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德氏蛙
两栖纲无尾目动物
梭德氏蛙(学名:Rana sauteri),由于人类的农业与开垦,它们的栖息地已经丧失,目前濒临绝种。
形态特征
梭德氏蛙,中、小型蛙类,雄蛙体长可达 35 mm(1.4英寸) ,雌蛙则达 47 mm(1.9英寸),体背为灰褐色、赤褐色或黑褐色。背侧褶明显,宽度小于第三指,长度达鼠蹊部。吻部较短,小于二眼间距,指(趾)端钝略平,可见吸盘。
生活习性
平常它们栖息在溪流附近的树林底丛落叶堆中,安安静静地昼伏夜出。到了每年9~10月,就会大量迁移到溪流里面,展开一年一度的求偶嘉年华会。
它们通常把卵产在水流较缓的地方,母蛙一次产卵300多颗,卵具有黏性,300多颗的卵就黏成一小团,很难分开,然后再黏到石缝或大石头底部。梭德氏蛙又喜欢聚在一起产卵,所以往往看到数十个卵块黏成一大团,或许如此更可以抵抗流水的冲刷。
梭德氏蛙的蝌蚪在腹部具有吸盘,所以不管水流怎么急,它们都可以吸在水底腐烂的落叶上,或者吸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好整以暇地慢慢刮食藻类和青苔。
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连海拔高达三千三百公尺的山区都可发现它们。 平常栖息在森林底层,繁殖期时迁移到溪流,有时也在水池产卵,其卵为球状。
保育
目前于新竹县横山乡大山背,有一个梭德氏蛙保育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
保育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