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公园博物馆
韶关矿山博物馆
韶关市芙蓉山矿山博物馆坐落于芙蓉山北麓,是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共设沙盘、多媒体、地史、矿石矿物、古生物、文史资料、矿山机械及矿山企业风采八个部分,共计陈列实物400多件,图片500多张(幅)、文字资料10多万字。
简介
韶关市芙蓉山矿山博物馆坐落于芙蓉山北麓,是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8年8月建成,主体建筑占地1600平方米,共两层,高10米。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既注重整体风貌的稳重典雅,也力求线脚细部的简洁利落,包括浮雕语言的选择,以保证与矿业文化主题的内涵相适合。博物馆内分为沙盘、多媒体、地史、矿石矿物、古生物、文史资料、矿山机械及矿山企业风采八个部分,共计陈列实物400多件,图片500多张(幅)、文字资料10多万字。这些分置的展区进一步构成了博物馆的展览特色。通过这些展览,展示了韶关市辉煌的地质矿业历史。
矿山博物馆通过艺术手段集中展示了韶关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采矿历史,普及宣传地质科学知识,为关心、喜爱和研究韶关矿业地质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展区介绍
沙盘区 用沙盘展示了韶关分布的丰富矿产资源。韶关地处南岭之南,经历多次构造成矿运动,
形成分布广,储量大,种类齐全的矿产资源,有“矿都韶关”之称。
多媒体区 用特色图片和影像资料展示韶关各矿山企业的情况。1958年,国家将韶关市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新建和扩建了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曲仁煤矿等一批矿山,矿产品开发和生产居全省前列。尤其是矿开采及全国第一座土法铀水冶厂的建成,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贡献。
韶关地史区 用地质矿产图、地层剖面图、各地质历史时期地质图和各地史时期代表性的岩石标本,阐述了韶关地史、地层、岩石的概况。
矿石矿物区 用矿物晶体图片、矿石样品、冶金样品等阐述韶关市矿产资源的分别、储量和开采的基本情况。韶关市已发现的55种矿产中,有12种的储量居全国前10位,16种的储量在广东省名列第一。尤其是韶关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全省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韶关又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
古生物区 用古生物样品、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及文字材料展示韶关地区古生物分布情况。根据发现的菌藻类微古植物化石表明,韶关地区最早出现的生物可追索到距今8~5.7亿年前(震旦纪),其中南雄盆地古生物动物群化石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新生代地层表中古新世阶段科研长期处于空白的状态,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文史资料区 用文字、实物等历史资料阐述韶关矿业发展文化史。早在西周晚期韶关市已有制陶业;南北朝时期曲江区已置有银场;唐朝矿产开采和冶炼品种大增,宋代是矿产开发最鼎盛时期。明清时期,矿产的开发已达几十种。民国时期,矿冶业门类有采矿、冶炼、铸造三大类。建国后,30几个地质勘察队伍先后探明韶关丰富的铀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等资源。
矿山机械区 通过矿山机械的采集展示,让游客了解采矿工具的演变,从而了解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矿山企业风采区 展示韶关两大矿产企业: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和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位于曲江县沙溪镇。1958年开始建设投产,是广东省最大的露天开采的冶金矿山,南方大型的铁矿石原料基地,有“南国矿业明珠”之称。凡口铅锌矿位于市仁化县境内,1965年开始建设是中国较大的银矿生产基地、中国三大镓锗矿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和信息工业原料基地和中国有色金属对外窗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展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