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
美国艾瑞克·弗洛姆所著的书籍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是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1941年首次由Routledge(英国)出版。在这本书中,弗洛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并描述了现代人处于自由与孤独的两难状态的困境,指出现代人生存处于无意义的异化状态,并指出克服这种状态的积极途径。弗洛姆在书中探索了在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断变化的关系,区分了“免于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和“去做什么的自由”(积极自由),并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人的状况,开辟了现代资本主义分析的新视角。《逃避自由》是艾瑞克·弗洛姆确定其毕生研究方向的奠基之作和作为人道主义哲学家的成名之作,该书奠定了他将马克思主义和费罗伊德主义进行综合考察的理论起点和基础。
创作背景
《逃避自由》一书写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两次残酷战争的现代人不仅重新反思自身的存在状态,也开始思考战争中的狂热与杀戮的原因。
在从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弗洛姆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对人们的影响同时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使人的自由增多了,可以公开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二是使人的孤独和不安全感也增多了,常常觉得无所依靠和惶恐不安。这两种现象又由相同的原因所产生:一个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主义倾向,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用,关系日渐疏远;另一个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中个人的工具性地位,使人永远在为一个异己的目标而奋斗。由此他认为,人们活动的动机,并不在于满足本能的内驱力,而在于逃避这个社会中不断发展着的自由,渴望回到一种有所依靠的、更为安全的生存状态中。同时,艾瑞克·弗洛姆认为,人们获得安全的制度只有两种:极权主义和人本主义。其中,极权主义会导致个人的压抑或对社会的敌视;不是解决人的孤独和不安全感的有效方法,而人本主义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弗洛姆也发现,人们常常选择极权主义而非人本主义,以致造成纳粹德国之类法西斯主义思想盛行。因此,弗洛姆撰写了《逃避自由》一书,专门探讨其中的缘由,并为人们设想了一个人本主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
内容简介
《逃避自由》内容包括前言、七章正文和一篇附录,可将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出了该书的写作背景,指出该书将要讲的问题并陈述了其基本观点。具体思考:当时社会自由民主制度为何会沦为极权主义制度,阿道夫·希特勒为何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人们为何会心甘情愿地屈从于一个凶暴的权威,这里面是否包含心理学问题,经济学、心理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在纳粹主义的崛起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作者认为只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以有效的行动战胜极权主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生物进化史、个体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者想以此回答现代人为何要逃避自由。艾瑞克·弗洛姆指出教育是社会有意给儿童设置一些限制,从而使他们沿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脱离出来的,在古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确定的;而在中世纪后期社会结构和人的处境发生了变化,弗洛姆称为产生了“个体化”。个体化的过程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个人的孤独和不安全感也日益增强。
第三部分分析了人类逃避自由的途径。他认为若人的基本需要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健康的满足,人就会寻求不健康的满足方式。艾瑞克·弗洛姆认为人在逃避孤独或不安全感的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不健康的性格倾向,即施虐倾向、受虐倾向、破坏倾向和迎合倾向,而健康的性格则应该富于自发性。
第四部分分析了人类逃避自由与纳粹主义崛起的关系。他首先谈到了纳粹主义崛起的社会心理基础,随后分析了希特勒的性格特点。指出希特勒是一个集施虐、受虐、破坏性等性格倾向于一身的可能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一个患者。
作者简介
艾瑞克·弗洛姆(1900年—1980),20世纪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思想家,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大学海德堡大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并获博士学位。二战期间,为逃避纳粹迫害迁居美国,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心理学课程和从事精神分析研究。1971年,迁往瑞士,继续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写作工作直到去世。主要著作包括:《逃避自由》《爱的艺术》《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占有还是生存》《自为的人》等。
作品目录
作品影响
《逃避自由》是艾瑞克·弗洛姆的早期著作,但它奠定了作者毕生的研究方向,从而成为他的代表作。该书出版后几乎每年都要再版一次,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书中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状况的分析,开辟了现代资本主义分析的新视角,但它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却带有很大程度的空想色彩。
作品评价
在《逃避自由》这部著作中,弗洛姆主要探讨的是有关自由的种种问题。
弗洛姆首先从人的存在入手进行分析,他指出,人的存在标志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分离,当人从自然界中慢慢脱离,并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及他人的区别时,人类社会就产生了。个人自我意识的出现及与自然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人类没有割断和他人联系的纽带,就不可能拥有自由。这种纽带与关联就是艾瑞克·弗洛姆所称的原始关联。接着,弗洛姆对人的个体化与自由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将人逐渐从原始状态中脱离的过程叫做个体化。个体化一方面使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同时也使人远离了原始关联,因而产生不安和孤独感。获得自由与感到孤独是个体化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自由越多,人生的无意义感和无权力感就会越强烈。为了克服孤独感,人类就想逃避自由。
弗洛姆对从中世纪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个体化进程进行了考察,并指出,与现代社会相比,中世纪的特点就是缺乏个人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尽管缺乏自由,但并没有现代人的孤独感。此后,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社会变革,个人的经济、政治和宗教束缚日渐消除,人不再是生活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里,新的自由带来了不安、无力量、怀疑、孤独和忧虑感。到了现代工业社会,更是出现了一种人类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个性得到了发展,人却孤立无援;得到了自由,同时也得到了新的束缚。现代社会结构对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对自由的逃避。人的异化表现在人的自私、贪得无厌和缺乏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在阐述人的存在与自由的基础上,艾瑞克·弗洛姆分析了逃避自由的几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个人放弃自已的独立、自由而与他人、物结合,也就是寻找已经摆脱的原始枷锁。受虐狂和虐待狂就是这种倾向的外在表现,这两种表面对立的倾向其实都源于人类摆脱孤独感和无助感的愿望和要求。弗洛姆将这种源于同一基础的现象叫做共生。弗洛姆还用这种理论分析了独裁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统治及其存在的心理机制和社会基础。第二种方式是破坏性,也就是通过毁灭自我以外的世界消灭与之抗衡的力量,以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力量,逃避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软弱无力的感觉。第三种途径就是同化,个人完全放弃自我,与他人一体化,以此来消除与外在世界的区别,从面克服孤独无助和和软弱无力的感受。这是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采取的逃避自由的方式,但是人们往往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对自由的逃避,反而以为自己在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思考。这三种逃避自由的方式并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解脱,不能使人与现实世界统一起来,相反它使人丧失了自我,导致了人格的分裂。
在《逃避自由》的最后,艾瑞克·弗洛姆表达了对人类前途的信心。他认为,人完全可以既自由又不孤独,既独立又不与世界脱离,即积极的自由。作者认为,这种积极的自由只有在高度民主的社会才能实现,这种高度民主的社会就是民主社会主义
参考资料
艾瑞克·弗洛姆 简介.www.wansongpu.cn.2020-01-05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目录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