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龙
蜥臀目
天山龙(属名:Tienshanosaurus)意为“天山的蜥蜴”,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的中国。模式种是奇台天山龙(Tienshanosaurus chitaiensis),是由杨钟健在1937年所叙述。
外形特征
天山龙的颅骨中等大小,四肢比较粗壮,但前肢较短;肩胛骨很长,大约有17节颈椎,身体全长10多米。
生活习性
天山龙性情温和,行动缓慢,只能靠甩动尾巴来防身,所以它们是一种反抗能力较弱的动物,经常老老实实地待在森林中。
化石发现
1928--1932年在中国与瑞典合作的科学考察中,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在新疆采到了一条不完整的蜥脚类恐龙。经杨钟健研究后,定名为奇台天山龙。它长约10米,是一条中等大小的恐龙,时代为侏罗纪晚期。这种恐龙前肢较短,肩骨较长。它发现于准噶尔盆地将军庙地区,从此揭开了准噶尔盆地大规模发掘恐龙的序幕。
1928年9月11日,中国地质学教授袁福(P.L. Yüan)在新疆发现了大约三十只成年和三只幼年蜥脚类恐龙的遗骸,并在随后的几周内进行了发掘。这些发现,包括一枚化石化的蛋,被送往北京,最终成为了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收藏品。模式标本IVPP AS 40002-3是在新疆帕库山的鸾山子发现的,属于牛津期石树沟组的砂岩,包括了后肢骨骼的元素。已知骨骼的相当部分,但没有颅骨或下颌骨。身长估计为12米。
1991年,拉尔夫·莫尔纳将Euhelopus zdanskyi改名为天山龙(Tienshanosaurus zdanskyi),尽管该物种优先于天山龙(T. chitaiensis),这是因为Euhelopus是对更早的Helopus的改名。与此同时,瓦莱丽·马丁-罗兰将天山龙(T. chitaiensis)改名为Euhelopus chitaiensis。
由于化石材料的残缺性和有限的描述,天山龙的亲缘关系并不容易确定。最初被归类为Helopodinae,后来被归类为许多类群,包括Astrodontidae、Euhelopodidae、Brachiosauridae和Camarasauridae,但最近的共识(2011年)是将天山龙归类为马门巴龙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
化石发现
参考资料