔滨演出并加入哈尔滨市曲艺团,曾任相声队队长,培养出许多新学员。1964年,他开始对一些传统相声、太平歌词段子进行整理加工,同时还创作出反映现代生活的相声段子近百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师世元以"反动艺术权威"被揪斗。师世元由于不堪受辱,于1968年9月26日自缢而死。
1957年,师世元创作了《全家防汛》《防汛世家》等反映防汛斗争的相声曲目,并奔赴二十三个防汛工地演出,被哈尔滨市政府授予“二等防汛模范”称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师世元,河南邺县人,本名陈常庆。七岁随母改嫁,定居在河北省武清县杨村,改姓师。1943年,二十三岁的师世元因工厂倒闭而流落街头。在此期间,他时常驻足街头,观看卖唱艺人的表演,学习并掌握了数段太平歌词。面对生活的艰辛,师世元依靠自学的唱段,开始在街头巷尾进行演出,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期间他本想拜师学艺来改善自己的境遇,但苦于生活窘迫投师无门,评书艺人固桐晟见师世元孺子可教,就大力相帮,热心介绍拜相声名家熙醒生为师,且出资摆席,一手操办师世元拜师仪式。
演艺经历
艺途新生
1946年随师父到沈阳市小河沿演出,冬季在营口市串街卖艺,后迁居沈阳,与佟雨田北市场地区撂地说相声。1948年由锦州市天津市,在途经解放区绥中县时,县领导有意识留下师世元等人组织文艺工作团。师世元执意去天津,县领导为每位艺人发放一条棉被,并用胶轮马车送出县城,师世元始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
曲艺先锋
1949年1月,天津解放时,师世元创作了歌颂党和人民军队的新太平歌词,演出效果很好。后被任区文艺工会组织委员,在干部培训期间,他以优秀学习成绩获甲等模范荣誉。为纪念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他撰文《对军烈属的感想》,发表于天津市《新生晚报》。师世元为配合“三反”、“五反”运动创作了《工人阶级打老虎》的曲艺段子。后又与刘文贞合作创作了《常宝坤光荣史》的太平歌词,由新华书店总店刊发。1952年9月,他主动要求参加赴革命老根据地访问团演出长达半年之久。后到抚顺市演出,根据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又创作了相声《卫生灯谜》,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6月,他参加哈尔滨市曲艺团,任相声队队长。次年当特大洪水威胁哈尔滨时,他创作了《全家防汛》《防汛世家》等反映防汛斗争的相声曲目,并奔赴二十三个防汛工地,演出一个多月,期间共演出一百多个相声段子,受到防汛抢险大军的欢迎。同时被哈尔滨市政府授予"二等防汛模范"称号。
艺海悲歌
师世元对相声很有研究,艺术造诣较深,他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青年相声演员,如高金奎、曹金星、方金亮、李金明、齐鑫等,并逐渐成为哈尔滨曲坛新秀。师世元对于自己的子女要求更严。
1964年始,他对一些传统相声太平歌词段子进行整理加工,同时还创作出反映现代生活的相声段子近百个。其中,较突出的传统段子有太平歌词《白猿偷桃》《韩信算卦》《罗成算卦》《韩湘子讨封》《烈士常宝坤》《刘胡兰》《向秀丽》等,相声有《卖布头》《山东话》《开当铺》《怯拉车》《朱夫子》《圣人吃元宵》《开粥厂》《大上寿》《八扇屏》《地理图》《抬杠铺》等;现代作品相声有《百科全书》《半月愁》《逛哈尔滨》等。
师世元工作认真积极,成绩显著,曾连续多年获哈尔滨市文化局、哈尔滨市曲艺团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冠以“反动艺术权威”被揪斗。由于不堪受辱,于1968年9月26日自缢而死。
社会关系
注:仅选取有代表性人物
个人作品
以上作品仅提供部分,参考资料:
人物荣誉
1957年,他创作了《全家防汛》《防汛世家》等反映防汛斗争的相声曲目,并奔赴二十三个防汛工地演出,被哈尔滨市政府授予“二等防汛模范”称号。
由于工作积极,成绩显著,曾连续两年荣获哈尔滨市文化局、哈尔滨市曲艺团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人物事件
"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造反组织定为"反动艺术权威",遭揪斗。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艺途新生
曲艺先锋
艺海悲歌
社会关系
个人作品
人物荣誉
人物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